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3399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安装部件受到自然阴雨环境影响,能够阻挡雨水溅到安装部件的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包括:伺服电机,防护壳内部后侧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贯穿防护壳;风扇,伺服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风扇,风扇位于防护壳内部;滤网,防护壳内部前侧设有滤网;滤板,伺服电机输出轴上设有滤板,滤板位于风扇后侧,滤板位于防护壳内部。通过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与墙面贴合,人们利用螺栓将第一安装和第二安装架进行固定在墙体的出风口处,如此便可达到对安装方便,便于拆卸更换的效果。换的效果。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楼房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楼房后期的各种居住需求进行考虑,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及安装。在进行楼房建筑的设计施工过程中,通风结构的安装是重要的环节。现有的楼房建筑室内通风结构在进行安装时,墙体上开设通风口,将尺寸配套的通风设备安装在墙体的外侧,以进行楼房建筑的排风作业。当楼房内部的空气质量降低时,需要进行楼房建筑的通风作业。
[0003]专利申请CN211781749U,公开日为20201027,公开了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防尘挡板和设置有安装板的出风机,防尘挡板上设置有多根插杆,安装板上设置有多条插槽,多根插杆与多条所述插槽之间一一对应地插接,安装板内设置有在重力作用下锁紧第一插杆的锁紧件,锁件可升降地设置,安装板内设置有用于控制锁紧件活动的控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具有能够提高出风机与防尘挡板之间的拆装效率的效果。虽然上述专利便于安装和拆卸,提升了拆卸更换的效率,但是上述专利的防尘挡板安装在墙壁出风口外侧,防尘挡板在长时间受到外界自然阴雨环境的影响容易老化。
[0004]鉴于上述专利提高一种能够防止安装部件受到自然阴雨环境影响,能够阻挡雨水溅到安装部件的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专利的防尘挡板安装在墙壁出风口外侧,防尘挡板在长时间受到外界自然阴雨环境的影响容易老化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安装部件受到自然阴雨环境影响,能够阻挡雨水溅到安装部件的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包括:
[0007]伺服电机,防护壳内部后侧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转动式贯穿防护壳;
[0008]风扇,伺服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风扇,风扇位于防护壳内部;
[0009]滤网,防护壳内部前侧设有滤网;
[0010]滤板,伺服电机输出轴上设有滤板,滤板位于风扇后侧,滤板位于防护壳内部;
[0011]固定机构,防护壳外侧中部设有能够对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进行安装在墙上的固定机构;
[0012]挡雨机构,防护壳前侧上部设有用于对安装部件起到挡雨的挡雨机构。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
[0014]滑块,防护壳中部沿圆周滑动式设有三个滑块;
[0015]第一安装架,三个滑块外侧之间设有第一安装架;
[0016]第二安装架,防护壳中部设有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位于第一安装架前侧。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挡雨机构包括:
[0018]第一支撑杆,防护壳左右两侧的前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杆;
[0019]转板,两个第一支撑杆上均转动式设有转板;
[0020]挡雨棚,两个转板顶部之间设有挡雨棚。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
[0022]导向架,第二安装架底部设有导向架;
[0023]滑杆,导向架上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杆;
[0024]毛刷,两个滑杆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毛刷;
[0025]第一复位弹簧,两个滑杆与导向架之间均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0026]收集桶,两个滑杆上均设有收集桶;
[0027]支撑块,两个收集桶下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支撑块,支撑块共有四个;
[0028]导向杆,四个支撑块上均设有导向杆;
[0029]第一挡板,同侧的两个导向杆左右两侧之间均滑动式设有两个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共有四个,四个第一挡板与同侧的收集桶滑动式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挡板接触;
[0030]第二复位弹簧,四个第一挡板与同侧的两个支撑块之间均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共有八个,八个第二复位弹簧分别绕接在同侧的导向杆上;
[0031]支撑板,两个收集桶后侧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
[0032]第二挡板,同侧的两个支撑板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二挡板,两个第二挡板与同侧的收集桶接触;
[0033]第一扭力弹簧,两个第二挡板与同侧的两个支撑板之间均设有第一扭力弹簧,第一扭力弹簧共有四个;
[0034]固定架,防护壳底部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架;
[0035]楔形块,两个固定架下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楔形块,四个第一挡板向下侧移动与同侧的楔形块接触;
[0036]楔形杆,两个固定架下部后侧均设有楔形杆,两个第二挡板向下侧移动与同侧的楔形杆接触。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
[0038]转轴,防护壳底部转动式设有转轴;
[0039]防护板,转轴上设有防护板,防护板转动后会与防护壳接触;
[0040]第二扭力弹簧,防护板与防护壳之间设有两个第二扭力弹簧,两个第二扭力弹簧均绕接在转轴上;
[0041]限位块,防护壳底部后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限位块;
[0042]滑动块,限位块上滑动式设有滑动块;
[0043]拉伸弹簧,滑动块与限位块之间设有两个拉伸弹簧;
[0044]拉绳,滑动块前侧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拉绳,两根拉绳的前端连接在防护板后侧。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刮尘机构,刮尘机构包括:
[0046]第二支撑杆,防护壳内部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共有四个;
[0047]刮刀,四个第二支撑杆内侧面均滑动式设有刮刀,四个刮刀与滤板接触;
[0048]回力弹簧,四个刮刀与同侧的第二支撑杆之间均设有两个回力弹簧,回力弹簧共有八个。
[004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
[0050]限位杆,限位块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限位杆;
[0051]卡杆,滑动块上放置有卡杆,卡杆与限位杆接触;
[0052]收集框,卡杆前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收集框,收集框与防护板接触,收集框位于防护壳底部。
[0053]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个转板与同侧的第一支撑杆之间有阻尼。
[005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与墙面贴合,人们利用螺栓将第一安装和第二安装架进行固定在墙体的出风口处,如此便可达到安装方便,便于拆卸更换的效果;
[0055]2、在正常状态下,遮雨棚是对防护壳内部的其它安装部件进行遮挡的,避免恶劣天气对防护壳内部的其它的安装部件造成损坏、老化,从而提升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0056]3、通过收集桶接收雨水到适宜量后,毛刷沿滤网向下侧移动,从而将滤网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使得滤网更加洁净,滤网便能够更好的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
[0057]4、滤板转动与刮刀接触,刮刀将滤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伺服电机(2),防护壳(1)内部后侧安装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输出轴转动式贯穿防护壳(1);风扇(3),伺服电机(2)输出轴上设有风扇(3),风扇(3)位于防护壳(1)内部;滤网(4),防护壳(1)内部前侧设有滤网(4);滤板(5),伺服电机(2)输出轴上设有滤板(5),滤板(5)位于风扇(3)后侧,滤板(5)位于防护壳(1)内部;固定机构(6),防护壳(1)外侧中部设有能够对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进行安装在墙上的固定机构(6);挡雨机构(7),防护壳(1)前侧上部设有用于安装部件起到挡雨的挡雨机构(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其特征是,固定机构(6)包括:滑块(61),防护壳(1)中部沿圆周滑动式设有三个滑块(61);第一安装架(60),三个滑块(61)外侧之间设有第一安装架(60);第二安装架(62),防护壳(1)中部设有第二安装架(62),第二安装架(62)位于第一安装架(60)前侧。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挡雨机构(7)包括:第一支撑杆(70),防护壳(1)左右两侧的前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杆(70);转板(71),两个第一支撑杆(70)上均转动式设有转板(71);挡雨棚(72),两个转板(71)顶部之间设有挡雨棚(72)。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清洁机构(8),清洁机构(8)包括:导向架(80),第二安装架(62)底部设有导向架(80);滑杆(81),导向架(80)上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杆(81);毛刷(82),两个滑杆(81)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毛刷(82);第一复位弹簧(83),两个滑杆(81)与导向架(80)之间均设有第一复位弹簧(83);收集桶(84),两个滑杆(81)上均设有收集桶(84);支撑块(85),两个收集桶(84)下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支撑块(85),支撑块(85)共有四个;导向杆(86),四个支撑块(85)上均设有导向杆(86);第一挡板(87),同侧的两个导向杆(86)左右两侧之间均滑动式设有两个第一挡板(87),第一挡板(87)共有四个,四个第一挡板(87)与同侧的收集桶(84)滑动式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挡板(87)接触;第二复位弹簧(88),四个第一挡板(87)与同侧的两个支撑块(85)之间均设有第二复位弹簧(88),第二复位弹簧(88)共有八个,八个第二复位弹簧(88)分别绕接在同侧的导向杆(86)上;支撑板(810),两个收集桶(84)后侧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810);第二挡板(89),同侧的两个支撑板(810)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琨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清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