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雨珊专利>正文

一种低能耗且可精准调节舍内光照的养殖舍屋顶采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101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且可精准调节舍内光照的养殖舍屋顶采光系统,包括养殖舍本体,所述养殖舍本体内腔固定连接有饲养层,所述饲养层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饲喂道,所述饲养层内腔远离养殖舍本体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躺卧区,所述饲养层内腔靠近养殖舍本体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饲喂区,所述养殖舍本体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透光层面,在养殖舍需要采光的躺卧区设置屋顶采光系统,屋面透光采用FRP采光瓦,下面水平方向设置顶面白色、底面黑色的彩铝合金百叶导光板顶棚,全部导光板条通过开关统一控制转动角度。通过开关统一控制转动角度。通过开关统一控制转动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且可精准调节舍内光照的养殖舍屋顶采光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为一种低能耗且可精准调节舍内光照的养殖舍屋顶采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热应激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热应激的发生是由于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实际上这种失衡由很多因素导致,如环境温度、湿度、辐射、光照等。牛的汗腺不发达,通过呼吸系统散热的能力也很弱,面对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的增长,尤其我国南方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极易造成严重的热应激反应,如热性喘息。热应激会对奶牛生理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受到热应激的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采食量、体重下降,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同时降低。此外奶牛对光环境有一定需求,长光照光周期可提高泌乳牛产奶量,短光照光周期可促进干奶牛乳房健康、增强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及分娩后对长光照光周期的反应能力。在实际生产中,应基于节能减耗的原则尽量采用自然光照。
[0003]目前奶牛夏季的降温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减少太阳辐射,如设置遮阳网;二是增加舍内通风,如纵向机械通风;三是应用蒸发降温系统,如喷雾降温、洒水降温结合风机降温系统和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只靠通风进行降温,难以将舍内空气温度降至奶牛适宜范围内。蒸发降温系统原理为蒸发吸热,在工作时会增加舍内空气相对湿度,同时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地区夏季降温效果更是大打折扣,此外为保证负压通风的湿帘风机系统较好运行,牛舍往往为全封闭式来确保舍内布气均匀,无法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进行采光;同时在冬季该系统较长时间未运行状态下,不利于舍内换气,导致舍内湿度升高,而奶牛本身产湿量就大,为避免病菌滋生就需要加大垫草厚度,但保持垫草干燥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了,太阳光照对环境温度有直接的影响,北半球夏季、正午至下午、南方地区的光照较强,气温较高,遮阳降温是目前牛舍最有效的降温方法;同时可调节的遮阳网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满足奶牛生产周期对光环境的需求,但软材质的遮阳网往往因为牛舍纵向尺寸过长,导致收放时其在纵轴上覆盖面积不一致,从而无法保证各栏牛群受光的统一性;同时由于遮阳网常对称设置在牛舍屋脊两边并从两侧墙朝中间拉,其中一边牛栏难以规避西晒对牛群的热应激。
[0004]精准畜牧业是未来奶牛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奶牛养殖户开始采用精准养殖技术对奶牛场进行精细化管理,牛舍小气候环境包括温度、光照、湿度、风速等热环境因素和有害气体、灰尘、空气中的微生物等空气质量环境因素,以及声光条件等。在标准化奶牛场生产运行中,精准养殖技术的采用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生产准确性、扩大了生产效益,实际上,牛舍采光、隔热措施的实行受到当地地理纬度、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的制约,所以应重点考虑相关环控设施调节的精细度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且可精准调节舍内光照的养殖舍屋顶采光系统,包括养殖舍本体,所述养殖舍本体内腔固定连接有饲养层,所述饲养层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饲喂道,所述饲养层内腔远离养殖舍本体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躺卧区,所述饲养层内腔靠近养殖舍本体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饲喂区,所述养殖舍本体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透光层面,所述透光层面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不透光层面,所述养殖舍本体内腔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有采光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采光机构包括养殖舍本体左右两侧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轴齿轮,所述电机轴齿轮靠近养殖舍本体的一侧均啮合设有传动轴齿轮,所述传动轴齿轮圆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传动轴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带轮,所述养殖舍本体内腔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有百叶导光板顶棚,所述百叶导光板顶棚有若干个导光板,若干个所述导光板内腔均贯穿设有导光板轴,所述导光板轴远离导光板的一端均插接在相邻的养殖舍本体内腔侧壁,所述传动轴带轮一侧有若干个导光板轴带轮,所述导光板轴带轮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导光板轴外侧边缘,相邻的所述传动轴带轮与导光板轴带轮之间有传动带,所述传动轴带轮和导光板轴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导光板底部靠近左侧处有导光板转角,所述导光板顶部靠近右侧处有自然光入射角,所述导光板顶部靠近中心处有光板夹角。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一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腔均设有电机开关。
[0008]优选的,所述透光层面采用FRP采光瓦。
[0009]优选的,所述不透光层面采用彩钢板。
[0010]优选的,所述百叶导光板顶棚采用顶部白色、底部黑色的彩铝合金。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专利技术在养殖舍需要采光的躺卧区设置屋顶采光系统,屋面透光采用FRP采光瓦,下面水平方向设置顶面白色、底面黑色的彩铝合金百叶导光板顶棚,全部导光板条通过开关统一控制转动角度;
[0013]本专利技术根据舍外自然光入射角度的不同采用多级调光模式,灵活调节养殖舍内躺卧区的透光面积和遮光面积,从而满足畜禽的光环境所需;
[0014]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不同季节、早晚和地理纬度来精确地控制养殖舍采光面积,达到隔热保温、防暑御寒的目的,实现养殖生产过程精准调控化,尤其在避免西晒等特殊需求时可以通过导光板转角控制进一步满足;同时该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照来满足畜禽生产需求,实现养殖产业节能减耗化,为畜禽创造适宜的生长空间,有效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益;
[0015]本专利技术所有导光板为硬材质且统一受开关控制,能够使躺卧区光照均匀,满足各个区域畜禽群体的采光需求,有利于养殖场规模化发展。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养殖舍内饲养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百叶导光板顶棚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屋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屋顶采光系统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然光入射角、导光板转角以及光板夹角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完全不透光(正午至下午)调光模式;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少量透光(夏季上午或下午)调光模式;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大量透光(冬季上午或下午)调光模式;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完全透光(傍晚至早晨)调光模式。
[0026]图中标号:1、养殖舍本体;11、饲养层;111、躺卧区;112、饲喂区;12、饲喂道;2、透光层面;3、不透光层面;4、百叶导光板顶棚;41、导光板;42、导光板轴;421、导光板轴带轮;5、传动带;6、传动轴;61、传动轴带轮;62、传动轴齿轮;7、电机轴;71、电机轴齿轮;72、电机;721、电机开关;8、自然光入射角;9、导光板转角;10、光板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且可精准调节舍内光照的养殖舍屋顶采光系统,包括养殖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舍本体(1)内腔固定连接有饲养层(11),所述饲养层(11)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饲喂道(12),所述饲养层(11)内腔远离养殖舍本体(1)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躺卧区(111),所述饲养层(11)内腔靠近养殖舍本体(1)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饲喂区(112),所述养殖舍本体(1)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透光层面(2),所述透光层面(2)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不透光层面(3),所述养殖舍本体(1)内腔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有采光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且可精准调节舍内光照的养殖舍屋顶采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机构包括养殖舍本体(1)左右两侧的电机(72),所述电机(72)动力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电机轴(7),所述电机轴(7)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轴齿轮(71),所述电机轴齿轮(71)靠近养殖舍本体(1)的一侧均啮合设有传动轴齿轮(62),所述传动轴齿轮(62)圆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远离传动轴齿轮(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带轮(61),所述养殖舍本体(1)内腔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有百叶导光板顶棚(4),所述百叶导光板顶棚(4)有若干个导光板(41),若干个所述导光板(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雨珊李浩戴传勇熊敏芬文裕蓝海恩
申请(专利权)人:戴雨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