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人文关怀用护患沟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381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人文关怀用护患沟通装置,包括患者终端模块、患者端微服务站、站内中转模块和护理人员终端模块,所述患者终端模块通过蓝牙与患者端微服务站之间实现数据双向传输,所述患者端微服务站用于收集和处理患者的需求信息指令,并将需求信息通过光纤传递至站内中转模块,所述护理人员终端模块通过wifi或ziggbee协议与站内中转模块连接。不同于现有的固定结构的医院病床呼叫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沟通装置,使患者无需一直待在病床边即可在有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对医护人员的远程呼叫和文字通信,便于责任护理人员第一时间获取患者的需求信息,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解决了患者因语言障碍导致沟通不畅的问题。不畅的问题。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人文关怀用护患沟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人文关怀用护患沟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对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目的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收集患者的资料,确立问题,提供信息和情绪支持。现代医疗服务过程中,护患沟通的动态模式已逐渐构成了现代医疗服务过程的动态模式,护患之间通过语言、行为及环境,以多途径多形式传递良性信息,有效实现医学与医疗卫生的各级目标。护患沟通的信息主要围绕患者的病情、诊疗方案、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护士为沟通主导,实现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及时和有效的沟通可帮助患者了解他们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方案;帮助他们使用医疗保健系统,协助决策,促进最佳症状管理。
[0003]目前,在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沟通途径单一,现有的护患沟通多是通过口头交流或者书面沟通的方式,单一的沟通方式会使医护人员紧缺的现状问题更加凸出;二是缺少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人文关怀用护患沟通装置,包括患者终端模块(1)、患者端微服务站(2)、站内中转模块(3)和护理人员终端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终端模块(1)通过蓝牙与患者端微服务站(2)之间实现数据双向传输,所述患者端微服务站(2)用于收集和处理患者的需求信息指令,并将需求信息通过光纤传递至站内中转模块(3),所述护理人员终端模块(4)通过wifi或ziggbee协议与站内中转模块(3)连接;所述患者终端模块(1)包括底座(11)、壳体(12)、腕带(13)、微控制器(14)、第一蓝牙模块(15)、滑动触点(16)、固定触点(17)、供电电源(18)、指示灯(19)和触发器(110),所述患者终端模块(1)通过设置的腕带(13)固定于患者一侧手腕处,用于患者需求信息指令的选择,所述壳体(12)呈圆柱状设置,且与底座(11)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滑动触点(16)均匀分布在壳体(12)的外缘面,所述指示灯(19)安装于壳体(12)的中心位置处,且当滑动触点(16)与固定触点(17)为接触状态时指示灯(19)亮起,所述触发器(110)与微控制器(14)连接,且与滑动触点(16)和固定触点(17)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人文关怀用护患沟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端面被均匀分隔成若干个指令分区,且每个指令分区对应一种需求信息指令,所述的需求信息指令为换药、感到疼痛、呼吸困难、大小便、需要进食、需要饮水、更换体位、摔倒中的至少两种,且所述的需求信息指令数目与滑动触点(16)的数量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人文关怀用护患沟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端微服务站(2)包括固定机构(21)和对话机构(22),所述对话机构(22)通过固定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芳董婵许令常艳玲芦静卢甜毛洁林元婷鲁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