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转换器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49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结构改良,包括一电源转换器本体及一保护装置,该电源转换器本体由一电源供应壳体、一导线、一直流输入端及一交流输入端组成,其作用是将该交流输入端插接至电源,并供应交流电流至该电源供应壳体,经转换成直流电压后,再由该直流输入端输供至所需要的电器,该电源供应壳体侧端凹设有一插槽,其与该电源供应壳体内部电路呈电气连通。该保护装置具有一壳体,其内覆有两导电的金属片,由一电阻元件相连接,供插置于该插槽内;据此,当使用者将该保护装置插接至该插槽时,该电源转换器本体的内部电路会配合该电阻元件作用而获得一相应的输出值,若更换不同电阻值的保护装置,便会获得不同的电压输出。(*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电源转换器结构改良,特别关于一种针对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转换器的改良结构。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为公有典型的电源转换器1a,其包括有一电源供应壳体11a、一导线12a、一直流插头(DC plug)13a及一交流插头(ACplug)14a,该电源供应壳体11a以将该交流插头14a所接引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并由该直流插头13a输出至所需的电器,且在插接至笔记型计算机时,该电源转换器1a可另作为充电器来使用。然而,该类型的电源转换器1a,其直流插头13a仅具单一电压输出,并无法供给不同的电压给需求的电器,进而,便发展出可调式电源转换器,是于该电源供应壳体11a加装一旋钮15a(或指拨开关),如图2所示,并由该电源供应壳体11内部所设置的调整电路(以电阻元件为主),让使用者旋转至所要输出的直流电压值,以应付不同规格的电器。公知技术还存在有若干缺点该调整电路须事先焊接于该电源转换器1a内,制作不便、成本高,且该旋钮13a多为三段式或五段式选择设计,因此选择弹性不大,且实务上常会因使用者位置调整错误,导致过大电流输出,而造成该电源转换器1a及电器的损坏。再者,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转换器结构改良,其特征为:包括:一电源转换器本体,至少包含一电源供应壳体及一设于该电源供应壳体上的插槽;以及一保护装置,用以插置于该插槽内,该保护装置具有一电阻元件;因此,置换不同阻值的保护装置,将使得该电源转换器本体有 不同的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俊吉
申请(专利权)人:克立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