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辅助气道操作的人工鼻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人工鼻
,具体涉及一种可辅助气道操作的人工鼻。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主流的人工鼻过滤通气装置是湿热交换器。其可以很好的满足目前过滤、保温和保湿的需求,但是医师想进行雾化吸入,吸痰,高频喷射通气等气道相关操作时,必须暂停呼吸机的机械通气脱管进行相关操作,针对一些呼吸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容易造成患者缺氧窒息死亡等风险,无法保证自身机体的氧供需求,且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针对存在肺部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开放气道也极容易污染环境,加大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人工鼻在医务人员进行气道相关操作时需要与呼吸机脱机,且开放患者气道也容易污染环境造成医务人员感染的弊端,提供一种可辅助气道操作的人工鼻,使用该人工鼻可直接进行雾化吸入,吸痰,高频喷射通气等气道相关操作,无需使人工鼻与呼吸机脱机,且不会开放患者气道。
[0004]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辅助气道操作的人工鼻,包括底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辅助气道操作的人工鼻,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与底壳(1)连接的上盖(2),所述上盖(2)上端面中间固定设有呼吸机连接管(3),底壳(1)下端面中间固定设有气道连接管(4);所述底壳(1)内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腔体(5)和第二腔体(6),第二腔体(6)位于第一腔体(5)上方,第一腔体(5)与第二腔体(6)之间设有朝向第二腔体(6)设置的台阶面(7),所述第二腔体(6)内设有过滤内芯(9),所述上盖(2)上固定设有将所述过滤内芯(9)压紧在所述台阶面(7)上的压板(11);所述上盖(2)上端面设有贯穿上盖(2)、过滤内芯(9)且与所述第一腔体(5)连通的气道空气取样孔(12)、操作孔(13)、高频通气孔(14),所述气道空气取样孔(12)、操作孔(13)、高频通气孔(14)都倾斜设置且气道空气取样孔(12)、操作孔(13)、高频通气孔(14)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气道连接管(4)的中心线,所述操作孔(13)下端位于所述气道连接管(4)的正上方;所述气道空气取样孔(12)、操作孔(13)内各套设有内管(15),气道空气取样孔(12)内壁与对应内管(15)的外壁贴合,操作孔(13)内壁与对应内管(15)的外壁贴合,所述高频通气孔(14)内套设有高频通气管(16),高频通气管(16)下端伸入所述气道连接管(4)内且高频通气管(16)外壁与气道连接管(4)内壁之间留有间隔,高频通气管(16)上端固定设有连接套(19),所述内管(15)、高频通气管(16)内都固定设有单向通气活瓣(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辅助气道操作的人工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下端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5)连通的排液管(21),排液管(21)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封盖(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辅助气道操作的人工鼻,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世雄,曾珏惠,吕中盛,周智睿,肖扬欣,籍语斐,甄婧,林东,华福洲,魏根,刘利霞,王羲凤,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