一种旱作水稻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545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旱作水稻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土地准备、农资准备、农机准备、栽培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的旱作水稻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将旱田或水稻田整地、精播种、深施肥、滴濯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水稻栽培模式,该模式利用水稻水陆两栖特征,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采取旱直播,田间不保持水层,由滴灌来满足水稻全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并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对营养的需求实施精准施肥,为水源匮乏、丘陵漫岗地区发展水稻生产,还有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节水种植、优化种植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优化种植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旱作水稻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
,具体为一种旱作水稻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居民的主食。
[0003]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作水稻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生态水稻对品种的要求,选用米质优良、熟期适宜、抗盐碱、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S2、种子处理:(1)晒种:种子要在播种15天前完成至少3天的晒种过程,晒种后对种子进行脱芒处理;(2)比重水选种:采用食盐、黄泥或硫酸铵配成1.13比重溶液,处理种子时捞出瘪谷,把饱满的种子用清水投洗干净晾干;(3)种子包衣:选用水稻种衣剂,采用拌种机进行高质量拌种,均匀包衣25公斤清选好的水稻种子,于不低于5度温度下阴干备用。S3、土地准备:在秋翻秋耙或秋翻春耙的基础上,平整土地,达到地面平坦、表土松软细碎,地表无土块杂物,镇压保墒;播前需将传统水田改为滴灌地,安装滴灌工程,作出滴灌系统设计图纸、依技术指导人员要求准备材料并安装;S4、农资准备:滴灌带:每亩800m,流量2.4L/h,依土壤质地不同需选择不同流量大小滴灌带;地膜:膜宽1.3m,厚度0.012mm,用量5kg/亩;肥料:高效多元有机肥50kg/亩,多功能硅钙肥20kg/亩,冲施肥依据养分含量来确定用量;S5、农机准备:小四轮及犁具的准备,相配套的播种机购置调试,中耕机械的准备和调试;S6、栽培管理:(1)播种播种前10天,常温浸种一个星期,使种子水分饱和,然后捞出种子沥干,于不低于5℃阴凉干燥处阴干以备播种;当10cm地温稳定在13℃即可适时播种,播种前5

7天打土壤封闭除草剂;播种后及时查看并处理好没有封好的播种口,避免膜被风吹起,立即滴水,确保及时出苗,视天气及土壤湿度变化确定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张乾龙臧雨萌聂静张海龙高丽张秀丽史有芬
申请(专利权)人:四平市圣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