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35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属于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技术领域,信号从U1输入后通过可调节电阻RP1可进行调节,并通过第一光电耦合电路进行耦合至信号放大器A1,在通过第一光电耦合电路耦合的时候可消除杂音的干扰而且还具有信号放大的功能,通过信号放大器A1放大后再进行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的耦合进一步实现消除杂音信号放大的功能,再通过信号放大器A2再次放大,然后通过峰值吸收电路以及RL并联阻抗电路至喇叭ZL进行播放音频,使其音频低杂音信号稳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属于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视机是指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和视觉心理,利用电的方法来传播光学信息的机器,电视机的基本系统由摄像、传输和显像3部分组成。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其抗干扰能力比较低,信号不够稳定,导致播放出来的音频有较大的杂音,为此设计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来优化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从U1输入后通过可调节电阻RP1可进行调节,并通过第一光电耦合电路进行耦合至信号放大器A1,在通过第一光电耦合电路耦合的时候可消除杂音的干扰而且还具有信号放大的功能,通过信号放大器A1放大后再进行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的耦合进一步实现消除杂音信号放大的功能,再通过信号放大器A2再次放大,然后通过峰值吸收电路以及RL并联阻抗电路至喇叭ZL进行播放音频,使其音频低杂音信号稳定。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6]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P1和电容C5,可调电阻RP1的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电源,可调电阻RP1的可调节端电性连接第一光电耦合电路,第一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1的负极,信号放大器A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阳极,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器A2的负极之间电性连接可调防自激震荡电路,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通过RL并联阻抗电路电性连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ZL,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峰值吸收电路。
[0007]优选的,第一光电耦合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和三极管V1,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可调节电阻RP1的滑动触头端,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电源U3,三极管V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1的负极,三极管V1的基极接收发光二极管D1的光源。
[0008]优选的,第二光电耦合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2和三极管V2,信号放大器A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阳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电源U4。
[0009]优选的,可调防自激震荡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P2和C3,可调电阻RP2的一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可调电阻RP2的另一端和可调电阻RP2的可调节滑动头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负极,电容C3的一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负极,电容C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
[0010]优选的,RL并联阻抗电路包括电阻R5和电感L1,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5的一端和电感L1的另一端。
[0011]优选的,峰值吸收电路包括电阻R4和电容C4,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4的一端。
[0012]优选的,信号放大器A2的1接线端电性连接电源U5和电容C2的一端,信号放大器A1的1接线端电性连接电源U2和电容C1的一端。
[0013]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从U1输入后通过可调节电阻RP1可进行调节,并通过第一光电耦合电路进行耦合至信号放大器A1,在通过第一光电耦合电路耦合的时候可消除杂音的干扰而且还具有信号放大的功能,通过信号放大器A1放大后再进行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的耦合进一步实现消除杂音信号放大的功能,再通过信号放大器A2再次放大,然后通过峰值吸收电路以及RL并联阻抗电路至喇叭ZL进行播放音频,使其音频低杂音信号稳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P1和电容C5,可调电阻RP1的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电源,可调电阻RP1的可调节端电性连接第一光电耦合电路,第一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1的负极,信号放大器A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阳极,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器A2的负极之间电性连接可调防自激震荡电路,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通过RL并联阻抗电路电性连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ZL,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峰值吸收电路。
[0018]信号从U1输入后通过可调节电阻RP1可进行调节,并通过第一光电耦合电路进行耦合至信号放大器A1,在通过第一光电耦合电路耦合的时候可消除杂音的干扰而且还具有信号放大的功能,通过信号放大器A1放大后再进行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的耦合进一步实现消除杂音信号放大的功能,再通过信号放大器A2再次放大,然后通过峰值吸收电路以及RL并联阻抗电路至喇叭ZL进行播放音频,使其音频低杂音信号稳定。
[001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电耦合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和三极管V1,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可调节电阻RP1的滑动触头端,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电源U3,三极管V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1的负极,三极管V1的基极接收发光二极管D1的光源。
[00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电耦合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2和三极管V2,信号放大器A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阳
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电源U4。
[0021]在本实施例中,可调防自激震荡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P2和C3,可调电阻RP2的一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可调电阻RP2的另一端和可调电阻RP2的可调节滑动头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负极,电容C3的一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负极,电容C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
[0022]在本实施例中,RL并联阻抗电路包括电阻R5和电感L1,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5的一端和电感L1的另一端。
[0023]在本实施例中,峰值吸收电路包括电阻R4和电容C4,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4的一端。
[0024]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放大器A2的1接线端电性连接电源U5和电容C2的一端,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电阻RP1和电容C5,可调电阻RP1的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电源,可调电阻RP1的可调节端电性连接第一光电耦合电路,第一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1的负极,信号放大器A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2的阳极,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器A2的负极之间电性连接可调防自激震荡电路,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通过RL并联阻抗电路电性连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ZL,信号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峰值吸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光电耦合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和三极管V1,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可调节电阻RP1的滑动触头端,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电源U3,三极管V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A1的负极,三极管V1的基极接收发光二极管D1的光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信号强高稳定性的电视机音频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光电耦合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2和三极管V2,信号放大器A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清洁梅忠民熊其刚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泛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