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13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包括门式立架、固定在门式立架底部的底部滑梁、固定在门式立架底部的顶部的顶部滑梁,以及滑动连接在门式立架一侧的升降焊接台,顶部滑梁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焊接台沿门式立架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门式立架的顶部左右两侧端柱上分别设有与车间上导轨适配连接的限位引导机构,底部滑梁上设有与车间地轨适配连接的水平驱动装置,门式立架的左侧设有爬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单边结构的门式立架和升降焊接台构成,具有结构轻巧的优点,同时配合底部滑梁和顶部滑梁,可以使平台整体沿着风电塔筒的筒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相比现有的龙门式焊接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灵活的操作性,同时也降低了设备成本。时也降低了设备成本。时也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塔筒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设备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装置,又称风车。现有的风力发电设备,随着机组功率的增大,塔架越来越高,大型水平轴的风电机组塔架高度将超过百米,发电机、液压系统、冷热交换系统都放在在机舱中由塔架支撑,机舱被安置在塔顶,这对各部件可靠性要求极高。风电塔筒基础环是风电塔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根据发电机的功率设置的不同,基础环的重量从几吨到十几吨,由于基础环是比较重的钢结构件,因此,基础环体的组对、焊接及位移都比较困难。而风电塔筒的环缝焊接质量是整个风电塔筒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风电塔筒工作环境恶劣,若焊接质量不过关,长时间工作引起疲劳会导致倒塔等重大质量事故。因此,风电塔筒的环缝焊接尤为关键。现有的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平台多采用龙门式的焊接平台,其结构笨重,存在移动不便的问题,使用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
[0004]本技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包括门式立架、固定在所述门式立架底部的底部滑梁、固定在所述门式立架底部的顶部的顶部滑梁,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门式立架一侧的升降焊接台,所述顶部滑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焊接台沿所述门式立架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所述门式立架的顶部左右两侧端柱上分别设有与车间上导轨适配连接的限位引导机构,所述底部滑梁上设有与车间地轨适配连接的水平驱动装置,所述门式立架的左侧设有爬梯。
[0006]优选地,在上述的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中,所述升降焊接台包括主框架台以及连接在所述主框架台外端侧的延伸框架台,所述主框架台的左右两侧设有护栏,所述主框架台的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平限位臂,所述水平限位臂的末端内侧设有内约束滚轮,所述内约束滚轮与所述门式立架的竖直门柱的内侧滚动抵接,所述主框架台的底部左右两侧设有竖直限位臂,所述竖直限位臂的下端内侧设有外约束滚轮,所述外约束滚轮与所述门式立架的竖直门柱的外侧滚动抵接。
[0007]优选地,在上述的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中,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顶部滑梁中间的提升电机,所述顶部滑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相对设置的左链轮轴座和右链轮轴座,所述左链轮轴座上设有左链轮轴,所述右链轮轴座上设有右链轮轴,所述左链轮轴和所述右链轮轴的相对端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同步传动轮,所述同步传动轮与所述提升电机的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左链轮轴座中设有固定在所述左链轮轴上的左链轮,所
述右链轮轴座中设有固定在所述右链轮轴上的右链轮,所述左链轮和所述右链轮分别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升降焊接台的左右两端连接。
[0008]优选地,在上述的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中,所述限位引导机构包括前后设置的前限位引导轮和后限位引导轮,所述前限位引导轮和后限位引导轮之间构成有用于适配连接所述车间上导轨的适配空间。
[0009]优选地,在上述的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中,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部滑梁右端侧的驱动轮和伺服电机,以及固定在所述底部滑梁左端侧的被动轮,所述驱动轮的轮轴内端固定有被动链轮,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主动链轮,所述被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和所述被动轮分别与车间地轨适配连接。
[0010]优选地,在上述的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中,所述门式立架的框内设有十字形的加强连接件。
[0011]优选地,在上述的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中,所述顶部滑梁中间设有电机固定座,所述提升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座上。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通过单边结构的门式立架和升降焊接台构成,具有结构轻巧的优点,同时配合底部滑梁和顶部滑梁,可以使平台整体沿着风电塔筒的筒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相比现有的龙门式焊接平台,本技术具有更灵活的操作性,同时也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所述门式立架、底部滑梁及顶部滑梁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所述升降焊接台的立体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所述提升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该平台包括门式立架1、固定在门式立架1底部的底部滑梁2、固定在门式立架1底部的顶部的顶部滑梁3,以及滑动连接在门式立架1一侧的升降焊接台4。其中,该顶部滑梁3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焊接台4沿门式立架1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5,通过提升装置5可以将升降焊接台4在不同高度进行提升并悬停,为焊接提供不同的操作高度位置。为保证门式立架1具有灵活的线性移动功能,该门式立架1的顶部左右两侧端柱上分别设有与车间上导轨(图中未示出)适
配连接的限位引导机构6,车间上导轨与限位引导机构6配合,一方面为门式立架1的线性移动提供引导,另一方面对门式立架1进行限位约束,防止门式立架1发生侧倾。为方便门式立架1沿着风电塔筒的筒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该底部滑梁2上设有与车间地轨(图中未示出)适配连接的水平驱动装置7,其中,车间上导轨和车间地轨在垂直投影上重合,车间上导轨被滑动卡接限位在限位引导机构6中,车间地轨被滑动卡接限位在底部滑梁2中,使得门式立架1保持一个垂直于车间地面的姿态。为方便对顶部滑梁3上的提升装置5进行维护保养,如图1所示,该门式立架1的左侧设有爬梯8,爬梯8两侧还设有防护栏。
[002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该升降焊接台4包括主框架台41以及连接在该主框架台41外端侧的延伸框架台42。主框架台41为焊接机器人或焊接操作工提供主要的支撑作用,延伸框架台42为主框架台41提供一定的外延空间。其中,该主框架台41的左右两侧设有护栏43。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主框架台41的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平限位臂44,水平限位臂44的末端内侧设有内约束滚轮45,该内约束滚轮45与门式立架1的竖直门柱的内侧滚动抵接。主框架台41的底部左右两侧设有竖直限位臂46,竖直限位臂46的下端内侧设有外约束滚轮47,该外约束滚轮47与门式立架1的竖直门柱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式立架(1)、固定在所述门式立架(1)底部的底部滑梁(2)、固定在所述门式立架(1)底部的顶部的顶部滑梁(3),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门式立架(1)一侧的升降焊接台(4),所述顶部滑梁(3)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焊接台(4)沿所述门式立架(1)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5),所述门式立架(1)的顶部左右两侧端柱上分别设有与车间上导轨适配连接的限位引导机构(6),所述底部滑梁(2)上设有与车间地轨适配连接的水平驱动装置(7),所述门式立架(1)的左侧设有爬梯(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焊接台(4)包括主框架台(41)以及连接在所述主框架台(41)外端侧的延伸框架台(42),所述主框架台(41)的左右两侧设有护栏(43),所述主框架台(41)的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平限位臂(44),所述水平限位臂(44)的末端内侧设有内约束滚轮(45),所述内约束滚轮(45)与所述门式立架(1)的竖直门柱的内侧滚动抵接,所述主框架台(41)的底部左右两侧设有竖直限位臂(46),所述竖直限位臂(46)的下端内侧设有外约束滚轮(47),所述外约束滚轮(47)与所述门式立架(1)的竖直门柱的外侧滚动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5)包括固定在所述顶部滑梁(3)中间的提升电机(51),所述顶部滑梁(3)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相对设置的左链轮轴座(52)和右链轮轴座(53),所述左链轮轴座(52)上设有左链轮轴(54),所述右链轮轴座(53)上设有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瑞徐超蔡春辉陈文渊谷燕楠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威宁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