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艳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389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改变车轮状态,且稳定性较高的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设置有外壳;蓄电池,底座顶部右侧前后对称设置有能够提供电源的蓄电池,蓄电池位于外壳内;把手,外壳右侧设置有把手;照明组件,外壳上设置有能够对建筑施工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组件;移动组件,底座内设置有能够进行移动的移动组件。第一活动架向上滑动通过转动架带动照明器向上移动,进而实现了对照明器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工作人员打开照明器,再推动转动架转动进而实现了对照明器照明的角度进行调节。动进而实现了对照明器照明的角度进行调节。动进而实现了对照明器照明的角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有些工地经常会出现光线不好的情况,工作人员在施工时就比较容易发生安全隐患,所以照明装置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6072851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建筑用夜间移动照明装置,该移动照明装置,包括有底板、左架、第一电机、转轴、回形滑轨、第一滑块、固定板、第一轴承座、螺母、丝杆、移动板、安装座等;底板底部设有两个车轮,底板顶部左侧设有左架,左架左侧中部设有推手,底板顶部中心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设有转轴,底板顶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该移动照明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将该装置推到需要照明的地方,然后控制第一照明灯通电,再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曲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能够使得第一照明灯向上下方向照明,然后通过第四电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第四电机带动丝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使得第一照明灯照明的范围更广。但是该移动照明装置在停止移动时,由于车轮与地面接触,容易发生滑行,进而使得整个装置位置偏移,影响建筑施工。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改变车轮状态,且稳定性较高的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移动照明装置在停止移动时,车轮容易发生滑行,进而使得整个装置位置偏移,影响建筑施工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改变车轮状态,且稳定性较高的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顶部设置有外壳;蓄电池,底座顶部右侧前后对称设置有能够提供电源的蓄电池,蓄电池位于外壳内;把手,外壳右侧设置有把手;照明组件,外壳上设置有能够对建筑施工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组件;照明组件包括:电机,底座顶部左侧设置有电机,电机位于外壳内,电机与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第一转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一转动杆右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滑套,外壳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套;丝杆,滑套内转动式设置有丝杆,丝杆底端与外壳转动式连接;第二锥齿轮,丝杆底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位于外壳内,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一活动架,滑套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活动架,第一活动架与丝杆螺纹式连接;转动架,第一活动架顶部转动式设置有转动架;照明器,转动架上前后对称设置有能够对建筑施工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器,照明器与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移动组件,底座内设置有能够进行移动的移动组件。
[0007]进一步的,照明组件还包括:第一导杆,外壳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导杆,第一活动架与第一导杆滑动式连接。
[0008]进一步的,移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外壳内右侧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第二导杆,底座内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导杆;第二活动架,两个第二导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活动架,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贯穿底座与第二活动架顶部右侧连接;接触架,第二活动架底部前后对称设置有接触架;第二转动杆,两个接触架左右两端之间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杆,两个第二转动杆前后两端均贯穿底座;轮子,两个第二转动杆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轮子。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能够使得照明器进行转动的旋转调节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包括:第三转动杆,外壳内前后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三转动杆,前侧的第三转动杆前端贯穿外壳前侧;手轮,前侧的第三转动杆前端设置有手轮;蜗杆,两个第三转动杆之间设置有蜗杆;第四转动杆,底座顶部中间位置转动式设置有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贯穿丝杆,第四转动杆不与丝杆接触;蜗轮,第四转动杆下侧设置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第五转动杆,第四转动杆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五转动杆,第五转动杆上部贯穿第一活动架,第五转动杆不与第一活动架接触,第五转动杆顶端与转动架底部连接。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能够对蓄电池蓄电的光伏充电组件,光伏充电组件包括:第一光伏板,外壳顶部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光伏板,第一光伏板均与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第一支撑架,两个第一光伏板背向一侧均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架,同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之间均转动式设置有转动连接架;第二光伏板,两个转动连接架上均设置有第二光伏板,第二光伏板均同侧的第一光伏板接触,第二光伏板均与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传动轮,两个转动连接架上均左右对称设置有传动轮;第二支撑架,底座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两个第二支撑架位于外壳内,两个第二支撑架上均转动设置有转轴,两个转轴均左右对称设置有相同的传动轮;皮带,同侧的上下两个传动轮之间均绕有皮带;直齿轮,两个转轴中部均设置有直齿轮;第三导杆,外壳内顶部与底座顶部之间前对称设置有第三导杆,第三导杆位于外壳内左部;第三活动架,两个第三导杆上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三活动架,第三活动架均与底座滑动式连接,第二活动架向上滑动与第三活动架接触;第一弹簧,第三活动架顶部与外壳内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齿条,两个第三活动架上部背向一侧均设置有齿条,齿条均与同侧的直齿轮相互啮合。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能够增加底座稳定性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四导杆,底座内中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置有第四导杆;滑块,四个第四导杆上均滑动式设置有滑块;第二弹簧,滑块与底座内壁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接触板,同侧的两个滑块之间均设置有接触板,接触架向上移动与接触板接触;螺纹固定板,两个接触板底部均设置有螺纹固定板,螺纹固定板与底座滑动式连接。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能够对蓄电池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风扇,外壳内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置有能够对进行蓄电池散热的风扇,风扇与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第三支撑架,外壳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架;散热板,两个第三支撑架上均前后对称设置有散热板。
[0013]进一步的,把手上设置有橡胶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其显著进步在于:1、第一活动架向上滑动通过转动架带动照明器向上移动,进而实现了对照明器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工作人员打开照明器,再推动转动架转动进而实现了对照明器照明的角度进行调节。
[0015]2、工作人员通过推动把手,使得轮子在地面滚动,进而实现了对本装置进行移动,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伸长与缩短能够使得需要使用时轮子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不需要使用时轮子向上移动与地面脱离。
[0016]3、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手轮,在蜗杆与蜗轮配合的作用下使得转动架转动至任意方向,进而实现了对照明器照明的角度进行调节,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推动转动架进行调节,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0017]4、第二活动架向上移动挤压第三活动架向上滑动,进而能够使得第二光伏板在本装置停止移动时展开,通过第一光伏板与第二光伏板吸收阳光转化为电能为蓄电池进行蓄电。
[0018]5、接触架向上移动挤压接触板背向移动,使得螺纹固定板背向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设置有外壳(2);蓄电池(3),底座(1)顶部右侧前后对称设置有能够提供电源的蓄电池(3),蓄电池(3)位于外壳(2)内;把手(4),外壳(2)右侧设置有把手(4);照明组件(5),外壳(2)上设置有能够对建筑施工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组件(5);照明组件(5)包括:电机(501),底座(1)顶部左侧设置有电机(501),电机(501)位于外壳(2)内,电机(501)与蓄电池(3)通过电性连接;第一转动杆(502),电机(501)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502);第一锥齿轮(503),第一转动杆(502)右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03);滑套(504),外壳(2)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套(504);丝杆(505),滑套(504)内转动式设置有丝杆(505),丝杆(505)底端与外壳(2)转动式连接;第二锥齿轮(506),丝杆(505)底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506),第二锥齿轮(506)位于外壳(2)内,第二锥齿轮(506)与第一锥齿轮(503)相互啮合;第一活动架(507),滑套(504)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活动架(507),第一活动架(507)与丝杆(505)螺纹式连接;转动架(509),第一活动架(507)顶部转动式设置有转动架(509);照明器(510),转动架(509)上前后对称设置有能够对建筑施工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器(510),照明器(510)与蓄电池(3)通过电性连接;移动组件(6),底座(1)内设置有能够进行移动的移动组件(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照明组件(5)还包括:第一导杆(508),外壳(2)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导杆(508),第一活动架(507)与第一导杆(508)滑动式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6)包括:电动推杆(601),外壳(2)内右侧设置有电动推杆(601),电动推杆(601)与蓄电池(3)通过电性连接;第二导杆(602),底座(1)内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导杆(602);第二活动架(603),两个第二导杆(602)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活动架(603),电动推杆(601)的伸缩杆贯穿底座(1)与第二活动架(603)顶部右侧连接;接触架(604),第二活动架(603)底部前后对称设置有接触架(604);第二转动杆(605),两个接触架(604)左右两端之间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杆(605),两个第二转动杆(605)前后两端均贯穿底座(1);轮子(606),两个第二转动杆(605)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轮子(60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可调节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够使得照明器(510)进行转动的旋转调节组件(7),旋转调节组件(7)包括:第三转动杆(701),外壳(2)内前后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三转动杆(701),前侧的第三转
动杆(701)前端贯穿外壳(2)前侧;手轮(702),前侧的第三转动杆(701)前端设置有手轮(702);蜗杆(703),两个第三转动杆(701)之间设置有蜗杆(703);第四转动杆(704),底座(1)顶部中间位置转动式设置有第四转动杆(704),第四转动杆(704)贯穿丝杆(505),第四转动杆(704)不与丝杆(505)接触;蜗轮(705),第四转动杆(704)下侧设置有蜗轮(705),蜗轮(705)与蜗杆(703)相互啮合;第五转动杆(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文
申请(专利权)人:黄艳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