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33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包括益生菌颗粒主体、防脱水层、抗损伤层、球形连接凸起和锥形连接凸起,所述益生菌颗粒主体上设置有防脱水层,所述防脱水层的里侧设置有抗损伤层,所述抗损伤层的里侧设置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的里侧设置有抗胃酸侵蚀层,所述抗胃酸侵蚀层的里侧设置有抗胆汁脂物层,所述抗胆汁脂物层的里侧设置有寡糖层,所述寡糖层的里侧设置有缓释层。该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设置有防脱水层、抗损伤层和抗氧化层,通过防脱水层来减少该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脱水现象,防止益生菌脱水受损,提供高了对益生菌的保护作用,通过抗损伤层来提高内部益生菌对高温高压的抵抗能力,增加益生菌的生存率。增加益生菌的生存率。增加益生菌的生存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益生菌
,具体为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指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有20多种,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布拉氏酵母菌、肠球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发现的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其中包括: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当人体住满足够的益生菌时,人就会处于健康的状态,但是一旦体内菌群失去平衡,比如菌种间比例发生大幅变化或者超出正常数值时,那么腹泻、过敏、胃口不佳、疲倦、免疫力低等一系列病症就会随之而来,人体的健康就会亮红灯,而这时适当添加益生菌,协助体内菌群平衡,才能让人重现健康状态,人类的胃酸对益生菌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直接饮用益生菌会导致益生菌死亡,因此需要对益生菌进行包埋处理,而现有的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多只具有简单的抗胃酸功能,无法对外界复杂的环境进行防护,导致益生菌包埋结构防护效果不佳。
[000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多只具有简单的抗胃酸功能,无法对外界复杂的环境进行防护,导致益生菌包埋结构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包括益生菌颗粒主体、防脱水层、抗损伤层、球形连接凸起和锥形连接凸起,所述益生菌颗粒主体上设置有防脱水层,所述防脱水层的里侧设置有抗损伤层,所述抗损伤层的里侧设置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的里侧设置有抗胃酸侵蚀层,所述抗胃酸侵蚀层的里侧设置有抗胆汁脂物层,所述抗胆汁脂物层的里侧设置有寡糖层,所述寡糖层的里侧设置有缓释层,所述缓释层的里侧设置有益生菌菌落主体,所述抗胆汁脂物层上分布有球形连接凸起,所述缓释层上分布有锥形连接凸起。
[0006]优选的,所述益生菌颗粒主体为球形多层空心结构,且益生菌颗粒主体的最外层为防脱水层,并且益生菌颗粒主体的最里层为缓释层。
[0007]优选的,所述抗损伤层位于防脱水层和抗氧化层之间,且防脱水层的厚度与抗氧化层的厚度相同,并且抗损伤层的厚度小于防脱水层的厚度。
[0008]优选的,所述抗胃酸侵蚀层的厚度与抗胆汁脂物层的厚度相同,且抗胆汁脂物层位于抗胃酸侵蚀层的里侧,并且抗胆汁脂物层的厚度大于寡糖层的厚度。
[0009]优选的,所述球形连接凸起在抗胆汁脂物层的外面上均匀分布,且球形连接凸起的成分与抗胆汁脂物层的成分相同,并且球形连接凸起的高度小于抗胃酸侵蚀层的厚度。
[0010]优选的,所述锥形连接凸起在缓释层的外面上均匀分布,且锥形连接凸起的成分与缓释层的成分相同,并且锥形连接凸起的高度小于寡糖层的厚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
[0012](1)设置有防脱水层、抗损伤层和抗氧化层,通过防脱水层来减少该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脱水现象,防止益生菌脱水受损,提供高了对益生菌的保护作用,通过抗损伤层来提高内部益生菌对高温高压的抵抗能力,增加益生菌的生存率,通过抗氧化层来阻止空气进入至该包埋结构的内部,防止益生菌受到氧化,提高了益生菌的稳定性,使该包埋结构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外界环境,提高了对益生菌的保护作用;
[0013](2)设置有球形连接凸起和锥形连接凸起,通过球形连接凸起能够增加抗胃酸侵蚀层和抗胆汁脂物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抗胃酸侵蚀层和抗胆汁脂物层之间结合的强度,防止抗胃酸侵蚀层从抗胆汁脂物层上发生脱落,同理增加了寡糖层和缓释层之间结合的强度,增加了该多层包埋结构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了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包埋结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横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抗胆汁脂物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缓释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益生菌颗粒主体;2、防脱水层;3、抗损伤层;4、抗氧化层;5、抗胃酸侵蚀层;6、抗胆汁脂物层;7、寡糖层;8、缓释层;9、益生菌菌落主体;10、球形连接凸起;11、锥形连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包括益生菌颗粒主体1、防脱水层2、抗损伤层3、抗氧化层4、抗胃酸侵蚀层5、抗胆汁脂物层6、寡糖层7、缓释层8、益生菌菌落主体9、球形连接凸起10和锥形连接凸起11,益生菌颗粒主体1上设置有防脱水层2,防脱水层2的里侧设置有抗损伤层3,抗损伤层3的里侧设置有抗氧化层4,抗氧化层4的里侧设置有抗胃酸侵蚀层5,抗胃酸侵蚀层5的里侧设置有抗胆汁脂物层6,抗胆汁脂物层6的里侧设置有寡糖层7,寡糖层7的里侧设置有缓释层8,缓释层8的里侧设置有益生菌菌落主体9,抗胆汁脂物层6上分布有球形连接凸起10,缓释层8上分布有锥形连接凸起11。
[0021]益生菌颗粒主体1为球形多层空心结构,且益生菌颗粒主体1的最外层为防脱水层2,并且益生菌颗粒主体1的最里层为缓释层8,便于对益生菌菌落主体9进行保护。
[0022]抗损伤层3位于防脱水层2和抗氧化层4之间,且防脱水层2的厚度与抗氧化层4的厚度相同,并且抗损伤层3的厚度小于防脱水层2的厚度,通过抗损伤层3来保护抗氧化层4。
[0023]抗胃酸侵蚀层5的厚度与抗胆汁脂物层6的厚度相同,且抗胆汁脂物层6位于抗胃酸侵蚀层5的里侧,并且抗胆汁脂物层6的厚度大于寡糖层7的厚度,通过抗胃酸侵蚀层5和抗胆汁脂物层6来提高该包埋结构对胃酸和胆汁的抵抗能力。
[0024]球形连接凸起10在抗胆汁脂物层6的外面上均匀分布,且球形连接凸起10的成分与抗胆汁脂物层6的成分相同,并且球形连接凸起10的高度小于抗胃酸侵蚀层5的厚度,通过球形连接凸起10来增加抗胃酸侵蚀层5与抗胆汁脂物层6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5]锥形连接凸起11在缓释层8的外面上均匀分布,且锥形连接凸起11的成分与缓释层8的成分相同,并且锥形连接凸起11的高度小于寡糖层7的厚度,通过锥形连接凸起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包括益生菌颗粒主体(1)、防脱水层(2)、抗损伤层(3)、球形连接凸起(10)和锥形连接凸起(11),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颗粒主体(1)上设置有防脱水层(2),所述防脱水层(2)的里侧设置有抗损伤层(3),所述抗损伤层(3)的里侧设置有抗氧化层(4),所述抗氧化层(4)的里侧设置有抗胃酸侵蚀层(5),所述抗胃酸侵蚀层(5)的里侧设置有抗胆汁脂物层(6),所述抗胆汁脂物层(6)的里侧设置有寡糖层(7),所述寡糖层(7)的里侧设置有缓释层(8),所述缓释层(8)的里侧设置有益生菌菌落主体(9),所述抗胆汁脂物层(6)上分布有球形连接凸起(10),所述缓释层(8)上分布有锥形连接凸起(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颗粒主体(1)为球形多层空心结构,且益生菌颗粒主体(1)的最外层为防脱水层(2),并且益生菌颗粒主体(1)的最里层为缓释层(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多层包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庆王林王永胜丁维荣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远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