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后塞门窗的安装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22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后塞门窗的安装节点,包括:墙体,设置于墙体上门窗框;所述墙体的位于室内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室内抹灰层和位于室外侧的外表面设有外保温层;门窗框内设置有矩形状容纳腔,所述矩形状容纳腔内设置有加强型材,所述门窗框和墙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门窗框与墙体发生相对位移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与墙体固定的锁环连接片,与门窗框底面固定的齿条连接片,所述锁环连接片和齿条连接片之间通过水平向固定件固定;所述门窗框和墙体之间填充有发泡胶,门窗框的两侧外壁与墙体之间设有密封胶,其结构受力合理,连接可靠,施工工艺简单,有效防止提前安装门窗框在装饰施工中对门窗框的破坏和污染。框的破坏和污染。框的破坏和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后塞门窗的安装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后塞门窗的安装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门框是门窗的外围及中部的骨架结构,是门的承重构件,其主要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保护墙角、装饰等。常用在装修装潢过程中,用来保护门免受刮伤、腐蚀、破损、脏污等;
[0003]窗框是墙体与窗的过渡层,起一个固定的作用,因为玻璃的形状是千奇百怪的,所以窗框质地经常是可塑性强的物质,比如说木头,塑料等等;
[0004]现有的门窗框安装过程在初装饰前,存在安装门窗框边抹灰及混凝土填塞不到位、不密实问题易渗漏,安装门窗框容易污染、损坏的问题;采用增加副框安装又增加施工成本,并且需要在门窗框体上开贯通安装孔,易渗漏、影响美观的问题,因此,本技术诞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后塞门窗的安装节点,以解决在初装饰前存在安装门窗框边抹灰及混凝土填塞不到位、不密实问题易渗漏,安装门窗框容易污染、损坏的问题,采用副框安装增加施工成本,需要在框体上开贯通安装孔易渗漏、影响美观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后塞门窗的安装节点,包括:墙体,设置于墙体上门窗框;所述墙体的位于室内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室内抹灰层和位于室外侧的外表面设有外保温层;门窗框内设置有矩形状容纳腔,所述矩形状容纳腔内设置有加强型材,所述门窗框和墙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门窗框与墙体发生相对位移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与墙体固定的锁环连接片,与门窗框底面固定的齿条连接片,所述锁环连接片和齿条连接片之间通过水平向固定件固定;所述门窗框和墙体之间填充有发泡胶,门窗框的两侧外壁与墙体之间设有密封胶。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环连接片包括锁环,一端连接于锁环的第一连接片体,设置于第一连接片体上、远离锁环一侧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条连接片包括第二连接片体,设置于第二连接片体一侧的齿槽,设置于第二连接片体上、沿第二连接片体长度方向远离齿槽一侧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自攻螺钉与门窗框及加强型材固定。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片体插设于锁环内通过自攻螺丝固定;所述自攻螺丝的螺纹与齿槽及锁环内壁相啮合,所述自攻螺丝用于限制齿条连接片与锁环连接片的相对位移。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环内设有用于限位第二连接片体的狭长类矩形空间和用于限位自攻螺丝的优弧状空间,所述狭长类矩形空间与优弧状空间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片体插入狭长类矩形空间后,所述齿槽朝向所述优弧状空间设置,且齿槽与优弧状空
间组合形成供自攻螺丝穿过的内螺纹孔。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环连接片和齿条连接片整体均呈Z型,所述水平向固定件为水平向内螺纹套筒;两Z型端部贴合后通过水平向内螺纹套筒连接固定。
[00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型材为型钢材质。
[00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后塞门窗的安装节点的安装方法,安装方法如下:
[0014]步骤一、准备工作:待安门窗框工厂制作完成,固定构件工厂制作完成,墙体按设计完成内外装饰层施工包括门窗洞口侧边,墙体窗台部位按要求做好泛水找坡,门窗定位用的水平和竖向控制线测设完成;
[0015]步骤二、待安门窗框外侧周边按自攻螺钉位置采用机钻预引小于自攻螺钉直径2mm的小孔;
[0016]步骤三、根据门窗定位用的水平和竖向控制线确定待安门窗框在墙体洞口的空间位置,进一步根据待安门窗框上自攻螺钉的位置确定墙体上膨胀螺栓的位置;
[0017]步骤四、采用机钻在墙体上膨胀螺栓的位置钻孔,孔径和孔深满足膨胀螺栓紧密插入即可,自攻螺钉和膨胀螺栓的水平和竖向的空间位置应准确对应,保证锁环连接片安装后处于垂直门窗框;
[0018]步骤五、待安门窗框采用自攻螺钉安装齿条连接片,墙体采用膨胀螺栓安装锁环连接片;
[0019]步骤六、待安门窗框在墙体上就位,同步齿条连接片插入锁环连接片锁环内;
[0020]步骤七、校正门窗框和固定构件,使固定构件垂直于门窗框,进一步在锁环内安装自攻螺丝,锁紧锁环连接片和齿条连接片;
[0021]步骤八、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严密填充高密度发泡胶;
[0022]步骤九、修整门窗框边发泡胶形成深5mm的凹槽,在凹槽内打入密封胶,至此完成门窗框的安装,
[0023]重复步骤一到九,完成所有门窗框安装。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提供的门窗框后安装施工技术,其结构受力合理,连接可靠,施工工艺简单,有效防止提前安装门窗框在装饰施工中对门窗框的破坏和污染,防治由于窗框边填塞不严、抹灰不实造成的渗漏问题,降低采用门窗副框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固定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固定构件侧视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锁环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齿条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锁环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自攻螺丝安装示意图。
[0033]图中,100、墙体;110、抹灰层;120、外保温层;200、门窗框;210、矩形状容纳腔;
220、加强型材;300、固定构件;310、锁环连接片;311、锁环;312、第一连接片体;313、第一固定孔;314、膨胀螺栓;315、狭长类矩形空间;316、优弧状空间;320、齿条连接片;321、第二连接片体;322、齿槽;323、第二固定螺孔;324、自攻螺钉;330、自攻螺丝;400、发泡胶;500、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6]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7]在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后塞门窗的安装节点,包括:墙体(100),设置于墙体(100)上门窗框(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00)的位于室内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室内抹灰层(110)和位于室外侧的外表面设有外保温层(120);门窗框(200)内设置有矩形状容纳腔(210),所述矩形状容纳腔(210)内设置有加强型材(220),所述门窗框(200)和墙体(100)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门窗框(200)与墙体(100)发生相对位移的固定构件(300),所述固定构件(300)包括与墙体(100)固定的锁环连接片(310),与门窗框(200)底面固定的齿条连接片(320),所述锁环连接片(310)和齿条连接片(320)之间通过水平向固定件固定;所述锁环连接片(310)包括锁环(311),一端连接于锁环(311)的第一连接片体(312),设置于第一连接片体(312)上、远离锁环(311)一侧的第一固定孔(313),所述第一固定孔(313)通过膨胀螺栓(314)与墙体(100)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后塞门窗的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连接片(320)包括第二连接片体(321),设置于第二连接片体(321)一侧的齿槽(322),设置于第二连接片体(321)上、沿第二连接片体(321)长度方向远离齿槽(322)一侧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自攻螺钉(324)与门窗框(200)及加强型材(220)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万荣陈俊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