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41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涉及种植业技术领域,包括培育盒本体,所述培育盒本体的内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卡合有存放板,所述存放板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限位口,所述存放板的顶部固定有多个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侧槽,多个所述侧槽分为多组,位于每个所述固定块上的两个侧槽为一组,每组两个所述侧槽的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爪,多个所述夹爪均对应位于多个限位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培育装置上设置夹持装置,使得可以对火龙果幼苗底部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培育装置无法在火龙果幼苗长大时将底部进行固定,当培育装置出现晃动时很容易使火龙果幼苗产生弯曲,不利于幼苗生长的问题。幼苗生长的问题。幼苗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种植业
,尤其涉及一种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花卉等园艺作物。在中国通常指粮、棉、油、糖、麻、丝、烟、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0003]目前在对火龙果进行扦插种植时,现有的培育装置无法在火龙果幼苗长大时将底部进行固定,当培育装置出现晃动时很容易使火龙果幼苗产生弯曲,不利于幼苗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培育装置上设置夹持装置,使得可以对火龙果幼苗底部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培育装置无法在火龙果幼苗长大时将底部进行固定,当培育装置出现晃动时很容易使火龙果幼苗产生弯曲,不利于幼苗生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盒本体,所述培育盒本体的内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卡合有存放板,所述存放板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限位口,所述存放板的顶部固定有多个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侧槽,多个所述侧槽分为多组,位于每个所述固定块上的两个侧槽为一组,每组两个所述侧槽的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爪,多个所述夹爪均对应位于多个限位口的上方,多个所述夹爪的一侧均固定有压板。
[0006]优选的,多个所述压板的一侧均固定有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在侧槽的内部,多个所述限位口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培育盒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槽型块。
[0007]优选的,多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贴合有限位板,多个所述限位板分为多组,位于每个所述限位槽上两个限位板为一组,所述存放板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手柄。
[0008]优选的,每组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固定有培养盒,多个所述培养盒的底部均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培育盒本体的内部底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等距固定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培育盒本体的两侧均连通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均套合有锁紧套。
[0010]优选的,所述培育盒本体的前侧固定有标签盒,所述培育盒本体的前侧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培育盒本体的底部位于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橡胶底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幼苗置于培养盒的内部,然后将培养盒卡
合在限位口的内部,并且在卡合时将限位板卡合在限位槽的内部,防止培养盒晃动,在幼苗长大时,通过向内侧按压板将夹爪打开,使得夹爪在弹簧的弹性收缩力下将幼苗夹紧,防止在移动时幼苗产生晃动。
[0013]2、本技术中,通过在培育盒本体的内部底面设置导流板,使得水流从连接管进入培育盒本体的内部时可以平缓流动,在实际使用时培养盒的底部延伸至培育盒本体的内部底面,位于导流板的上方,使得培育盒本体内部的水流可以充分进入培养盒的内部,在培育盒本体的底部固定橡胶底板,可以防止底面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培育盒本体上,在培育盒本体上设置温度感应器,方便人们监测培育盒本体内部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17]图例说明:1、培育盒本体;2、标签盒;3、温度感应器;4、连接管;5、锁紧套;6、存放板;7、限位口;8、手柄;9、槽型块;10、导流板;11、培养盒;12、橡胶底板;13、通孔;14、固定块;15、夹爪;16、侧槽;17、弹簧;18、压板;19、限位板;2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技术方案:包括培育盒本体1,培育盒本体1的内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卡合有存放板6,存放板6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限位口7,存放板6的顶部固定有多个固定块14,多个固定块14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侧槽16,多个侧槽16分为多组,位于每个固定块14上的两个侧槽16为一组,每组两个侧槽16的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爪15,多个夹爪15均对应位于多个限位口7的上方,多个夹爪15的一侧均固定有压板18。
[0021]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幼苗置于培养盒11的内部,然后将培养盒11卡合在限位口7的内部,并且在卡合时将限位板19卡合在限位槽20的内部,防止培养盒11晃动,在幼苗长大时,通过向内侧按压板18将夹爪15打开,使得夹爪15在弹簧17的弹性收缩力下将幼苗夹紧,防止在移动时幼苗产生晃动,解决了现有的培育装置无法在火龙果幼苗长大时将底部进行固定,当培育装置出现晃动时很容易使火龙果幼苗产生弯曲,不利于幼苗生长的问题。
[0022]实施例2,如图1

3所示,多个压板18的一侧均固定有弹簧17,多个弹簧17的一端均
固定在侧槽16的内部,多个限位口7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0,培育盒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槽型块9,多个限位槽20的内部均贴合有限位板19,多个限位板19分为多组,位于每个限位槽20上两个限位板19为一组,存放板6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手柄8,每组两个限位板19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固定有培养盒11,多个培养盒11的底部均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13,培育盒本体1的内部底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等距固定有多个导流板10,培育盒本体1的两侧均连通有连接管4,两个连接管4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均套合有锁紧套5,培育盒本体1的前侧固定有标签盒2,培育盒本体1的前侧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温度感应器3,培育盒本体1的底部位于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橡胶底板12。
[0023]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在培育盒本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导流板10,使得水流从连接管4进入培育盒本体1的内部时可以平缓流动,在实际使用时培养盒11的底部延伸至培育盒本体1的内部底面,位于导流板10的上方,使得培育盒本体1内部的水流可以充分进入培养盒11的内部,在培育盒本体1的底部固定橡胶底板12,可以防止底面产生的震动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盒本体(1)的内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卡合有存放板(6),所述存放板(6)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限位口(7),所述存放板(6)的顶部固定有多个固定块(14),多个所述固定块(14)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侧槽(16),多个所述侧槽(16)分为多组,位于每个所述固定块(14)上的两个侧槽(16)为一组,每组两个所述侧槽(16)的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爪(15),多个所述夹爪(15)均对应位于多个限位口(7)的上方,多个所述夹爪(15)的一侧均固定有压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板(18)的一侧均固定有弹簧(17),多个所述弹簧(17)的一端均固定在侧槽(16)的内部,多个所述限位口(7)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0),所述培育盒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槽型块(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龙果扦插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涛涛何雪梅陈军孙健耿勤帅希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