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停控制装置及系统、风机及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221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启停控制装置及系统、风机及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启停控制装置与外部三相风机配合使用,启停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和继电器,变频器的L1端与外部单相电的零线电连接,L2端与单相电的火线电连接,单相电的频率区间为47.5Hz至60Hz,变频器用于输出三相电,三相电的频率与三相风机的额定功率适配;继电器的第一引脚与ML1端电连接,第二引脚与DCM端电连接;变频器与三相风机电连接,当继电器的触点吸合时,变频器输出三相电,使得三相风机能够正常工作;当继电器的触点分开时,变频器停止输出三相电,从而三相风机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变频器和继电器实现三相风机的启停,同时能将三相风机的工作频率稳定在额定频率,进而延长风机寿命。进而延长风机寿命。进而延长风机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启停控制装置及系统、风机及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停控制装置及系统、风机及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AOI用风机多为单相风机,随着客户群增加,销往台湾地区的设备多因市电工频为60Hz,其高于单相风机额定频率(50Hz),从而导致风机频繁烧毁,因此急需找到一种方法能限制市电工频,进而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启停控制装置及系统、风机及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启停控制装置,所述启停控制装置与外部三相风机配合使用,所述启停控制装置包括:
[0006]变频器,其包括L1端、L2端、ML1端及DCM端,其中,所述L1端与外部单相电的零线电连接,所述L2端与所述单相电的火线电连接,所述单相电的频率区间为47.5Hz至60Hz,所述变频器用于输出三相电,所述三相电的频率与所述三相风机的额定功率适配;
[0007]继电器,其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间的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ML1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DCM端电连接;
[0008]所述变频器与所述三相风机电连接,当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吸合时,所述变频器输出所述三相电,使得所述三相风机能够正常工作;当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分开时,所述变频器停止输出所述三相电,从而所述三相风机停止工作。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器还包括U端、V端、W端,所述变频器的U端、 V端、W端与所述三相风机的U端、V端、W端一一对应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变频器的U端、V端、W端通过三角形接线方式与所述三相风机电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其与外部AOI控制板电连接,在所述AOI控制板的控制下,所述继电器的触点能够吸合或分开。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三相电的频率为50Hz,所述单相电的频率为60Hz。
[0013]优选地,所述变频器的型号为台达VFD022EL21A。
[0014]优选地,所述三相风机的型号为贝克G026893。
[0015]一种风机,所述风机包括上文所述的启停控制装置和三相风机,其中,所述启停控制装置输出的三相电的频率与所述三相风机的额定功率适配。
[0016]一种用于风机的启停控制系统,所述启停控制系统包括AOI控制板和上文所述的启停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启停控制装置与所述AOI控制板电连接。
[0017]一种自动光学检测系统,所述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包括三相风机、上文所述的启停控制装置以及AOI控制板,其中,所述启停控制装置与所述AOI控制板和所述三相风机分别
电连接。
[0018]本技术具有的优点:首先,本启停控制装置操作简单,只需要一个继电器就能实现启动和停止,且可以有效防止误操;其次,本启停控制装置更加安全稳定;最后,本启停控制装置输入为220V/47.5~63Hz单相电,输出为220V/50Hz三相电,可广泛应用于工频在60Hz的台湾地区,进而降低控制要求,从而保护电机寿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启停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

三相风机,2

变频器,31

火线,32

零线,4

继电器,5

AOI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002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启停控制装置,启停控制装置与外部三相风机1配合使用,启停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2和继电器4。
[0025]如图1所示,变频器2包括L1端、L2端、ML1端、DCM端、U端、V 端、W端及PE端,继电器4包括第一引脚即3脚、第二引脚即4脚、第三引脚即1脚、第四引脚即5脚及设置在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间的触点,其中,变频器2的L1端与外部单相电的零线31电连接,变频器2的L2端与单相电的火线32电连接,继电器4的第一引脚与变频器2的ML1端电连接,继电器4的第二引脚与变频器2的DCM端电连接,变频器2的U端与三相风机1 的U端电连接,变频器2的V端与三相风机1的V端电连接,变频器2的W 端与三相风机1的W端电连接,变频器2的PE端接地,继电器4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外部AOI控制板5的对应控制接口相连接,在AOI控制板5的控制下,继电器4的触点能够吸合或分开。
[0026]在本实施例中,变频器2的U端、V端、W端通过三角形接线方式与三相风机1电连接;
单相电的频率为60Hz,三相电的频率为50Hz,其为三相风机1的额定功率;变频器2的型号为台达VFD022EL21A;三相风机1的型号为贝克G026893。
[0027]变频器2与三相风机1电连接,变频器2用于将输入的单相电转换成三相电输出,当继电器4的触点吸合时,变频器2输出三相电,使得三相风机1 能够正常工作;当继电器4的触点分开时,变频器2停止输出三相电,从而三相风机1停止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单相电的频率区间为47.5Hz至60Hz,三相电的频率与三相风机1的额定功率适配,频率及额定功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机,风机包括上文所述的启停控制装置和三相风机1,其中,启停控制装置输出的三相电的频率与三相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启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停控制装置与外部三相风机(1)配合使用,所述启停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2),其包括L1端、L2端、ML1端及DCM端,其中,所述L1端与外部单相电的零线(31)电连接,所述L2端与所述单相电的火线(32)电连接,所述变频器(2)用于输出三相电,所述三相电的频率与所述三相风机(1)的额定功率适配;继电器(4),其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间的触点,其中,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ML1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DCM端电连接;所述变频器(2)与所述三相风机(1)电连接,当所述继电器(4)的触点吸合时,所述变频器(2)输出所述三相电,使得所述三相风机(1)能够正常工作;当所述继电器(4)的触点分开时,所述变频器(2)停止输出所述三相电,从而所述三相风机(1)停止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2)还包括U端、V端、W端,所述变频器(2)的U端、V端、W端与所述三相风机(1)的U端、V端、W端一一对应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2)的U端、V端、W端通过三角形接线方式与所述三相风机(1)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4)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鹤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