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拖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拖车。
技术介绍
[0002]拖车作为一种运载儿童的运载工具,为用户携带儿童外出带来了便利。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儿童拖车通常包括可折叠的拖车车架,以及设于拖车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前轮组件一般为万向轮组件,可以绕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向轴自由转动,但后轮组件一般为定向轮组件,其轮体的方向固定,拖车车架在折叠后,该后轮组件的轮体方向仍然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影响整个儿童拖车折叠后尺寸的进一步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折叠拖车,以使得车架折叠后的结构更加平整紧凑,进一步减小车架折叠后的尺寸。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拖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第一轮组件与第二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在展开状态下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以及能够沿前后方向收折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底架组件,所述第一轮组件包括第一轮架及绕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拖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第一轮组件与第二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在展开状态下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以及能够沿前后方向收折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底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组件包括第一轮架及绕第一轮轴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轮架底部的第一轮体,所述第一轮架能够绕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向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二轮组件包括第二轮架及绕第二轮轴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轮架底部的第二轮体,所述第二轮架能够绕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转向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二轮架与所述底架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底架组件沿前后方向打开或收折时联动驱使所述第二轮架绕所述第二转向轴转动的联动机构,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底架组件沿前后方向打开,所述第二轮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底架组件沿前后方向收拢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沿前后方向靠拢,所述第二轮轴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二轮体沿前后方向靠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组件包括各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绕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绕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轮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轮架之间,所述联动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位置偏离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所述联动杆与所述第二轮架之间的转动连接位置偏离所述第二转向轴的轴心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组件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分别为第二一轮组件与第二二轮组件,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两根联动杆,分别为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部绕第一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另一端部绕第二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一轮组件的所述第二轮架上;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部绕第三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上或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杆上,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另一端部绕第四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二轮组件的所述第二轮架上,其中,所述第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三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宇,李丰,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