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输送装置、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装置及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18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体输送装置、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装置及电路,装置包括:储液袋、输液软管、输液泵电机、挤压块、软管配合件、柔性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输液软管和储液袋连接,所述输液泵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挤压块,所述软管配合件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用于配合输液软管,且U型槽和输液软管之间设置有贴合U型槽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柔性压力传感器和输液泵电机连接。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测量输液管路堵塞时的压力信号,不仅体积小,而且可以直接粘贴在输液管路外壁,实现了液体管路径向压力的直接测量。实现了液体管路径向压力的直接测量。实现了液体管路径向压力的直接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输送装置、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装置及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输送装置、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装置及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行业中的输液系统是一种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装置,该系统通常采用电子微量泵的原理,利用微控制器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挤压块作用于输液导管,将少量药液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输注入体内,大大提高了输注的准确性、安全性。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输液管路会受到压迫、扭曲、弯折等状况导致输液过程发生堵塞现象。一旦药液无法向外输出,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及时的发现系统的堵塞现象并进行告警。
[0003]现有技术对输液泵阻塞压力的检测,通常都是检测一些跟堵塞状态相关联的间接物理量,如电机电流量、推杆位移量、活塞摩擦力等物理量,来推断堵塞状态。但这些通过间接物理量的检测方法不能够及时准确的检测出输液管路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输送装置、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装置及电路,及时准确的检测出液体输送过程中的堵塞情况。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包括:储液袋、输液软管、输液泵电机、挤压块、软管配合件、柔性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输液软管和储液袋连接,所述输液泵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挤压块,所述软管配合件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用于配合输液软管,且U型槽和输液软管之间设置有贴合U型槽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柔性压力传感器和输液泵电机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U型槽的宽度为输液软管的半径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厚度的和的两倍,所述U型槽的圆弧部分的半径为输液软管的半径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厚度的和。
[0007]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插指电极、压力敏感薄膜和尾部电极,所述插指电极两侧设置有尾部电极,所述尾部电极用于和控制器连接,所述尾部电极和插指电极设置在压力敏感薄膜上;所述插指电极的插指和输液软管中液体流动的方向垂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软管配合件和柔性压力传感器获取输液软管的压力数据,对压力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不含直流量的压力变化曲线,根据压力变化曲线判断当前压力周期的当前压力波动幅度和第一压力波动幅度的信号幅度比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若超过第一阈值则进行阻塞告警。
[000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包括:
[0010]通过软管配合件和柔性压力传感器获取输液软管的压力数据,所述软管配合件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用于配合输液软管,且U型槽和输液软管之间设置有贴合U型槽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0011]对压力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不含直流量的压力变化曲线;
[0012]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压力变化曲线判断当前压力周期的当前压力波动幅度和第一压力波动幅度的信号幅度比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若超过第一阈值则进行阻塞告警。
[0013]进一步的,所述U型槽的宽度为输液软管的半径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厚度的和的两倍,所述U型槽的圆弧部分的半径为输液软管的半径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厚度的和。
[0014]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插指电极、压力敏感薄膜和尾部电极,所述插指电极两侧设置有尾部电极,所述尾部电极用于和控制器连接,所述尾部电极和插指电极设置在压力敏感薄膜上;所述插指电极的插指和输液软管中液体流动的方向垂直。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
[0016]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软管配合件和柔性压力传感器获取输液软管的压力数据,所述软管配合件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用于配合输液软管,且U型槽和输液软管之间设置有贴合U型槽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0017]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压力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不含直流量的压力变化曲线;
[0018]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压力变化曲线判断当前压力周期的当前压力波动幅度和第一压力波动幅度的信号幅度比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若超过第一阈值则进行阻塞告警。
[0019]进一步的,检测装置还包括:输液泵电机控制模块;
[0020]当第二处理模块进行阻塞告警时,输液泵电机控制模块控制输液泵电机停止工作。
[002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电路,包括:分压电阻、柔性压力传感器、电压跟随电路、电机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ADC模块、定时器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
[0022]所述分压电阻的第一端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第二端和电压跟随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电路的第二端和ADC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ADC模块的第二端和定时器模块连接;所述电机和电机驱动模块连接;
[0023]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贴合在用于配合输液软管的配合件的U型凹槽内;
[0024]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软管配合件和柔性压力传感器获取输液软管的压力数据,对压力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不含直流量的压力变化曲线;根据压力变化曲线判断当前压力周期的当前压力波动幅度和第一压力波动幅度的信号幅度比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若超过第一阈值则进行阻塞告警。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液体输送装置、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装置及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6](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测量输液管路堵塞时的压力信号,不仅体积小,而且可以直接粘贴在输液管路外壁,实现了液体管路径向压力的直接测量。
[0027](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个能够嵌入管路的带U型槽的配合件,对液体管路进行了限位固定,以避免管路的安装误差对阻塞判断产生影响。
[0028](3)通过在配合件的槽底铺设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保证了管路和传感器的接触面积,实现了对弹性管路堵塞状态的测量。
[0029](4)由于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压阻性的应变曲线,随着压力变化,电阻值会减小,利用传感器压阻曲线的线性范围,可以得到管路压力值,通过设计匹配传感器的电路,可以得到所测管路径向的压力值。再经过软件具处理算法实时计算管路径向的压力抖动幅度,可以判断出堵塞信号。
[0030](5)根据泵的工作频率设计滤波器,去除噪声干扰,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液体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液体输送装置中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液体输送装置中软管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0036]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输液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袋、输液软管、输液泵电机、挤压块、软管配合件、柔性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输液软管和储液袋连接,所述输液泵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挤压块,所述软管配合件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用于配合输液软管,且U型槽和输液软管之间设置有贴合U型槽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柔性压力传感器和输液泵电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宽度为输液软管的半径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厚度的和的两倍,所述U型槽的圆弧部分的半径为输液软管的半径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厚度的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插指电极、压力敏感薄膜和尾部电极,所述插指电极两侧设置有尾部电极,所述尾部电极用于和控制器连接,所述尾部电极和插指电极设置在压力敏感薄膜上;所述插指电极的插指和输液软管中液体流动的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软管配合件和柔性压力传感器获取输液软管的压力数据,对压力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不含直流量的压力变化曲线,根据压力变化曲线判断当前压力周期的当前压力波动幅度和第一压力波动幅度的信号幅度比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若超过第一阈值则进行阻塞告警。5.一种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软管配合件和柔性压力传感器获取输液软管的压力数据,所述软管配合件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用于配合输液软管,且U型槽和输液软管之间设置有贴合U型槽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对压力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不含直流量的压力变化曲线;根据压力变化曲线判断当前压力周期的当前压力波动幅度和第一压力波动幅度的信号幅度比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若超过第一阈值则进行阻塞告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的阻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宽度为输液软管的半径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厚度的和的两倍,所述U型槽的圆弧部分的半径为输液软管的半径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虎张通秦泽昭杨小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