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19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包括表层,所述表层的上表面涂刷有疏油层,且疏油层和所述表层的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并且散热孔呈倒“Y”型,以及表层的内部缝合连接有第一阻燃粒;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缝合连接在所述表层的下表面,且耐磨层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孔对应的通孔;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散热道,且散热道呈纵横交错式分布。该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在表面开设了散热孔,在耐磨层开设了通孔,在亲肤层开设了透气孔,使面料在使用时,内部空气较为流通,降低了细菌滋生的概率,同时第一抑菌珠和第二抑菌珠的配合,进一步的降低了细菌滋生的概率。进一步的降低了细菌滋生的概率。进一步的降低了细菌滋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纺织面料一般被用在服装生产上,一般分为柔软型面料、挺爽型面料和透明型面料等,而现有的纺织面料抗菌效果较差,在面料长期使用之后,面料会滋生较多的细菌,当面料内部细菌过多,被使用者使用时,会影响到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可能会使使用者感染细菌;
[0003]同时现有的纺织面料阻燃效果较差,在该面料制成的服装在高温情况下使用时,可能会发生自燃的情况,不仅会危害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伤亡。
[000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纺织面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纺织面料抗菌效果较差,在面料长期使用之后,面料会滋生较多的细菌,当面料内部细菌过多,被使用者使用时,会影响到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可能会使使用者感染细菌和阻燃效果较差,在该面料制成的服装在高温情况下使用时,可能会发生自燃的情况,不仅会危害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伤亡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包括:表层,所述表层的上表面涂刷有疏油层,且疏油层和所述表层的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并且散热孔呈倒“Y”型,以及表层的内部缝合连接有第一阻燃粒;
[0007]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包括
[0008]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缝合连接在所述表层的下表面,且耐磨层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孔对应的通孔;
[0009]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散热道,且散热道呈纵横交错式分布;
[0010]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的设置有第二抑菌珠,且亲肤层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散热道对应的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和所述第一阻燃粒均在所述表层的表面等间距分布,所述耐磨层下表面和所述防静电层的上表面缝合连接有拉伸层,拉伸层提高了面料整体的韧性,而防静电层使该面料制成的服饰,可以在电子行业使用。
[0012]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的下表面缝合连接有抑菌层,且抑菌层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抑菌珠对应的第一抑菌珠,并且第一抑菌珠在所述抑菌层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抑菌层内部的第一抑菌珠和亲肤层内部的第二抑菌珠之间的配合,降低了细菌滋生的概率。
[0013]优选的,所述抑菌层的下表面缝合连接有编织层,且编织层为经纬编织状,并且编织层的材质为棉麻材质,经纬编织状的编织层,和拉伸层配合,进一步提高了面料整体的韧性。
[0014]优选的,所述编织层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阻燃粒对应的第二阻燃粒,且第一阻燃粒的内部和所述第二阻燃粒的内部均填充有阻燃剂,第一阻燃粒和第二阻燃粒在高温状态下会破裂,此时阻燃剂会流出,使衣服不会发生自燃的情况。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阻燃粒在所述编织层的内部等间距分布,且编织层的下表面缝合连接有防紫外线层,防紫外线层使使用者避免了紫外线的伤害。
[0016]优选的,所述防紫外线层的下表面与所述亲肤层的上表面为缝合连接,且亲肤层的材质为纯棉材质,并且亲肤层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与所述散热道对应的透气孔,透气孔使使用者穿衣时,更加的舒适。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
[0018]1.该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在表面开设了散热孔,在耐磨层开设了通孔,在亲肤层开设了透气孔,使面料在使用时,内部空气较为流通,降低了细菌滋生的概率,同时抑菌层内部的第一抑菌珠和亲肤层内部的第二抑菌珠之间的配合,进一步的降低了细菌滋生的概率,优化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0019]2.该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在使用时,散热孔、透气孔、通孔和散热道配合,使面料整体有良好的透气性,避免了面料本体温度过高的情况,同时在高温情况下使用,达到极限温度时,第一阻燃粒和第二阻燃粒在高温状态下会破裂,此时阻燃剂会流出,使衣服不会发生自燃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表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亲肤层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表层;2、疏油层;3、散热孔;4、第一阻燃粒;5、耐磨层;6、通孔;7、拉伸层;8、防静电层;9、散热道;10、抑菌层;11、第一抑菌珠;12、编织层;13、第二阻燃粒;14、阻燃剂;15、防紫外线层;16、亲肤层;17、第二抑菌珠;18、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包括:表层1,表层1的上表面涂刷有疏油层2,且疏油层2和表层1的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3,并且散热孔3呈倒“Y”型,以及表层1的内部缝合连接有第一阻燃粒4;
[0028]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包括:
[0029]耐磨层5,耐磨层5缝合连接在表层1的下表面,且耐磨层5的内部开设有与散热孔3对应的通孔6;
[0030]防静电层8,防静电层8的内部开设有与通孔6对应的散热道9,且散热道9呈纵横交错式分布;
[0031]亲肤层16,亲肤层16的设置有第二抑菌珠17,且亲肤层16的内部开设有与散热道9对应的通孔6。
[0032]散热孔3和第一阻燃粒4均在表层1的表面等间距分布,耐磨层5下表面和防静电层8的上表面缝合连接有拉伸层7。
[0033]防静电层8的下表面缝合连接有抑菌层10,且抑菌层10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抑菌珠17对应的第一抑菌珠11,并且第一抑菌珠11在抑菌层10的内部等间距分布。
[0034]在面料整体被使用时,表层1表面的散热孔3,耐磨层5的内部的通孔6,防静电层8内部的散热道9和亲肤层16内部的透气孔18,使面料内部空气流通,降低了细菌滋生的概率,同时抑菌层10、抑菌层10内部的第一抑菌珠11和亲肤层16内的第二抑菌珠17一直会抑制细菌的滋生,进一步的降低了面料整体滋生细菌的概率。
[0035]抑菌层10的下表面缝合连接有编织层12,且编织层12为经纬编织状,并且编织层12的材质为棉麻材质。
[0036]编织层12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阻燃粒4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包括表层,所述表层的上表面涂刷有疏油层,且疏油层和所述表层的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并且散热孔呈倒“Y”型,以及表层的内部缝合连接有第一阻燃粒;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缝合连接在所述表层的下表面,且耐磨层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孔对应的通孔;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散热道,且散热道呈纵横交错式分布;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的设置有第二抑菌珠,且亲肤层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散热道对应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和所述第一阻燃粒均在所述表层的表面等间距分布,所述耐磨层下表面和所述防静电层的上表面缝合连接有拉伸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阻燃型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的下表面缝合连接有抑菌层,且抑菌层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时才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新景成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