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装置和电磁式触控屏及其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306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装置、电磁式触控屏及其组件,电磁式触控屏组件包括电路板,包括背光电路和感应电路,背光电路用于提供电磁式触控屏显示的背光;感应电路用于感应触控信号并产生感应量;控制芯片,与背光电路连接,用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背光电路的工作状态;电磁检测芯片,与感应电路连接,用于扫描所述感应电路中的感应量,并定位触控位置,其中,控制芯片和电磁检测芯片布置在同一层线路板上。将背光电路与接收触控信号的感应电路放在同一电路板中减小整个显示屏的厚度,同时两者的控制芯片布置在同一线路板上,故可省去额外的线路控制板。省去额外的线路控制板。省去额外的线路控制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装置和电磁式触控屏及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手写输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装置和电磁式触控屏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触控技术主要为手指触控,主动笔还未实用普及,多用于专业设计方面,现有触控笔设计主要为主动式电容触控笔,但是主动笔价格较贵。
[0003]现在较为实用及便宜的触控笔技术为电磁共振(Electro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EMR)电磁笔技术,是采用在触控屏上增加一层额外的感应电路板(Sensor PCB),在该感应电路板上存在电磁感应传感器(Sensor),通过此层感应传感器可结合电磁笔实现电磁感应触控,同时具有倾斜及多级压力触控。但是现有电磁笔触控由于额外增加了一层感应电路板,整个触控屏模组厚度及成本将增加,同时,由于需额外增加线路控制,需要搭配额外的控制线路,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式触控屏组件、电磁式触控屏以及电磁式触控显示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式触控屏组件,包括:电路板,包括背光电路和感应电路,所述背光电路用于提供电磁式触控屏显示的背光;所述感应电路用于感应触控信号并产生感应量;控制芯片,与所述背光电路连接,用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背光电路的工作状态;电磁检测芯片,与所述感应电路连接,用于扫描所述感应电路中的感应量,并定位触控位置,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和电磁检测芯片布置在同一层线路板上。
[0006]可选地,所述背光电路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光源,以及连接所述光源的连接线路,其中,所述光源为点光源。
[0007]可选地,所述感应电路包括阵列设置的行天线与列天线,所述行天线与列天线的引出端与所述电磁检测芯片电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电路板为双层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两片单面覆铜板以及夹于两片单面覆铜板之间的基层。
[0009]可选地,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相对表面,所述点光源及所述连接线路与所述行天线与列天线中的其一方向天线同层设置,所述点光源阵列设置于所述其一方向天线之间,且所述其一方向天线与所述点光源相互绝缘;
[0010]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相对表面,布置所述行天线与列天线中另一方向天线。
[0011]可选地,所述电路板为多层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依次叠构的多片单面覆铜板及多个基层,所述基层夹于所述多个单面覆铜板中的两两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背光电路与行天线及列天线分别设置在不同层的覆铜板上。
[0013]可选地,所述电路板中不同层线路之间通过过孔电导通到引出端口与所述控制芯
片或所述电磁检测芯片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式触控屏,包括显示模组、导光模组以及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式触控屏组件,其中,所述电磁式触控屏组件发出的背光,透过所述导光模组并显示在所述显示模组上。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电磁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电磁式触控屏。
[0016]本技术提供的背光电路与感应电路结合,将背光电路与接收触控信号的感应电路放在同一电路板中减小整个显示屏的厚度,同时两者的起控制作用的芯片布置在同一线路板上,故可省去额外的线路控制板。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多层电路板实现背光线路与感应天线之间的隔离,使得在整合感应电路板与背光模组的同时,减小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00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式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电磁式触控屏的简易结构图;
[0021]图3a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式触控屏的简易结构图;
[0022]图3b示出了图3a电磁式触控屏中的整合组件的正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整合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a和5b分别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整合组件局部的正表面和背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整合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式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或者模块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0028]同时,在本专利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专利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
[0029]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
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0]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式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0031]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透光型显示器件,主要由显示模组11、导光模组12、背光模组13叠设而成,如图1所示。当所述显示模组11工作时,需要所述背光模组13提供光线透过导光模组12,并显示在所述显示模组11上。所述背光模组13中包括若干光源131。所述光源131产生光线,经所述导光模组12导引至所述显示模组11,透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1后,进而射入人眼呈现显示画面,上述显示模组11、导光模组12、背光模组13构成具有显示功能的组件10。
[0032]现有技术中,是在具有显示功能的组件10的基础上增加一层额外的感应电路板14,该感应电路板包括基层143以及阵列设置的行天线141和列天线142,所述行天线141和所述列天线142分设于所述基层143的两相对侧表面,本申请中为更清晰的表明两种天线之间的关系,将上述行天线141和列天线142画在同一个平面,实则是在不同层上布置的。
[0033]在该电磁触控屏中通过增加一层额外的感应电路板14实现显示屏的触控功能,但整个触控屏模组厚度及成本将增加,同时,背光模组13和感应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触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包括背光电路和感应电路,所述背光电路用于提供电磁式触控屏显示的背光;所述感应电路用于感应触控信号并产生感应量;控制芯片,与所述背光电路连接,用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背光电路的工作状态;电磁检测芯片,与所述感应电路连接,用于扫描所述感应电路中的感应量,并定位触控位置,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和电磁检测芯片布置在同一层线路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触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电路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光源以及连接所述光源的连接线路,其中,所述光源为点光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式触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包括阵列设置的行天线与列天线,所述行天线、列天线与所述电磁检测芯片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式触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双层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两片单面覆铜板以及夹于两片单面覆铜板之间的基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式触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相对表面,所述点光源及所述连接线路与所述行天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峰青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