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1104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包括箱体有6个支座,支座以2个一组,位于箱体底部的两端和中部,以及:步骤S1,将箱体吊至水平的标准平台上,进行预拼装校核,检查箱体整体变形情况并记录;步骤S2,根据箱体整体变形情况进行分类,分为标准箱、中缝箱和边缝箱;步骤S3,将箱体吊起以层叠安装,箱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每吊装一层箱体便进行拧紧操作,根据箱体的类型选择拧紧方式;步骤S4,当全部箱体均吊装完成后,从底层箱体向上对所有的支座进行终拧操作,完成箱体建筑的层叠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能够在安装时消除箱体尺寸偏差带来的影响,使得整个箱体建筑连接可靠,垂直度好,安装精度高。安装精度高。安装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模块化箱体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通过箱体之间拼装,具有施工周期短的特性。前期技术不成熟,预制的箱体存在尺寸偏差的问题,影响后期装配施工,例如箱体预制后,底部不在一个水平面,存在中部支座翘起或两端支座翘起的情况,导致相邻两层箱体叠加后,支座之间存在较大缝隙,安装后影响整个箱体建筑的垂直度,也会使得内部结构受力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能够在安装时消除箱体尺寸偏差带来的影响,使得整个箱体建筑连接可靠,垂直度好,安装精度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6个支座,支座以2个一组,分别位于所述箱体底部的两端和中部,位于所述箱体中部的一组支座为支座B,位于所述箱体端部的两组支座分别为支座A和支座C,以及: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设有6个支座,支座以2个一组,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00)底部的两端和中部,位于所述箱体(100)中部的一组支座为支座B,位于所述箱体(100)端部的两组支座分别为支座A和支座C,以及:步骤S1,将所述箱体(100)吊至水平的标准平台上,进行预拼装校核,检查所述箱体(100)整体变形情况并记录;步骤S2,根据所述箱体(100)整体变形情况进行分类,若所述箱体(100)的所有支座与标准平台之间不存在缝隙,则为标准箱,若所述箱体(100)的支座B与标准平台之间存在缝隙,则为中缝箱,若所述箱体(100)的支座A或支座C仅一端与标准平台之间存在缝隙,则为边缝箱;步骤S3,将所述箱体(100)吊起以层叠安装,所述箱体(100)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每吊装一层所述箱体(100)便进行拧紧操作,根据所述箱体(100)的类型选择拧紧方式,若吊装的是标准箱,则对标准箱的所有支座同步进行初拧,然后进行同步复拧,若吊装的是中缝箱,则对中缝箱的所有支座同步进行初拧,然后对支座A和支座C均进行复拧,若吊装的是边缝箱,则对边缝箱不存在缝隙的端部支座下加入临时垫板以垫高,使得边缝箱的所有支座不存在缝隙,再对未加临时垫板的剩余支座进行初拧,然后移出临时垫板,对此处支座进行初拧,最后对所有支座同步进行复拧;步骤S4,当全部所述箱体(100)均吊装完成后,从底层所述箱体(100)向上对所有的支座进行终拧操作,完成箱体建筑的层叠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初拧操作时,拧紧扭矩为设计扭矩的1/2,进行复拧操作时,拧紧扭矩为设计扭矩,进行终拧操作时,拧紧扭矩亦为设计扭矩,以补偿支座间的扭矩损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复拧操作和初拧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2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箱体建筑层叠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还包括步骤S3.1,每完成一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坤徐聪叶福相廖选茂周鹏郭发强王友德张俊超周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