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124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包括变风量控制系统本体,变风量控制系统包含VAV装置、DDC控制器、变频风机本体、主电源,风量输送单元,设置于变频风机本体上,用于将处理过后的空气输送至各空调房内;风量控制单元,设置于各空调房内,用于调整所处空调房内的空气分配量;风能发电单元,用于将调整后的多余风量转化成电能;电量储存单元,用于将转化后的电能进行储存;切换单元,用于将变频风机本体所使用的主电源切换至电量储存单元上,此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通过风量控制单元上的操作控制组件对风管输送至空调房内的空气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对单个房间内的风量进行调控的目的。达到对单个房间内的风量进行调控的目的。达到对单个房间内的风量进行调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中式空调
,具体为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暖通工程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简称暖通空调。而其概念是:暖通工程的工作主要是建筑工程中供暖与空调、通风的项目,具体地说,它包括暖气、通风、排风、补风、排烟、空调、冷却等工种。
[0003]集中式空调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央空调,在空调机房内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风机、过滤器、加热器、冷却器、加湿器、减湿器和制冷机组等)都一应俱全,还有冷水机组及各种循环系统、空气处理设备,其主要组件有:制冷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以及空调箱表冷器等。
[0004]集中式空调通过风管将处理过后的空气输送至各空调房内,使得与风管连通的房间内均能输送到处理后的空气,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集中式空调输送至空调房内的风量是一致的,且无法对单个房间内的风量进行调控,进而可能会使得部分空调房内的使用者感到不适,同时也造成了电力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包括变风量控制系统本体,所述变风量控制系统包含VAV装置、DDC控制器、变频风机本体、主电源,
[0007]风量输送单元,设置于变频风机本体上,用于将处理过后的空气输送至各空调房内;
[0008]风量控制单元,设置于各空调房内,用于调整所处空调房内的空气分配量;
[0009]风能发电单元,用于将调整后的多余风量转化成电能;
[0010]电量储存单元,用于将转化后的电能进行储存;
[0011]切换单元,用于将变频风机本体所使用的主电源切换至电量储存单元上。
[0012]优选的,所述风量输送单元包括盘管、设置在所述盘管上的风管,所述风管用于将处理过后的空气输送至各空调房内。
[0013]优选的,所述风量控制单元包括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和操作控制组件。
[0014]优选的,所述操作控制组件设置于风管上的电机保护壳体,且所述电机保护壳体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风管本体内部设置有圆盘本体,且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贯穿风管并延伸至圆盘本体上,所述风管内部平行设置有挡风件,并在所述挡风件上设置有用于
与圆盘本体进行连接的驱动柱,且所述风管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挡风件运动轨迹进行限定的限位件。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于风管内部的铰接件,且所述铰接件一端设置于挡风件上,其中所述风管内壁设置有用于与驱动柱进行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0016]优选的,所述风管一端设置有文丘里管,所述风能发电单元设置于文丘里管内部。
[0017]优选的,所述文丘里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且所述电磁阀与风量控制单元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电量储存单元包括设置于风管上的蓄电池本体,且所述蓄电池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电量进行检测的电池传感器,且所述电池传感器与风量控制单元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变频风机本体上设置有电闸,且所述电闸上设置有闸门。
[0020]优选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设置于电闸上的电磁铁,所述电闸上设置有用于与操作闸门进行连接的磁性连接件,并在所述电闸上设置有用于与磁性连接件进行滑动连接的滑槽,其中所述蓄电池本体上设置有电线本体,且所述电线本体上设置成两个连接端头,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端头用于与电磁铁进行电性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头用于对变频风机本体进行供电。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设置风量控制单元,通过风量控制单元上的操作控制组件对风管输送至空调房内的空气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对单个房间内的风量进行调控的目的,且在风量控制单元和风能发电单元的作用下使得多余的风能转换成电能,并通过电量储存单元对转换的电能进行存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0023]2、本专利技术设置了电量储存单元,并在电量储存单元上设置了电池传感器,通过电池传感器发送信号至风量控制单元,风量控制单元反馈信号至蓄电池本体上,使得蓄电池本体通过电线本体的其中一端驱动电磁铁对磁性连接件进行吸引(另一个连接端头用于对变频风机本体进行供电),从而带动闸门将主电源切换至蓄电池本体上,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风量控制系统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风量控制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风量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视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剖视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操作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专利技术风能发电单元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

变风量控制系统本体;2

风量输送单元;3

风量控制单元;4

风能发电单元;5

电量储存单元;6

切换单元;7

文丘里管;8

电闸;9

闸门;11

VAV装置;12

DDC控制器;13

变频风机本体;14

主电源;21

盘管;22

风管;31

指令寄存器;32

指令译码器;33

操作控制组件;34

限位件;41

风轮;42

转轴;43

轴承;44

转子;45

定子;46

外壳本体;51

蓄电池本体;52

电池传感器;61

电磁铁块;62

磁性连接件;63

滑槽;64

电线本体;65

连接端头;66

固定板;67

支撑柱;68

驱动板;69

电动推杆;71

电磁阀;331

电机保护壳体;33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包括变风量控制系统本体(1),所述变风量控制系统包含VAV装置(11)、DDC控制器(12)、变频风机本体(13)、主电源(14),其特征在于:风量输送单元(2),设置于变频风机本体(13)上,用于将处理过后的空气输送至各空调房内;风量控制单元(3),设置于各空调房内,用于调整所处空调房内的空气分配量;风能发电单元(4),用于将调整后的多余风量转化成电能;电量储存单元(5),用于将转化后的电能进行储存;切换单元(6),用于将变频风机本体(13)所使用的主电源(14)切换至电量储存单元(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输送单元(2)包括盘管(21)、设置在所述盘管(21)上的风管(22),所述风管(22)用于将处理过后的空气输送至各空调房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控制单元(3)包括指令寄存器(31)、指令译码器(32)和操作控制组件(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控制组件(33)包括设置于风管(22)上的电机保护壳体(331),且所述电机保护壳体(331)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332),所述风管(22)本体内部设置有圆盘本体(333),且所述伺服电机(332)输出端贯穿风管(22)并延伸至圆盘本体(333)上,所述风管(22)内部平行设置有挡风件(334),并在所述挡风件(334)上设置有用于与圆盘本体(333)进行连接的驱动柱(335);且所述风管(22)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挡风件(334)运动轨迹进行限定的限位件(3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中式空调暖通工程节能的变风量控制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盛冯志恒傅柏灵王庆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