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铁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83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铁塔,包括避雷针、塔体和天线,述避雷针与塔体之间设有风力驱动装置,所述天线通过连杆与塔体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大风来临的时候,风力驱动装置在风的作用下开始工作,将暴露在大风中的天线进行收纳,避免天线在风大的情况下遭到破坏,实现对天线的保护,提高通信铁塔的安全性能。提高通信铁塔的安全性能。提高通信铁塔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铁塔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通信铁塔。

技术介绍

[0002]通信铁塔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把通信天线安置到最高点以增加服务半径,以达到理想的通信效果。无线电广播、通信、导航等方面采用的波段有长波、中波、短波。各种波段的无线电塔桅结构,从其功能上可分成支持物和发射体两大类。支持物用来悬挂天线线网,发射体则利用塔桅结构本身作为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超短波被广泛应用到公安、交警、消防、水利、供电、军用民用航空调度等专业通信领域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0003]一般通信铁塔为了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通信铁塔的天线都设置在较高的位置,在通信铁塔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大风天气,天线在风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晃动,从而导致天线与塔体的连接部位发生松动,从而导致天线存在着断裂的风险,有必要对达峰大风天气下的天线进行保护。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安全型通信铁塔”,其公告号为CN111622577A,包括底板和通信铁塔塔架,通信铁塔塔架与底板的端面固定连接,底板上设有稳定柱,底板中心处开设有孔洞,孔洞内固定插设有水泥墩柱,水泥墩柱与稳定柱固定连接,稳定柱上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与通信铁塔塔架固定连接,稳定柱上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固定连接有齿条,稳定柱上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与齿条活动连接,稳定柱上设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与防护机构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通信铁塔在大风天气下,天线容易发生晃动而发生断裂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在大风天气有效地对天线进行保护的通信铁塔。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通信铁塔,包括避雷针、塔体和天线,述避雷针与塔体之间设有风力驱动装置,所述天线通过连杆与塔体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当大风来临的时候,风力驱动装置在风的作用下开始工作,将暴露在大风中的天线进行收纳,避免天线在风大的情况下遭到破坏,实现对天线的保护,提高通信铁塔的安全性能。
[0007]作为优选,所述风力驱动装置包括风力感受器、与风力感受器连接的转轴、以及与转轴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滑动块,所述转轴贯穿滑动块并超出滑动块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穿过塔体侧壁与滑动块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天线铰接。风力感受器感受到风,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滑动块向上运动,此时,与滑动块连接的第一连杆的端部向上移动,而第一连杆远离滑动块的一端向下移动,由此,达到收纳天线的目的。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天线的外部设有天线套,所述天线套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塔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开口抵接。当天线正常使用时,天线处
于竖直状态,而第二连杆给天线提供支撑;当受到大风作用时,风力驱动装置发生作用,第一连杆带动天线向上运动,天线向靠近塔体的方向运动,由此,达到收纳天线的目的。
[0009]作为优选,所述风力感受器和转轴的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风力感受器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在风小的时候,风力感受器接收到风并不大,若没有设置扭簧,风力驱动装置在风力很小的时候就会开始工作,将天线进行收纳,影响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扭簧本身具有自身弹性,在风力较小不会对天线造成影响时,可阻止风力驱动机构工作,当风力较大且会对天线造成影响时,此时风力驱动装置受到的风力大于扭簧自身的弹性,转轴开始转动,并对天线进行收纳;此外,在无风或风力减小时,扭簧中因转动而积蓄的能可以使转轴发生反向旋转,使天线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0010]作为优选,所述扭簧的匝数为6

10匝。如果扭簧的匝数过多,则扭簧匝与匝之间的距离过小,扭簧整体过于紧密,需要的风力更大,则低于该风力时的风力驱动装置并不工作,无法对天线进行收纳,有可能造成天线的损坏;而扭簧的匝数过少,则扭簧匝与匝之间的距离过大,扭簧整体疏松,需要的风力过小,则在很小的风力作用下,该风力驱动装置就开始工作,影响信号的疏松;故需要将扭簧的匝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0011]作为优选,所述塔体内部设有可供滑动块上下移动的滑动槽。滑动槽的设置对滑动块的移动进行导向。
[0012]作为优选,所述风力感受器至少有三个,沿转轴周向设置。风的方向是不确定的,设置多个风力感受器可以用来接收不同方向的风,以便风力驱动装置能根据风力大小迅速作出反应。
[0013]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大风天气利用风能对天线进行收纳、保护,减少了附加动力设备的使用,节约能源的同时达到对天线的保护目的;(2)设置的扭簧可用于简单判断风力的大小,判断是否启用风力驱动装置,避免了天线在风力小时就被收纳起来,影响通信效果;(3)扭簧还可在风力驱动装置工作过程中积蓄能量,并在风力减小或风停止、风力驱动装置不工作时释放能量,使天线回到原来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风力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天线套及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避雷针,2、塔体,3、天线,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开口,4、风力驱动装置,41、风力感受器,42、转轴,43、扭簧,44、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通信铁塔,包括避雷针1、塔体2和天线3,述避雷针1与塔体2之间设有风力驱动装置4,所述天线3通过连杆与塔体2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当大风来临的时候,风力驱动装置4在风的作用下开始工作,将暴露在大风中的天线3进行收纳,避免天线3在风大的情况下遭到破坏,实现对天线3的保护,提高通信铁塔
的安全性能。
[0020]进一步地,所述风力驱动装置4包括风力感受器41、与风力感受器41连接的转轴42、以及与转轴42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滑动块44,所述转轴42贯穿滑动块44并超出滑动块44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一端穿过塔体2侧壁与滑动块44铰接,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与天线3铰接风力感受器41感受到风,带动转轴42转动,转轴42带动滑动块41向上运动,此时,与滑动块41连接的第一连杆31的端部向上移动,而第一连杆31远离滑动块41的一端向下移动,由此,达到收纳天线3的目的。
[0021]进一步地,所述天线3的外部设有天线套,所述天线套的底部设有开口33,所述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塔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开口33抵接。当天线3正常使用时,天线3处于竖直状态,而第二连杆32给天线3提供支撑;当受到大风作用时,风力驱动装置4发生作用,第一连杆31带动天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铁塔,包括避雷针(1)、塔体(2)和天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1)与塔体(2)之间设有风力驱动装置(4),所述天线(3)通过连杆与塔体(2)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所述风力驱动装置(4)包括风力感受器(41)、与风力感受器(41)连接的转轴(42)、以及与转轴(42)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滑动块(44),所述转轴(42)贯穿滑动块(44)并超出滑动块(44)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一端穿过塔体(2)侧壁与滑动块(44)铰接,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与天线(3)铰接;所述塔体(2)内部设有可供滑动块(44)上下移动的滑动槽(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陈建明陈江棋陈永军徐养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宝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