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强骨口服液预防和/或治疗贫血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34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阿胶强骨口服液预防和/或治疗贫血的用途,所述的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肾性贫血,骨髓抑制贫血,属于医药技术领域。阿胶强骨口服液能升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或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加血清铁含量;增加转运蛋白二价金属转运体和膜铁转运蛋白;促进肠道铁吸收。也能改善肾脏功能性,具体包括尿素氮、肌酐;改善肾性贫血相关指标;能改善肾性贫血免疫指标。还能恢复骨髓抑制所致贫血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提升血红蛋白含量;提升血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或骨髓细胞数;提升的免疫能力;促进淋巴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殖。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殖。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阿胶强骨口服液预防和/或治疗贫血的用途


[0001]阿胶强骨口服液预防和/或治疗贫血的用途,所述的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肾性贫血,骨髓抑制贫血,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0002]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并发于很多疾病,其定义为外周血中单位体积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标准。据WHO统计,约有2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或缺铁性贫血,占世界人口的30%左右,是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每年我国婴幼儿及儿童贫血发病率为45.7%,大于65岁老年人贫血发病率52%,因此对贫血的防治刻不容缓。
[0003]按照临床发生率高低,依次可以将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等。
[0004]缺铁性贫血是我国普遍存在的营养缺乏性贫血,影响人口广泛,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及生活质量。其病因多为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消耗过多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若在这一时期不加以补充,进而会发展为缺铁性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之一,铁缺乏导致骨髓中血红蛋白合成受阻,引起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缺铁可导致人体体力下降、劳动和作业能力明显减弱、免疫力显著降低,对妇女的生育能力亦可产生严重影响。
[0005]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导致血红蛋白(Hb)合成障碍而引起的贫血。在血红蛋白合成的过程中,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在血红素合成酶的作用下首先与铁结合,当铁含量相对缺乏时,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便以游离形式积累起来,因此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含量是诊断铁缺乏的灵敏指标之一。血清铁蛋白(SF)能够反映机体内铁的储存量,是反映体内铁贮备的一项特异性指标。血清转铁蛋白(sTRF)受体是一种循环于血清中的转铁蛋白受体片段,能准确反映体内铁储存状态,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项有效指标。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能够刺激红系祖细胞和前体红细胞的分裂,促使红细胞的生成。
[0006]铁调素(hepcidin)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激素,体内铁的稳态及骨代谢主要由铁调素调节,铁调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源性循环铁水平。铁调素通过与铁转运蛋白1结合,达到降低血液中铁含量的目的。铁转运蛋白是铁进入细胞外液和血浆的唯一通路。铁调素的缺失将导致铁超载,铁超载又通过反馈机制上调铁调素的表达。
[0007]膳食中的铁主要经十二指肠上皮细胞表达的转运蛋白二价金属转运体 (DMT

1)和膜铁转运蛋白(FPN

1)吸收进入血液。DMT1在机体各组织中广泛分布,在近端小肠表达最高,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绒毛刷状缘,将肠道非血红素铁转运入细胞。FPN1是一种跨膜的铁输出蛋白,在小肠中FPN1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基底端和基底膜,负责将肠细胞内的铁转运出细胞,进入血液。相关研究已证实铁调素是参与肠铁吸收相关蛋白表达的负调节因子。
[0008]肾性贫血作为一种继发性贫血,是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其在
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95%以上,非常具有临床代表意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肾性贫血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相对不足、潴留的毒性物质导致的骨髓造血抑制、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红细胞生存期缩短等。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主要是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目前在临床上对于的治疗主要是注射重组人EPO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价格昂贵。
[0009]肿瘤所致贫血属于再生障碍类贫血,严重的骨髓抑制贫血往往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发烧等,从而使放、化疗难以继续进行下去。因此,对因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防治就尤为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对骨髓抑制这一副作用的控制是癌症化、放疗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针对肿瘤贫血使用药物为一些造血生长因子,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G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等,但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10]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导致血红蛋白(Hb)合成障碍而引起的贫血。本研究结果显示,阿胶强骨口服液组可明显升高模型大鼠HGB、RBC、 HCT、MCH、MCHC、MCV;增加大鼠血清铁含量;增加大鼠十二指肠DMT

1、FPN

1 蛋白的表达。表明阿胶强骨口服液能改善缺铁性贫血,通过上调大鼠铁吸收负反馈调节机制,促进肠道铁吸收,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大鼠的血象及铁代谢,能增加血红蛋白,促进机体供氧。阿胶强骨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大鼠十二指肠DMT1和 FPN1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提示,阿胶强骨口服液能使肠道铁吸收负反馈调节程度增加。这一过程可能与阿胶强骨口服液能抑制肝脏铁调素水平有关。通过上调DMT1和FPN1来促进十二指肠对铁的吸收。
[0011]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贫血症状。本专利技术使用腺嘌呤连续给药建立大鼠肾性贫血模型,通过给予阿胶强骨口服液,观察阿胶强骨口服液对肾性贫血大鼠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通过造模药物腺嘌呤能够导致肾脏纤维性病变,导致EPO分泌不足,导致红系和巨核系细胞分泌不足,获得肾衰竭性贫血。本次实验造模后,大鼠的尿素氮、肌酐、体重和红细胞数量等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表明实验造模成功。经过6周的给药后发现阿胶强骨口服液对肾脏功能性指标尿素氮和肌酐有显著调控作用,表明具有能够恢复由腺嘌呤引起的大鼠肾脏损伤作用,对其引起的贫血性指标均具有显著恢复作用。通过试剂盒检测发现模型组肾性贫血相关指标SOD、GST和EPO显著降低,符合临床肾性贫血指证,而相同剂量的阿胶强骨口服液中剂量组对这些指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更进一步证实阿胶强骨口服液对肾性贫血具有显著恢复作用。
[0012]因肿瘤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贫血属于再生障碍类贫血。本专利技术通过环磷酰胺和氯霉素联合用药建立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通过给予阿胶强骨口服液,观察阿胶强骨口服液对骨髓抑制贫血小鼠的影响。通过对比血液学指标,发现阿胶强骨口服液能够恢复模型小鼠白细胞和其中的淋巴细胞百分比,相比于阳性药物集落刺激因子,阿胶强骨口服液对淋巴细胞T,B和NK细胞的增殖作用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实验发现,阿胶强骨口服液能够对由骨髓抑制引起的贫血现象具有显著的恢复作用,特别是针对血红蛋白含量方面,其效果高于阳性药物集落刺激因子和复方阿胶浆。结合小鼠血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6及骨髓细胞计数结果表明阿胶强骨口服液能够提升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能力其作用机
制其一在于促进髓系祖细胞向淋巴细胞分化,特别是对淋巴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殖作用显著,同时能够提高血红蛋白的生成,提高机体能量代谢水平。
[0013]有益技术效果
[0014]阿胶强骨口服液组可明显升高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细胞压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阿胶强骨口服液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贫血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肾性贫血,骨髓抑制贫血。3.阿胶强骨口服液在制备升高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或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药物中的应用。4.阿胶强骨口服液在制备增加血清铁含量的药物中的应用。5.阿胶强骨口服液在制备增加转运蛋白二价金属转运体(DMT

1)和膜铁转运蛋白(FPN

1)的药物中的应用。6.阿胶强骨口服液在制备促进肠道铁吸收的药物中的应用。7.阿胶强骨口服液在制备改善血象的药物中的应用。8.阿胶强骨口服液在制备改善肾脏功能性的药物中的应用。9.阿胶强骨口服液在制备改善肾脏功能性指标的药物中的应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嘉林马芹许兆辉范文玺黄卉陈伟邹伟建刘利恰木斯亚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华世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