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带支架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81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带支架保护壳,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上的支架,支架包括手带、滑动件、限位件、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手带包括固定端和滑动端,固定端连接于壳体,滑动端连接于滑动件,滑动件可滑动连接于壳体,限位件设于滑动件和壳体之间,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位于滑动件的相对两侧,第一限位部位于固定端和滑动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件使滑动件具有沿靠近或远离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的趋势,使手带在支撑或收纳状态时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形变影响使用。不易发生形变影响使用。不易发生形变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带支架保护壳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手带支架保护壳。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实现手机在支撑状态下的使用,通常在手机保护壳上装上支架以实现手机的横向或竖向支撑使用。有的支架使用手带作为支撑件,手带还可以穿戴到手上方便对手机进行持握,功能多样,然而手带在收纳或支撑状态切换时,无法很好地对手带两端进行固定,使得手带在支撑时容易发生形变,无法维持原有的支撑效果,或者收纳时容易相对保护壳凸起,增大了支架的厚度,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手带支架保护壳,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带支架保护壳,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手带、滑动件、限位件、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手带包括固定端和滑动端,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端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滑动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滑动件之间;
[0005]当所述滑动件滑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时,所述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所述限位件使所述滑动件具有沿靠近所述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的趋势;当所述滑动件滑动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时,所述支架处于收纳状态,所述限位件使所述滑动件具有沿远离所述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的趋势。
[0006]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斥并使所述滑动件具有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的趋势。
[0007]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磁性件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重叠,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侧极性与所述第二磁性件朝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侧极性相同。
[0008]其中,所述滑动端上设有第一避让槽。
[0009]其中,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滑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0010]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弹性元件使所述滑动件具有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的趋势。
[0011]其中,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柱,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滑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柱,所述弹性元件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上,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柱上。
[0012]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滑动端可在所述容置槽内滑动。
[0013]其中,所述滑动件的侧面设有滑动部,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设有滑槽,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0014]其中,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设有连通于所述滑槽的缺口,所述支架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缺口的第三限位部。
[0015]本技术手带的固定端连接于壳体,滑动端连接于滑动件,滑动件和壳体之间设有限位件,当滑动件滑动至与第一限位部抵接时,手带两端靠拢且中部从壳体上凸起,支架进入支撑状态,限位件使滑动件具有沿靠近固定端滑动的趋势,提高了滑动件与第一限位部抵接时的稳定性,使支撑状态更稳定;当滑动件滑动至与第二限位部抵接时,手带与壳体贴合,支架进入收纳状态,限位件使滑动件具有沿远离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的趋势,提高了滑动件与第二限位部抵接时的稳定性,使收纳状态更稳定,避免手带从壳体凸起影响用户的持握手感,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带支架保护壳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手带支架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4为图2所示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手带支架保护壳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带支架保护壳收纳状态的剖视图;
[0022]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带支架保护壳支撑状态的剖视图;
[0024]图9为图8中C处的剖视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保护壳收纳状态的剖视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保护壳支撑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0028]请参考图1至图5,一种手带支架保护壳,包括壳体100和设于壳体100上的支架200,支架200包括手带210、滑动件220、限位件230、第一限位部240及第二限位部250,手带
210包括固定端211和滑动端212,固定端211连接于壳体100,滑动端212连接于滑动件220,滑动件220可滑动连接于壳体100,限位件230设于滑动件220和壳体100之间,第一限位部240和第二限位部250分别位于滑动件220的相对两侧,第一限位部240位于固定端211和滑动件220之间;
[0029]当滑动件220滑动至与第一限位部240抵接时,支架200处于支撑状态,限位件230使滑动件220具有沿靠近固定端211的方向滑动的趋势;当滑动件220滑动至与第二限位部250抵接时,支架200处于收纳状态,限位件230使滑动件220具有沿远离固定端211的方向滑动的趋势。
[0030]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背板120、边框130及内衬件140,边框130的一端连接于背板120边缘,内衬件140连接于背板120朝向边框130的一侧。壳体100通过二次注塑成型,背板120与边框130一体成型,背板120与边框130为软胶,内衬件140为硬胶,背板120与边框130的材质较软可以防摔抗震,对保护壳内的设备进行有效保护,内衬件140的材质较硬使得背板120不易发生形变,同时对手带210进行有效的支撑。手带210为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硅胶、PU(polyurethane,聚氨酯)等可以发生形变和具有一定支撑性的材料制成。背板120大致为矩形板状结构,手带210设于背板120上且二者的长度方向相同,以便支架200为支撑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带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手带、滑动件、限位件、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手带包括固定端和滑动端,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端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滑动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滑动件之间;当所述滑动件滑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时,所述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所述限位件使所述滑动件具有沿靠近所述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的趋势;当所述滑动件滑动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时,所述支架处于收纳状态,所述限位件使所述滑动件具有沿远离所述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的趋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带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斥并使所述滑动件具有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的趋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带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磁性件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重叠,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侧极性与所述第二磁性件朝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侧极性相同。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卓挺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图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