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183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涉及市政公共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公交站台组件、路灯组件,所述公交站台组件、路灯组件分别设置在公路路面上;所述公交站台组件包括设置在公路路面上的公交站台主体,位于所述公交站台主体内壁上安装有公交车实时动态模块;所述路灯组件包括通过灯杆设置在公路路面上的灯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公交站台组件和路灯组件提供电力,并且将雨水作为市政用水用于供市民洗手或用于路面清理等,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加的节能环保,减少电力成本的投入,功能比较齐全,可以满足当今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实用性较高。性较高。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公共设施
,具体为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公交站台、市政路灯是很常见的市政公共设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公交车站台和路灯已经成为城市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站台的广告牌,站牌,照明系统和路灯都需要格外的电路,电在输送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消耗,以及电量运输费用,这部分费用有时可以高达费用的50%,电力损耗较大,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节能环保,并且现有的公交站台和路灯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公交站台的广告牌,站牌,照明系统和路灯都需要格外的电路,电在输送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消耗,以及电量运输费用,这部分费用有时可以高达费用的50%,电力损耗较大,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节能环保,并且现有的公交站台和路灯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包括:
[0006]公交站台组件、路灯组件,所述公交站台组件、路灯组件分别设置在公路路面上;
[0007]所述公交站台组件包括设置在公路路面上的公交站台主体,位于所述公交站台主体内壁上安装有公交车实时动态模块;r/>[0008]所述路灯组件包括通过灯杆设置在公路路面上的灯罩。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位于所述公交站台主体上端面对称开设有第一储存槽、第二储存槽,所述第一储存槽、第二储存槽内均安装有第一过滤板;
[0010]位于所述公交站台主体上端面安装有第一太阳能板,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能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环。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能板上对称开设有与第一储存槽、第二储存槽相配合的第一漏孔。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位于所述第一储存槽、第二储存槽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一储存槽、第二储存槽的一端安装有蓄水池;
[0013]所述蓄水池位于公路地下。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储存槽内壁上并位于第一过滤板下方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一端安装有贯穿公交站台主体外壁的第二连接管;
[0015]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一水龙头。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安装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位于第一连接管内部并延伸至蓄水池内。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位于所述公交站台主体远离第一水龙头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充电接口、防水挡板,所述充电接口与安装在公交站台主体内部的第一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8]所述第一蓄电池与第一太阳能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与公交站台的系统电路、公交车实时动态模块电性连接。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灯杆内部设置有蓄水腔,位于所述蓄水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
[0020]位于所述灯罩底部安装有照明灯,位于所述灯罩上端面安装有第二太阳能板;
[0021]所述第二太阳能板与安装在灯罩内的第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与照明灯电性连接。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位于所述第二太阳能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环,所述第二太阳能板上端面并位于第二挡环内安装有呈圆锥状的透明玻璃罩;
[0023]位于所述第二太阳能板上开设有与蓄水腔相贯通的第二漏孔。
[002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位于所述蓄水腔底部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一端安装有贯穿灯杆外壁的第四连接管;
[0025]所述第四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二水龙头。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技术通过第一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至第一蓄电池内为公交站台的系统电路提供电力,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加的节能环保,减少电力成本的投入,下雨天的雨水会储存至蓄水池内,在第一水泵的作用下可通过第一水龙头将雨水作为市政用水用于供市民洗手或用于路面清理等,并且新能源汽车还可以通过充电接口进行充电,综上,本技术功能比较齐全,可以满足当今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实用性较高。
[0028]本技术通过第二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至第二蓄电池内为照明灯提供电力,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加的节能环保,减少电力成本的投入,并且下雨天雨水会储存至蓄水腔内,在第二水泵的作用下可通过第二水龙头将雨水作为市政用水用于供市民洗手或用于路面清理等,功能比较齐全,可以满足当今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中的公交站台主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一过滤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00、公交站台组件;101、公交站台主体;102、公交车实时动态模块;103、第一储存槽;104、第二储存槽;105、第一过滤板;106、第一太阳能板;107、第一漏孔;108、第一连接管;109、蓄水池;110、第二连接管;111、第一水龙头;112、充电接口;113、防水挡板;114、第一挡环;200、路灯组件;201、灯杆;202、灯罩;203、第二太阳能板;204、第二挡环;
205、透明玻璃罩;206、第二漏孔;207、第二水龙头;208、第四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例1:
[003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公交站台组件100,公交站台组件100设置在公路路面上,公交站台组件100包括设置在公路路面上的公交站台主体101,位于公交站台主体101内壁上安装有公交车实时动态模块102;
[0037]位于公交站台主体101上端面对称开设有第一储存槽103、第二储存槽104,第一储存槽103、第二储存槽104内均安装有第一过滤板105;
[0038]位于公交站台主体101上端面安装有第一太阳能板106,位于第一太阳能板10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环114,位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公交站台组件(100)、路灯组件(200),所述公交站台组件(100)、路灯组件(200)分别设置在公路路面上;所述公交站台组件(100)包括设置在公路路面上的公交站台主体(101),位于所述公交站台主体(101)内壁上安装有公交车实时动态模块(102);所述路灯组件(200)包括通过灯杆(201)设置在公路路面上的灯罩(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公交站台主体(101)上端面对称开设有第一储存槽(103)、第二储存槽(104),所述第一储存槽(103)、第二储存槽(104)内均安装有第一过滤板(105);位于所述公交站台主体(101)上端面安装有第一太阳能板(106),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能板(10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环(1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能板(106)上对称开设有与第一储存槽(103)、第二储存槽(104)相配合的第一漏孔(1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储存槽(103)、第二储存槽(104)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管(108),所述第一连接管(108)远离第一储存槽(103)、第二储存槽(104)的一端安装有蓄水池(109);所述蓄水池(109)位于公路地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集雨水太阳能二次利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存槽(104)内壁上并位于第一过滤板(105)下方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一端安装有贯穿公交站台主体(101)外壁的第二连接管(110);所述第二连接管(110)上安装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轶文陈思祺周天佑沈超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