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2472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53
本申请公开一种幕墙系统,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为解决形成幕墙系统中的加工并运输尖角玻璃材料损耗多的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幕墙系统,包括立柱、幕墙、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立柱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幕墙安装在立柱上,幕墙为透明幕墙,第一遮挡件安装在幕墙远离建筑物的一侧,第一遮挡件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遮挡件安装在幕墙远离建筑物的一侧,第二遮挡件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相交并形成夹角,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分别遮挡部分幕墙,以使得幕墙的位于夹角内的部分外露并形成三角形状。本申请幕墙系统用于形成建筑物的外立面。墙系统用于形成建筑物的外立面。墙系统用于形成建筑物的外立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幕墙
,尤其涉及一种幕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幕墙由于通透性好、整体外观大方明亮,在大型公共建筑、高端住宅建筑上,应用都非常普遍。
[0003]现有建筑方案中,存在很多建筑物的外立面采用斜交网格结构,形成若干单元组成的幕墙系统。斜交网格结构是以斜柱为主要基本构件,并斜向交叉形成网格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斜交网格结构具有外形美观、受力可靠以及良好的抗侧强度等优点。因此,斜交网格结构越来越受欢迎,并且在高层建筑中经常采用。
[0004]但是,斜交网格结构也存在施工复杂等问题,尤其为了形成幕墙系统中折角的立面造型,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尖角玻璃,尤其是三角形的玻璃。尖角玻璃虽然可以特殊定制加工,但是成品率非常低,且运输安装过程中损耗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幕墙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幕墙系统中折角的立面造型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损耗。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幕墙系统,包括立柱、幕墙、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立柱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幕墙安装在立柱上,幕墙为透明幕墙,第一遮挡件安装在幕墙远离建筑物的一侧,第一遮挡件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遮挡件安装在幕墙远离建筑物的一侧,第二遮挡件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相交并形成夹角,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分别遮挡部分幕墙,以使得幕墙的位于夹角内的部分外露并形成三角形状。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系统,幕墙安装在立柱上,从而形成建筑物的外立面,通过在幕墙远离建筑物的一侧分别安装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第一遮挡件可以对其相对的幕墙部分进行遮挡,第二遮挡件也可以对其相对的幕墙部分进行遮挡,因为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相交并形成夹角,所以幕墙未被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遮挡的部分,也就是幕墙的外露部分处在夹角内,使得幕墙的外露部分在夹角内呈现出三角形状,因此,不需要对玻璃进行特殊的定制加工形成三角形玻璃,在保证幕墙系统中折角的立面造型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加工成三角形玻璃后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发生损耗的情况。
[0009]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和第三侧部;第二侧部与幕墙相对,以遮挡幕墙的部分;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和第三侧部首尾依次相连接,形成断面为三角形的结构;其中,断面为与幕墙相垂直的面。
[0010]第一遮挡件的断面为三角形的结构,因为三角形具有一定的受力稳定性,所以将第一遮挡件安装在幕墙外,在遇到台风或者暴风雨等天气下,减少第一遮挡件发生变形的可能性;同时,三角形的结构也可以增加建筑物的外立面的立体造型;另外,通过第二遮挡
件对幕墙的部分进行遮挡,使得幕墙的外露部分形成三角形状。
[0011]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中的任一侧部包括多块挡板和多根横杆,多根横杆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挡板与横杆连接,且每相邻两根横杆之间形成的间隙被挡板遮挡。
[0012]建筑物的高度通常比较高,尤其是高层建筑物,通过多根横杆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将挡板与横杆连接后,对相邻两根横杆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遮挡,便于在高层建筑物上形成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0013]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还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相互平行,且均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竖杆和第三竖杆相对第二竖杆靠近幕墙;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以及连接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的多根横杆和多块挡板形成第一侧部;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以及连接在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之间的多根横杆和多块挡板形成第二侧部;第一竖杆和第三竖杆之间形成第三侧部。
[0014]通过将横杆连接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便于多根横杆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安装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后,以形成第一侧部的骨架;通过将横杆连接在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之间,便于多根横杆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安装在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之间后,以形成第二侧部的骨架;另外,第二竖杆分别与第一侧部的横杆连接和第二侧部的横杆连接,便于第一侧部的端部和第二侧部的端部相连接。
[0015]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竖杆沿其延伸方向上和第三竖杆沿其延伸方向上均形成有灯槽。
[0016]通过设置有灯槽,便于将示廓灯或者景观灯安装进建筑物的外立面上,在夜晚的时候对建筑物进行示廓,另外安装景观灯,可以在夜晚通过光影变化来装饰建筑物。
[0017]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且均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第二立柱与横梁相对,并与第二竖杆相对设置,幕墙安装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形成的间隙内;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形成有与建筑物内侧连通的第一通风道;第三立柱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三立柱的一端与第一竖杆连接,第一竖杆与第三立柱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通风道连通的第二通风道,且第二通风道与建筑物的外侧连通。
[0018]通过横梁,便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接,使得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形成整体;建筑物外侧的流动空气依次通过第二通风道和第一通风道,并进入建筑物的内侧,从而便于建筑物的室内通风。
[0019]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相对第二立柱远离第一遮挡件设置,第一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分别和两根第二立柱之间均连接有幕墙,且第一立柱分别连接的两块幕墙之间形成折角,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形成有第三通风道,第三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道连通和建筑物内侧连通。
[0020]通过将第一立柱分别连接的两块幕墙之间形成折角,一方面增加了建筑物外立面的立面效果,另一方面增加了幕墙的面积,便于光线照射进建筑物的内部;另外,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相对第二立柱远离第一遮挡件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的连线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连线不平行,减少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幕墙对第三通风道遮挡的面
积,有利于第三通风道向建筑物内侧通风。
[0021]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三通风道内安装有遮挡第三通风道的开启扇,开启扇与第一立柱连接,开启扇开启时,第三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道连通和建筑物的内侧连通。
[0022]通过设置开启扇,将开启扇打开时,第三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道连通和建筑物的内侧连通;将开启扇关闭时,开启扇对第三通风道进行遮挡,从而便于控制建筑物内侧的通风。
[0023]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一通风板,第一通风板覆盖第二通风道,第一通风板贯穿有多个第一通风孔,第一通风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通风道连通和建筑物的外侧连通。
[0024]建筑物外侧的流动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孔进入第二通风道内,不影响第二通风道的通风;通过第一通风板对第二通风道进行遮挡,一方面减少第二通风道由于间隙过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幕墙,所述幕墙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幕墙为透明幕墙;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均安装在所述幕墙远离所述建筑物的一侧,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均沿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相交并形成夹角,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分别遮挡部分所述幕墙,以使得所述幕墙的位于所述夹角内的部分外露并形成三角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和第三侧部;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幕墙相对,以遮挡所述幕墙的部分;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首尾依次相连接,形成断面为三角形的结构;其中,所述断面为与所述幕墙相垂直的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中的任一侧部包括:多块挡板和多根横杆,所述多根横杆沿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挡板与所述横杆连接,且每相邻两根所述横杆之间形成的间隙被所述挡板遮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还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所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二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相互平行,且均沿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相对所述第二竖杆靠近所述幕墙;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之间的多根横杆和所述多块挡板形成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二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之间的多根横杆和所述多块挡板形成所述第二侧部;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之间形成所述第三侧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上形成有灯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且均沿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浪孙志浩黎宇明吴昊谢芳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