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桩板子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57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式桩板子堤,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桩、钢筋混凝土的挡板、预应力拉结式的压顶、预制插接式顶段及轻质材料灌芯的囊袋;在抢护堤段低水位区域,堤顶沿岸打设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桩,桩间安装钢筋混凝土的挡板,桩顶设置预应力拉结式的压顶,组成复合式桩板墙,在复合式桩板墙背水侧覆盖有防水土工布并填筑有土戗;在抢护堤段高水位区域,设置双排复合式桩板墙,桩顶设置预制插接式顶段,双排复合式桩板墙间叠放轻质材料灌芯的囊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抢护堤段低水位区域与高水位区域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在抢护堤段高水位区域,利用预制插接式顶段实现桩板墙快速加高。制插接式顶段实现桩板墙快速加高。制插接式顶段实现桩板墙快速加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桩板子堤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式桩板子堤,属于水利工程领域,适用于汛期堤坝抢护施工,尤其适用于堤顶不宽,存在变水位区域,风浪较大,现场抢护材料匮乏的抢护堤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在防洪工程取得巨大效益同时,洪水灾害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对社会环境影响越来越深远,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减少洪灾损失,遏制洪水灾害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已是一个当代社会的重大任务。局部流域的洪涝灾害多由于防洪堤坝漫溢引发堤坝溃决导致,因此,汛期堤坝抢护施工是防洪工程中必要的一环。
[0003]目前堤坝抢险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1)临水截渗;通过加强堤坝迎水坡综合防渗能力,减小进入堤坝内的渗流量,达到降低浸润线控制渗水险情的目的,可分为黏土前戗截渗与土工膜截渗,黏土前戗截渗是将黏土沿堤坝迎水坡由上而下、由里而外,向水中缓慢推入黏土材料,由于黏土材料入水后崩解、沉积、以及固结等作用,即会在堤坝前筑成黏土前戗,从而达到防渗加固效果;土工膜截渗是当缺乏足够黏土原材料时,采用土工膜加保护层的防渗方法,达到临水截渗防护效果;2)反滤导渗沟;当堤坝背水坡存在大面积严重渗水等险情时,采用开挖导渗沟,然后铺设反滤料、土工织物、以及加筑透水后戗等方法,引导堤坝内部渗水排出,降低浸润线,使堤坝险情趋于稳定;3)坝顶加高;通过采用堆砌纯土或土袋形成子堤的方式加高原有堤坝,防止漫溢溃决。上述几种方式中,临水截渗或反滤导渗沟是防止溃堤的有效手段,但并不能防止漫溢的发生,而传统的坝顶加高防漫溢措施施工效率低下,容易错失抢护时机。
[0004]有鉴于此,目前亟需专利技术一种施工速度快、稳定性好,同时经济技术效益突出的复合式桩板子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同时经济技术效益突出的复合式桩板子堤。
[0006]这种复合式桩板子堤,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桩、钢筋混凝土的挡板、预应力拉结式的压顶、预制插接式顶段及轻质材料灌芯的囊袋;
[0007]在抢护堤段低水位区域,堤顶沿岸打设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桩,桩间安装钢筋混凝土的挡板,桩顶设置预应力拉结式的压顶,组成复合式桩板墙,在复合式桩板墙背水侧覆盖有防水土工布并填筑有土戗;
[0008]在抢护堤段高水位区域,设置双排复合式桩板墙,桩顶设置预制插接式顶段,双排复合式桩板墙间叠放轻质材料灌芯的囊袋。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框架桩桩身两侧预留限位槽,框架桩沿岸等间距布置,桩尖垂直插入堤坝内。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板安装在相邻框架桩的限位槽内,且最下端挡板一侧设置有
挡板凸肋,挡板凸肋设置有锚索贯穿孔。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应力拉结式的压顶底部预留框架桩嵌合槽及挡板嵌合槽,压顶还设置有锚索贯穿孔,孔位与挡板凸肋上的锚索贯穿孔孔位相对应。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双排复合式桩板墙墙顶之间通过墙顶锚索连续对拉连接。
[0013]作为优选:局部补强的抗滑桩为框架桩的加长桩型,抗滑桩桩身两侧预留限位槽,与框架桩间隔布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制插接式顶段顶部设置有桩尖限位槽,底部预留框架桩嵌合槽及挡板嵌合槽,预制插接式顶段亦设置有锚索贯穿孔。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轻质材料灌芯的囊袋叠放至预应力拉结式的压顶标高处,囊袋两侧通过限位网裹覆。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网设置在双排复合式桩板墙两侧,并与预应力拉结式的压顶及预制插接式顶段端部的压顶端部拉环拉结。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构件包括框架桩、抗滑桩、挡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或木质预制结构,压顶、预制插接式顶段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涉及到的预制构件在汛期结束后均可回收二次利用,经济效益显著。
[0019](2)本技术针对抢护堤段低水位区域与高水位区域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在抢护堤段高水位区域,利用预制插接式顶段实现桩板墙快速加高,同时采用双排复合式桩板墙结构,防漫溢效果更佳。
[0020](3)本技术针对双排复合式桩板墙结构,通过增设轻质材料灌芯囊袋、限位网及墙顶对拉锚索提高整体稳定性,提升复合式桩板子堤的抗风浪能力,技术效益突出。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中抢护堤段低水位区域桩板墙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中双排复合式桩板墙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中预制插接式顶段安装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中预制插接式顶段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中桩板墙快速加高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中轻质材料灌芯囊袋叠放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中限位网安装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

水域;2

框架桩;3

挡板;4

土戗;5

压顶;6

挡板凸肋;7

竖向锚索;8

锚索固定器;9

防水土工布;10

堤顶;11

嵌合槽;12

堤坝;13

拉环安装螺纹槽;14

桩尖;15

墙顶锚索;16

预制插接式顶段;17

桩尖限位槽;18

挡板嵌合槽;19

框架桩嵌合槽;20

锚索贯穿孔;21

抗滑桩;22

上层框架桩;23

上层挡板;24

加长锚索;25

预制插接式顶段端部拉环;26

轻质材料;27

压顶端部拉环;28

囊袋;29

土钉;30

限位网;31

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
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30]本技术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施工材料及施工方式比选,提出了复合式桩板子堤,组合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桩、钢筋混凝土挡板、预应力拉结式压顶、局部补强抗滑桩、预制插接式顶段及轻质材料灌芯囊袋等材料,并通过多个项目验证,可为汛期堤坝抢护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0031]参照图1

7所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式桩板子堤,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桩(2)、钢筋混凝土的挡板(3)、预应力拉结式的压顶(5)、预制插接式顶段(16)及轻质材料灌芯的囊袋(28);在抢护堤段低水位区域,堤顶沿岸打设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桩(2),桩间安装钢筋混凝土的挡板(3),桩顶设置预应力拉结式的压顶(5),组成复合式桩板墙,在复合式桩板墙背水侧覆盖有防水土工布(9)并填筑有土戗(4);在抢护堤段高水位区域,设置双排复合式桩板墙,桩顶设置预制插接式顶段(16),双排复合式桩板墙间叠放轻质材料灌芯的囊袋(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桩板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桩(2)桩身两侧预留限位槽,框架桩(2)沿岸等间距布置,桩尖(14)垂直插入堤坝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桩板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3)安装在相邻框架桩的限位槽内,且最下端挡板一侧设置有挡板凸肋(6),挡板凸肋(6)设置有锚索贯穿孔(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桩板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拉结式的压顶(5)底部预留框架桩嵌合槽(19)及挡板嵌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