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丝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粘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0003]在纺粘非织造布生产时需要先进行纺丝,现有通过纺丝装置进行纺丝,纺丝出的丝线通过卷线筒进行收卷,现有的卷线筒一般通过电机驱动转动对丝线进行收卷,且需要通过另一电机驱动卷线筒横向往复移动,使卷线筒均匀对丝线进行卷取,使用驱动设备多,增加其设备成本和耗能,且现有的卷线筒需要与驱动设备的转轴进行连接,现有一般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稳固效果好,但不便于对卷线筒进行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该装置包括纺丝组件和卷线机构,所述纺丝组件后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端中部通过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包括纺丝组件(1),所述纺丝组件(1)后端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顶端中部通过转轴与导丝轮(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左侧安装有导线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卷线机构(5),所述卷线机构(5)安装于支撑架(2)后侧顶部,所述卷线机构(5)包括驱动机构(51)、活动连接杆(52)、卷线筒(53)、右连接杆(54)、左连接杆(55)、配重块(56)、弧形支撑板(57)和滚珠(58),所述驱动机构(51)左端与活动连接杆(52)相连接,所述卷线筒(53)左右两侧圆心处分别固定有右连接杆(54)和左连接杆(55),所述活动连接杆(52)左端与右连接杆(54)相连接,所述左连接杆(55)内部左侧固定有配重块(56),所述左连接杆(55)左侧通过弧形支撑板(57)支撑,所述弧形支撑板(57)内部安装有滚珠(58),且左连接杆(55)通过滚珠(58)与弧形支撑板(57)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1)和弧形支撑板(57)底部均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1)包括外壳(511)、电机(512)、蜗杆(513)、蜗轮(514)、第一齿轮(515)、第一锥齿轮(516)、第二齿轮(517)、转动轴(518)、第二锥齿轮(519)、转盘(5110)和连杆(5111),所述外壳(511)前端底部安装有电机(512),所述电机(512)后端的输出轴与蜗杆(513)同心转动,所述蜗杆(513)顶部与蜗轮(514)相互啮合,所述蜗轮(514)左侧通过转轴与第一齿轮(515)和第一锥齿轮(516)同心转动,所述第一齿轮(515)顶部与第二齿轮(517)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517)圆心处贯穿有转动轴(518),所述第一锥齿轮(516)后侧与第二锥齿轮(519)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519)后侧圆心处通过转轴与转盘(5110)同心转动,所述转盘(5110)后端边沿处通过转轴与连杆(5111)转动连接,且连杆(5111)左端通过转轴与活动连接杆(5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518)左端通过联轴器与活动连接杆(52)转动连接,所述外壳(511)底端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用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杆(52)包括转动杆(521)、滑槽(522)、转动管(523)、轴承(524)和连接固定机构(525),所述转动杆(521)外壁开设有滑槽(522),所述转动杆(521)左端与转动管(523)相互插接,所述转动管(523)外侧套装有轴承(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光胜,靳广,项先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优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