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属于密度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检测柜、控制模块、采样管、采样阀、定容积容器、满容积判断容器、真空阀、真空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称重传感器,采样管与定容积容器的底部连接,定容积容器的顶部通过连通软管与满容积判断容器的底部连通,满容积判断容器的顶部通过带真空阀的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且其上部或顶部通过软管与第二三通管的出口连接,第二三通管的两个进口分别通过带第一电磁阀的管路与压缩气体供应结构连接和通过带第二电磁阀的管路与清洗液供应结构连接,定容积容器和满容积判断容器分别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称重传感器悬挂在检测柜上。器悬挂在检测柜上。器悬挂在检测柜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密度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尤其用于湿法磷酸制备过程中的液体的在线检测,包括磷矿浆(密度在1.6
‑
1.7g/cm3),浓硫酸(密度在1.8
‑
1.9g/cm3)、湿法磷酸(密度小于1.3g/cm3)和洗液(密度小于1.1g/cm3)等,均具有黏性,尤其是湿法磷酸和浓硫酸。
技术介绍
[0002]湿法生产是用无机酸分解磷矿粉,分离出粗磷酸,再经净化后制得磷酸产品。湿法磷酸比热法磷酸成本低20%
‑
30%,经适当方法净化后,产品纯度可与热法磷酸相媲美。湿法磷酸工艺处于磷酸生产的主导地位。
[0003]湿法磷酸的生产过程为:将磷矿与磷石膏回水进行球磨,球磨后的矿浆通过浓密等方式得到适合浓度的磷矿浆,磷矿浆再与浓硫酸和反酸(过滤产生的稀磷酸)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磷酸,磷酸再经过浓缩与纯化(可无)得到适合浓度的磷酸。
[0004]在前述过程中,磷矿浆和磷酸均需要检测密度,浓硫酸可选地检测或不检测密度,磷酸制备过程中的尾气处理过程(脱氟)中的洗液可选地检测或不检测密度。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密度计(包括检测柜、传感器和控制模块等)或者通过实验室进行密度检测(重量除以体积);对于密度计检测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就需要重新进行校对或直接更换;对于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可自动化地实现对黏稠液体的密度测量,无需人工参与,省时省力;同时,该装置测量准确,精度可达0.01g/cm3;检测时间快,检测加清洗用时可在2分钟内;使用很长时间(如两个月)才需要进行校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柜、检测柜内的控制模块、采样管1、采样管1上的采样阀和检测柜内的定容积容器2、满容积判断容器3、真空阀4、真空泵5、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第一称重传感器10与第二称重传感器11,所述采样管1的末端与定容积容器2的底部连接,所述定容积容器2的顶部通过连通软管6与满容积判断容器3的底部连通,所述满容积判断容器3的顶部通过带真空阀4的真空管19与真空泵5连接且其上部或顶部通过软管与第二三通管7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7的两个进口分别通过带第一电磁阀8的管路与压缩气体供应结构连接和通过带第二电磁阀9的管路与清洗液供应结构连接,所述定容积容器2和满容积判断容器3分别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10和第二称重传感器11悬挂在检测柜上,所述控制模块与采样阀、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真空阀4、真空泵5、第一称重传感器10和第二称重传感器11电连接。
[0007]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检测柜包括柜体12、柜体12前侧且能旋开的柜门和柜体12内且位于柜门后方的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将柜体12分隔为前后并排的两个腔体
且其左侧或右侧转动设于柜体12对应侧上,所述固定板13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个镂空孔14,所述定容积容器2和满容积判断容器3均位于固定板13的前方且其分别位于两个镂空孔14处,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10和第二称重传感器11均固定在固定板13的后侧且其穿过相应的镂空孔14。
[0008]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真空阀4和真空泵5均设于固定板13的前侧。
[0009]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触摸显示屏15和变送器,所述变送器设于固定板13的后侧且其与第一称重传感器10和第二称重传感器11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柜体12内后侧且其与采样阀、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真空阀4、真空泵5、触摸显示屏15和变送器电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15设于固定板13的前侧。
[0010]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采样阀包括第三电磁阀16和夹设在采样管1上的气动夹17,所述采样管1为软管,所述压缩气体供应结构的出气口上设有第一三通管18,所述第一三通管18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带第三电磁阀16的管路与气动夹17连接和通过带第一电磁阀8的管路与第二三通管7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16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1]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定容积容器2和满容积判断容器3均为竖向设置的柱状玻璃容器且其上下两端均为弧状结构,所述定容积容器2的容积大于等于50mL且其上端较满容积判断容器3的下端高,所述连通软管6沿液体的输送方向先向下弯折再向上弯折呈S形。
[0012]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真空泵5为蠕动泵,所述采样管1、连通软管6和真空管19均为硅胶软管,所述真空阀4靠近满容积判断容器3的上端设置,所述真空管19向下弯折呈倒U形。
[0013]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板13的左侧转动设于柜体12的左侧上,所述触摸显示屏15设于固定板13的左侧上部,所述第三电磁阀16设于柜体12的左侧且位于固定板13的前方,所述定容积容器2位于触摸显示屏15的下方,所述第一电磁阀8和第二电磁阀9均位于定容积容器2的左侧且其均位于触摸显示屏15的下方,所述第二三通管7和第一三通管18均位于固定板13的前方,所述满容积判断容器3位于定容积容器2的右侧且其顶部设有第三三通管,所述定容积容器2的上端至满容积判断容器3的中部,所述连通软管6的中部固定在固定板13上且其以S形连通定容积容器2和满容积判断容器3,所述真空阀4和真空泵5均位于满容积判断容器3的右侧,所述真空泵5位于真空阀4的下方,所述真空阀4位于满容积判断容器3的上方;所述第三三通管的一个出口与真空管19连接,其另一个出口与清洗管连接;所述清洗管绕过固定板13的后侧与第二三通管7的进口连接。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可自动化地实现对黏稠液体的密度测量,无需人工参与,省时省力;同时,该装置测量准确,精度可达0.01g/cm3;检测时间快,检测加清洗用时可在2分钟内;使用很长时间(如两个月)才需要进行校对。该装置还便于在线检测和易于自动清洗。另外,本专利还具有适应性广的优势,可对控制模块进行编写,以调整检测过程和清洗过程,还可调整采样频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的原理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的电路连接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采样管、2定容积容器、3满容积判断容器、4真空阀、5真空泵、6连通软管、7第二三通管、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第一称重传感器、11第二称重传感器、12柜体、13固定板、14镂空孔、15触摸显示屏、16第三电磁阀、17气动夹、18第一三通管、19真空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柜及其内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样管(1)、采样管(1)上的采样阀和检测柜内的定容积容器(2)、满容积判断容器(3)、真空阀(4)、真空泵(5)、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第一称重传感器(10)与第二称重传感器(11),所述采样管(1)的末端与定容积容器(2)的底部连接,所述定容积容器(2)的顶部通过连通软管(6)与满容积判断容器(3)的底部连通,所述满容积判断容器(3)的顶部通过带真空阀(4)的真空管(19)与真空泵(5)连接且其上部或顶部通过软管与第二三通管(7)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7)的两个进口分别通过带第一电磁阀(8)的管路与压缩气体供应结构连接和通过带第二电磁阀(9)的管路与清洗液供应结构连接,所述定容积容器(2)和满容积判断容器(3)分别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10)和第二称重传感器(11)悬挂在检测柜上,所述控制模块与采样阀、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真空阀(4)、真空泵(5)、第一称重传感器(10)和第二称重传感器(1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柜包括柜体(12)、柜体(12)前侧且能旋开的柜门和柜体(12)内且位于柜门后方的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将柜体(12)分隔为前后并排的两个腔体且其左侧或右侧转动设于柜体(12)对应侧上,所述固定板(13)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个镂空孔(14),所述定容积容器(2)和满容积判断容器(3)均位于固定板(13)的前方且其分别位于两个镂空孔(14)处,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10)和第二称重传感器(11)均固定在固定板(13)的后侧且其穿过相应的镂空孔(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真空阀(4)和真空泵(5)均设于固定板(13)的前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黏稠介质的在线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触摸显示屏(15)和变送器,所述变送器设于固定板(13)的后侧且其与第一称重传感器(10)和第二称重传感器(11)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柜体(12)内后侧且其与采样阀、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真空阀(4)、真空泵(5)、触摸显示屏(15)和变送器电连接,所述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定鸿,
申请(专利权)人:吴定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