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木结构受力预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钢木结构受力预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师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根据承受载荷情况进行建筑结构受力分析,例如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0003]对于钢
‑
木的组合结构,虽然建筑师在进行结构计算时,满足了强度情况;但是实际在搭建过程中,由于木结构的易变形,安装时非常容易出现误差,导致不能良好装配。而一般的木结构中所采用的材料多是胶合木(易于加工、成本低),但是相比于其强度不如原木,当出现误差强行装配式,很容易出现结构损伤。
[0004]本公司利用钢
‑
木结构搭建成都某一农博园场馆,采用多个桁架拱单元才搭建;每个桁架拱单元包括木弦杆、钢节;但是桁架拱单元的变形,容易导致桁架拱单元之间无法良好对接,对接时产生的强变形应力影响整个建筑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钢木结构受力预搭方法,通过在搭建前先施加模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木结构受力预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S1、初步安放;在拼装胎架(1)上放置多根弦杆;调节各弦杆的位置,让各弦杆不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各弦杆空间平行,然后将各弦杆固定;在调整弦杆位置时,让其倾斜角度与建筑搭建时所处角度一致;S2、连接形成桁架拱单元(2);将各弦杆通过初始的棱锥钢架(3)连接,形成桁架拱单元(2);初始的棱锥钢架(3)的个数为多个且互相间距设置,形成多个连接节点;S3、数据采集并计算出模拟力;根据桁架拱单元(2)的结构,分析、计算出在搭建时受力情况,从而获知桁架拱单元(2)对应各弦杆的受力点、承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承受力的极限值情况,设定承受力的范围值;在受力点处,贴上坐标位置传感器;在受力点处施加模拟力,该模拟力为承受力的极值;通过坐标位置传感器,测得受力点在弦杆受力变形时的空间坐标变化值;选取空间坐标变化值的平均值,作为受力点处弦杆的平均变形量;将该平均变形量对应的模拟力作为预调力;S4、模拟施加预调力;根据受力点的平均变形量,计算得到的相应预调力;对各受力点施加预调力,让桁架拱单元发生变形;采用箍紧架A(4)将桁架拱单元(2)的两端头固定好;在桁架拱单元(2)上于初始的棱锥钢架(3)的两端处经箍紧架B固定好;保持将各弦杆之间的空间位置;S5、重新组装桁架拱单元(2);保持调节力不变,拆卸初始的棱锥钢架(3),释放初始的棱锥钢架(3)导致的应力;重新装设新的棱锥钢架(3);调节箍紧架A(4)的箍紧情况,释放箍紧处的应力,并重新箍紧;然后拆卸箍紧架B(5);S6、钻孔;在不拆除箍紧架A(4)的情况下,对弦杆的端头处进行钻孔,形成连接孔(201);连接孔(201)与弦杆的中心线呈锐角;不拆下箍紧架A(4)的情况下,逐渐解除模拟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木结构受力预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S4中施加模拟力、预调力时,均分别分解成施加截面方向的模拟力、施加轴向方向的模拟力;所述的施加截面方向的模拟力时,又分解成在截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力,称为截面内水平方向力、截面内竖直方向力;即模拟建筑修建时整个桁架拱单元(2)在截面方向的力,又模拟弦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述的施加轴向方向的模拟力时,模拟建筑修建时整个桁架拱单元(2)在轴向的力;整个桁架拱单元(2)一起受到拉力或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木结构受力预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拟力施加时,通过截面力模拟机构(6)模拟截面方向的力;截面力模拟机构(6)包括门型架(601)、位移液压缸(602);门型架(601)上具有竖柱和
多根横梁,竖柱和横梁上设置有多个位置可控滑动的位移液压缸(602);竖柱上的位移液压缸(602)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刚,向波,沈志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东南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