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资成效、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的投资分配策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415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投资成效、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的投资分配策略方法,建立基于需求的综合计划投资需求预测模型,测算电网投资需求规模;建立供电公司综合计划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供电公司投资能力测算模型,对各区域投资能力进行预测;建立综合计划的投资需求分析—投资能力测算—投资结构分配—投资成效评价的闭环全过程管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综合计划的投资需求分析—投资能力测算—投资结构分配—投资成效评价的闭环全过程管控。效评价的闭环全过程管控。效评价的闭环全过程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投资成效、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的投资分配策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投资成效、投资需求以及投资能力的投资分配策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领域科技的发展,现如今供电公司的发展方向是“放开发电和售电侧,引入竞争和社会资本;管住输配电侧,核定输配电价;建立交易平台,推进直购电交易。”。供电公司要注重投资过程的合规性,强化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加强投资风险管控,杜绝低效或无效投资,进一步强化精准投资管理,以开源节流促挖潜增效,激发增长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如何提高综合计划投资评价与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投资成效、投资需求以及投资能力的投资分配策略方法,提升综合计划投资评价与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基于投资成效、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的投资分配策略方法,包括:
[0006]S1、基于电网发展阶段评估模型,建立基于需求的综合计划投资需求预测模型,测算电网投资需求规模;
[0007]S2、建立供电公司综合计划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采用基于矩估计理论的最组合权重计算模型对项目投资效益评价各导向标签权重进行计算;
[0008]S3、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供电公司投资能力测算模型,对各区域投资能力进行预测;
[0009]S4、基于投资需求、投资成效、投资能力,建立综合计划的投资需求分析—投资能力测算—投资结构分配—投资成效评价的闭环全过程管控。
[0010]进一步的,步骤S1具体包括:
[0011]S101、通过构建Logist函数,形成电网发展阶段评估模型,分析供电公司发展投入的趋势与规律,评估电网发展所处的阶段;
[0012]S102、构建电网发展水平适应性评估体系,评估区域配电网发展水平与地区发展水平适应度,分析电网发展水平适应度;
[0013]S103、建立基于需求的综合计划投资需求预测模型,测算得到电网投资需求规模。
[0014]进一步的,步骤S1包括专项投资需求测算,在电网发展阶段、电网发展水平适应度的基础上围绕综合计划投入潜在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从相关性较强的影响因素中辨认关键影响因素,利用灰色理论对指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得到指标在计划年底的发展目标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与投资间关系进行分析,得到指标影响系数,在二者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需求的综合计划投资预测模型,得到测算年综合计划区域投资规模,
各专项依据历史数据拟合与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得到各专项的投资比例。
[0015]进一步的,步骤S1包括区域投资需求测算,在电网发展阶段、电网发展水平适应度的基础上围绕区域电网潜在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从相关性较强的影响因素中辨认关键影响因素,利用灰色理论对指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得到指标在计划年底的发展目标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与投资间关系进行分析,得到指标影响系数,在二者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需求的区域投资预测模型,得到测算年区域投资规模。
[0016]进一步的,步骤S2所述建立供电公司综合计划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
[0017]S201、建立公司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0018]S202、建立大中型电网基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0019]S203、建立配网基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0020]进一步的,步骤S2所述指标权重进行赋值的方法具体包括: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并将两者结合确定最终权重。
[0021]进一步的,步骤S2还包括基于投资成效评价的专项投资测算;首先,构建各专项评分的多目标决策矩阵,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各专项的相对贴近度,然后,对各专项的相对贴近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基于投资效益的各专项投资结构。
[0022]进一步的,步骤S2还包括基于投资成效评价的区域配网项目投资测算;首先,构建各区域总体评分与配网基建评分的多目标决策矩阵,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各区域的相对贴近度;然后,对各区域的相对贴近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基于投资效益的各区域投资结构。
[0023]进一步的,步骤S3的具体方法包括:从影响投资能力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通径分析等方法对供电公司投资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筛选。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0025]本专利技术基于投资需求、投资效益、投资能力提出了多维信息融合的综合计划投资成效方法及投资策略,提升综合计划投资评价与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实现综合计划的投资需求分析—投资能力测算—投资结构分配—投资成效评价的闭环全过程管控。新的投资策略转变了传统综合计划管理思路,强化了项目投资管理、过程管理和评价管理,从注重社会效益、安全效益的粗放型投资逐渐转向统筹兼顾电网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学投资策略。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法如下:
[0030]一、投资需求测算
[0031]首先,通过构建Logist函数,形成电网发展阶段评估模型,分析供电公司发展投入
的趋势与规律,评估电网发展所处的阶段;其次,构建电网发展水平适应性评估体系,评估区域配电网发展水平与地区发展水平适应度,分析电网发展水平适应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需求的综合计划投资需求预测模型,测算得到电网投资需求规模。
[0032]1、专项投资需求测算
[0033]在电网发展阶段、电网发展水平适应度的基础上围绕综合计划投入潜在的影响因素,例如:地区经济水平、网架水平、资产水平、运营效益等,通过相关性分析,从相关性较强的影响因素中辨认关键影响因素,利用灰色理论对指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得到指标在计划年底的发展目标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与投资间关系进行分析,得到指标影响系数,在二者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需求的综合计划投资预测模型,得到测算年综合计划区域投资规模,各专项依据历史数据拟合与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得到各专项的投资比例。
[0034]2、区域投资需求测算
[0035]在电网发展阶段、电网发展水平适应度的基础上围绕区域电网潜在的影响因素,例如:地区经济水平、人口、面积、电网规模、社会用电水平等,通过相关性分析,从相关性较强的影响因素中辨认关键影响因素,利用灰色理论对指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得到指标在计划年底的发展目标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与投资间关系进行分析,得到指标影响系数,在二者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需求的区域投资预测模型,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投资成效、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的投资分配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基于电网发展阶段评估模型,建立基于需求的综合计划投资需求预测模型,测算电网投资需求规模;S2、建立供电公司综合计划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采用基于矩估计理论的最组合权重计算模型对项目投资效益评价各导向标签权重进行计算;S3、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供电公司投资能力测算模型,对各区域投资能力进行预测;S4、基于投资需求、投资成效、投资能力,建立综合计划的投资需求分析—投资能力测算—投资结构分配—投资成效评价的闭环全过程管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资分配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S101、通过构建Logist函数,形成电网发展阶段评估模型,分析供电公司发展投入的趋势与规律,评估电网发展所处的阶段;S102、构建电网发展水平适应性评估体系,评估区域配电网发展水平与地区发展水平适应度,分析电网发展水平适应度;S103、建立基于需求的综合计划投资需求预测模型,测算得到电网投资需求规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资分配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专项投资需求测算,在电网发展阶段、电网发展水平适应度的基础上围绕综合计划投入潜在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从相关性较强的影响因素中辨认关键影响因素,利用灰色理论对指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得到指标在计划年底的发展目标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与投资间关系进行分析,得到指标影响系数,在二者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需求的综合计划投资预测模型,得到测算年综合计划区域投资规模,各专项依据历史数据拟合与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得到各专项的投资比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资分配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区域投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宇辉程朝阳吴峰黄健方建亮郑琳金敏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