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束线装置及电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31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收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束线装置及电器。所述束线装置包括:束线带,构造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卡扣,与束线带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卡扣选择性穿过第一固定孔,并与第一固定孔卡接,且第一卡扣与第一固定孔之间的束线带环绕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卡扣,设置于束线带的表面,第二卡扣选择性穿过第二固定孔,并与第二固定孔卡接,且第二卡扣与第二固定孔之间的束线带环绕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束线装置,通过第一卡扣选择性地穿过第一固定孔并卡接,而在打开状态或安装状态之间切换,不需要提前在生产环节进行套设,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束线装置及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收纳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束线装置及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市场上的电器越来越多,例如电暖气等电器为了满足供电的便利性,大多会自带一条较长电源线,以便于电器的移动,然而较长的电源线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其收纳带来了困难,当不需要使用时,若不能较好地收纳电源线,不仅使环境显得杂乱,而且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有可以将一端套设于电源线上,另一端对收集后的电源线进行缠绕固定的束线绑带,然而由于此种束线绑带需在电器生产过程中就套设于电源线上,套设的固定方式耗费时间较长,使得安装效率较低,而且束线绑带只能用于与其相连的电源线上,仍然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束线装置需要在生产环节进行套设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不需要在生产环节进行套设的束线装置。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器需要在生产环节进行套设束线装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不需要在生产环节进行套设束线装置的电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束线装置,包括:
[0006]束线带,构造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
[0007]第一卡扣,与所述束线带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扣选择性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卡接,且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之间的所述束线带环绕形成第一容纳空间;
[0008]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束线带的表面,所述第二卡扣选择性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卡接,且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的所述束线带环绕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孔沿所述束线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束线带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之间的位置。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尺寸;
[0012]所述第二卡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尺寸。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束线带连接部分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卡扣靠近所述束线带一端的端面尺寸;
[0014]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束线带连接部分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卡扣靠近所述束线带一端的端面尺寸。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扣为锥形扣,所述第一固定孔为圆形孔;
[0016]和/或,所述第二卡扣为圆柱形扣,所述第二固定孔为跑道形孔。
[0017]可选的,所述束线带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器,包括:
[0019]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源线;
[0020]如上述所述的束线装置,所述束线装置可拆卸地与所述电源线连接。
[0021]可选的,与所述电源线相连的所述束线装置具有安装在单根所述电源线上的安装状态和收纳缠绕后的所述电源线的紧固状态。
[0022]可选的,当所述束线装置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一卡扣与第一固定孔卡接,第一卡扣与第一固定孔之间的束线带环绕单根所述电源线,所述束线装置的第二卡扣位于所述束线带上远离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一侧;
[0023]当所述束线装置处于紧固状态时,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卡接,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的所述束线带环绕缠绕后的所述电源线,适于固定缠绕收集后的所述电源线。
[0024]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5]1.本技术提供的束线装置,通过在所述束线带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选择性地穿过第一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卡接,以使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之间的所述束线带环绕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实现所述束线装置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卡扣不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卡接的打开状态或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卡接的安装状态之间的切换,当需要使用所述束线装置时,再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卡接将所述束线装置固定安装在外部线束上,与传统的束线装置相比,不需要提前在生产环节进行套设,节省了组装时间、使用对象不受限制;同时,通过设置第二卡扣与第二固定孔选择性卡接,实现所述束线装置选择性地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来对缠绕收集后的外部线束进行固定和收纳,操作简单、安装方便,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0026]2.本技术提供的束线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孔沿所述束线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实现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的所述束线带环绕形成不同尺寸的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从而实现固定不同尺寸的外部线束,针对不同尺寸的线束选择使用不同的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即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线束的紧固,从而扩大了所述束线装置的使用范围。
[0027]3.本技术提供的束线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卡扣于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之间的所述束线带的表面,实现当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卡接时,所述第二卡扣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外侧,进而当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的所述束线带环绕外部线束,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卡接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时,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外观整洁。
[0028]4.本技术提供的束线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卡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尺寸,所述第二卡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尺寸,即卡扣的尺寸大于固定孔的尺寸,实现当卡扣穿过固定孔后,所述卡扣不易从所述固定孔中脱落,从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收纳紧固,不易散落。
[0029]5.本技术提供的束线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束线带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束线带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一定的误差值,从而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线束的固定,不受
线束粗细的影响。
[0030]6.本技术提供的电器,通过设置所述束线装置可拆卸地与电源线相连,当需要收纳所述电源线时,通过将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卡接而实现将所述束线装置固定在所述电源线上,连接方便且不需要提前在生产过程中就将束线装置套设于所述电源线上,进一步地,将所述电源线缠绕收集后,通过所述束线装置的第二卡扣于第二固定孔卡接而实现将缠绕收集后的所述电源线紧固收纳,防止所述电源线散落,操作简单且可靠性高,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束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束线装置的正视图;
[0034]图3为本技术束线装置的仰视图;
[0035]图4为本技术束线装置安装状态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束线带(1),构造有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第一卡扣(2),与所述束线带(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扣(2)选择性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4),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4)卡接,且所述第一卡扣(2)与所述第一固定孔(4)之间的所述束线带(1)环绕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卡扣(3),设置于所述束线带(1)的表面,所述第二卡扣(3)选择性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5),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5)卡接,且所述第二卡扣(3)与所述第二固定孔(5)之间的所述束线带(1)环绕形成第二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孔(5)沿所述束线带(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3)设置于所述束线带(1)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卡扣(2)与所述第一固定孔(4)之间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2)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4)的尺寸;所述第二卡扣(3)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孔(5)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2)与所述束线带(1)连接部分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卡扣(2)靠近所述束线带(1)一端的端面尺寸;所述第二卡扣(3)与所述束线带(1)连接部分的横截面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铁鑫唐爱红廖泓斌梁洁永喻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