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级间再热透平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级间再热透平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以其发电效率高、环保无污染等优势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代革命性的发电技术,在600℃以上区域,相比于现有的蒸汽循环发电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是以布雷顿原理的发电技术。但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刚刚兴起,在同等发电功率等级下,其成本要远远高于蒸汽发电机组,因此进一步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发电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0003]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基于布雷顿循环原理的动力发电设备是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超临界CO2是温度和压力均高于临界值(Tc=30.98℃、Pc=7.38MPa)的二氧化碳流体。超临界流体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又同时兼有气体和液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热能循环工质,与其他同类型的循环工质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既有超临界流体的一般特性,也有其他独特的特点:1)密度接近液体,大于气体2个数量级;超热效率高,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级间再热透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热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热系统用于向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供热量,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包括透平机;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热系统通过换热器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连接,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热系统包括第一高温储热介质罐和第二高温储热介质罐,所述第一高温储热介质罐与所述换热器连通,并对经过所述换热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加热,加热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所述透平机,所述第二高温储热介质罐通过热管系统向所述透平机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供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级间再热透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系统包括热管吸热段和热管放热段,所述热管吸热段设置在所述第二高温储热介质罐内,所述热管放热段设置在所述透平机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级间再热透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机的腔体内设置若干第一轴和若干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轴均固定在腔体壁上,所述第二轴均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热管放热段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级间再热透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放热段设置在除靠近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口的第一轴外的其他第一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级间再热透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机的腔体内至少设置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章晓敏,宓霄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高晟光热发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