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147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电磁锅炉、供热补给水管道、第一储能水箱和第二储能水箱;供热补给水管道的流体出口端与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出口端与空气源热泵的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空气源热泵的流体出口端与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二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二流体出口端与第二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第二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出口端与电磁锅炉的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使用,可弥补空气源热泵在温度低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
具体地说是一种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源热泵能够将空气中的低位热量转换成高位热能,是一种节能装置。空气源热泵的安装和使用都比较方便,在城市供热采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室外空气温度高于

3℃的情况可以安全可靠地运行,而我国寒冷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且气候干燥,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基本在

5至

15℃,最冷月平均室外相对湿度基本在45%

65%之间。当室外空气温度降到

15℃的时候,空气源热泵的制热能力快速下降,导致电费升高,室内的采暖效果显著下降;当室外的温度降到

10℃的时候,空气源热泵的除霜能力更弱,不及时排掉管道中的水,还可能冻坏管道和设备。因此,在室外环境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热量比较少,加上受到冬季制热化霜的影响,单独采取空气源热泵供热,供热效果差、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室外计算温度低于

15℃时,供热效果好的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电磁锅炉、供热补给水管道、第一储能水箱和第二储能水箱;所述供热补给水管道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空气源热泵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二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二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电磁锅炉的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电磁锅炉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储能水箱的第二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储能水箱的第二流体出口端与供热系统供水管流体导通,供热系统回水管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三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
[0006]上述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所述供热补给水管道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入口端之间安装有水处理装置;所述供热补给水管道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水处理装置的流体入口端通过自来水管流体导通,且在所述自来水管沿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依次安装有温度计和蝶阀;所述水处理装置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入口端通过软化水管流体导通,且所述软化水管上安装有蝶阀;所述自来水管和所述软化水管均为公称直径DN65的管道;所述处理装置为锅炉软化水设备,所述锅炉软化水设备的处理量为16m3/h;所述锅炉软化水设备的树脂罐的高度为2.3m,内径为900mm;所述锅炉软化水设备的盐箱的高度为1.35m,内径为930mm。
[0007]上述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出口端通过主机侧供水管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邻近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安装有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的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分别通过挠性接头与所述主机侧供水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一储能水箱与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之间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安装有蝶阀,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与所述空气源热泵之间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止回阀、蝶阀、自动排水器、压力表和温度计,所述空气源热泵通过挠性接头与第一分支管道流体导通,所述第一分支管道与所述主机侧供水管流体导通,且所述第一分支管道上安装有蝶阀。
[0008]上述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所述空气源热泵的流体出口端通过主机侧回水管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二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空气源热泵通过挠性接头与第二分支管道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分支管道与所述主机侧回水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分支管道上安装有蝶阀;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为公称直径DN400管道,所述第一分支管道和所述第二分支管道均为公称直径DN80管道;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Q1为900m3/h,额定扬程H1=15m,额定功率N1=55kW。
[0009]上述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所述第二储能水箱的第一流体出口端通过主机侧供水管与所述电磁锅炉的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邻近所述第二储能水箱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锅炉循环水泵,所述电磁锅炉循环水泵的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分别通过挠性接头与所述主机侧供水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储能水箱与所述电磁锅炉循环水泵之间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安装有蝶阀,所述电磁锅炉循环水泵与所述电磁锅炉之间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止回阀、蝶阀、自动排水器、压力表和温度计,所述电磁锅炉通过挠性接头与第三分支管道流体导通,所述第三分支管道与所述主机侧供水管流体导通,且所述第三分支管道上安装有蝶阀。
[0010]上述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所述电磁锅炉的流体出口端通过主机侧回水管与所述第二储能水箱的第二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电磁锅炉通过挠性接头与第四分支管道流体导通,所述第四分支管道与所述主机侧回水管流体导通;所述第四分支管道上安装有蝶阀;所述主机侧回水管为公称直径DN300的管道,所述第三分支管道和所述第四分支管道均为公称直径DN100的管道;所述电磁锅炉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Q2为500m3/h,额定扬程H2=19m,额定功率N2=37kW。
[0011]上述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所述第二储能水箱的第二流体出口端通过采暖侧供水管与所述供热系统供水管流体导通,邻近所述第二储能水箱的所述采暖侧供水管上安装有采暖侧循环水泵,所述采暖侧循环水泵的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分别通过挠性接头与所述采暖侧供水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储能水箱与所述采暖侧循环水泵之间的所述采暖侧供水管上安装有蝶阀,所述采暖侧循环水泵与所述供热系统供水管之间的所述采暖侧供水管上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止回阀和蝶阀;所述采暖侧供水管为公称直径DN300的管道;所述采暖侧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Q3为300m3/h,额定扬程H3=47m,额定功率N3=55kW。
[0012]上述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回水管的流体出口端通过采暖侧回水管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第三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邻近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所述采暖侧回水管上安装有启闭器,且所述供热系统回水管与所述启闭器之间的所述采
暖侧回水管上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蝶阀、压力表、温度计和蝶阀,所述启闭器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之间的所述采暖侧回水管上安装有蝶阀;在所述温度计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之间的所述采暖侧回水管上设置有另一个蝶阀与所述启闭器及所述启闭器两侧的蝶阀形成并联管路;所述启闭器为型号为TJW41X

10的除污式回水自控阀;所述采暖侧回水管为公称直径DN300的管道。
[0013]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源热泵(8)、电磁锅炉(1)、供热补给水管道(13)、第一储能水箱(2)和第二储能水箱(9);所述供热补给水管道(13)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的第一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的第一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8)的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空气源热泵(8)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的第二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的第二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储能水箱(9)的第一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储能水箱(9)的第一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电磁锅炉(1)的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电磁锅炉(1)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储能水箱(9)的第二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储能水箱(9)的第二流体出口端与供热系统供水管(11)流体导通,供热系统回水管(10)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的第三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补给水管道(13)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的第一流体入口端之间安装有水处理装置(3);所述供热补给水管道(13)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水处理装置(3)的流体入口端通过自来水管流体导通,且在所述自来水管沿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依次安装有温度计和蝶阀;所述水处理装置(3)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的第一流体入口端通过软化水管流体导通,且所述软化水管上安装有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的第一流体出口端通过主机侧供水管与所述空气源热泵(8)的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邻近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安装有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4),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4)的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分别通过挠性接头与所述主机侧供水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与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4)之间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安装有蝶阀,所述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4)与所述空气源热泵(8)之间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止回阀、蝶阀、自动排水器、压力表和温度计,所述空气源热泵(8)通过挠性接头与第一分支管道(16)流体导通,所述第一分支管道(16)与所述主机侧供水管流体导通,且所述第一分支管道(16)上安装有蝶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8)的流体出口端通过主机侧回水管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2)的第二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所述空气源热泵(8)通过挠性接头与第二分支管道(17)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分支管道(17)与所述主机侧回水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分支管道(17)上安装有蝶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和电磁锅炉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能水箱(9)的第一流体出口端通过主机侧供水管与所述电磁锅炉(1)的流体入口端流体导通,邻近所述第二储能水箱(9)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锅炉循环水泵(5),所述电磁锅炉循环水泵(5)的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分别通过挠性接头与所述主机侧供水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二储能水箱(9)与所述电磁锅炉循环水泵(5)之间的所述主机侧供水管上安装有蝶阀,所述电磁锅炉循环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崇峰赵璇贾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