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0797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一次风机、空气预热器、污泥输送通道、磨煤机、炉膛、湿污泥仓和给料机;一次风机、空气预热器、污泥输送通道、磨煤机、炉膛依次连通;湿污泥仓的出口通过给料机与污泥输送通道的进料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使用上述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干化污泥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购买用于干化污泥的干燥设备,同时,使用现有燃煤锅炉资源对污泥进行干化,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拆除了冷一次风管道,将一次风机送入的一次风全部通入空气预热器进行加热,被加热的热一次风输送到污泥输送通道的同时用于干化污泥,保证干化污泥后一次风温的同时,降低排烟温度,提高了炉膛燃烧效率。提高了炉膛燃烧效率。提高了炉膛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具体为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污泥的热干燥按照热介质是否与污泥相互接触,主要分直接热干燥和间接热干燥。直接热干燥中,热传递通过湿污泥与热气体进行直接接触,进气的热量提供了污泥中液体蒸发需要的潜热。直接干燥是污泥热干燥最常用的类型,其代表有直接转筒式干燥器、闪蒸式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等。间接干燥又称传导干燥,热传递由湿污泥与热表面的接触来完成。加热媒介与金属壁面隔开,蒸发的液体从加热媒介中被去除。其代表有中空螺旋式或者圆盘式和垂直间接干燥技术。
[0003]现有技术需要使用特定设备、一定的设备安装区域对污泥进行干化,才能将干化后的污泥运输到煤厂,然后与燃煤混合,再输送到锅炉燃烧。如申请号为CN201911185521.8的专利公开一种考虑余热利用的燃煤耦合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及方法,包括污泥储运系统、污泥干化系统、污泥焚烧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污泥储运系统包括湿污泥仓;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污泥焚烧系统包括干污泥仓和燃煤锅炉;污泥干化机上设有干化机污泥入口、干化机蒸汽入口、干化机尾气出口和干化污泥出口。所以现有技术需要花费高昂的费用购买设备和放置设备的土地,同时不能利用燃煤锅炉现有资源对污泥进行干化,不能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0004]而目前的混烧污泥燃煤锅炉工艺主要是将一次风机产生的冷风,一部分直接通入磨煤机中,另一部分先经过空气预热器进行预热处理,空气预热器再将热风通入磨煤机中,磨煤机中热风和冷风混合后进而调控一次风的温度,然后一次风会携带煤粉进入炉膛中进行燃烧处理,使用特定设备干化污泥的方法已经相对成熟,而针对混烧污泥燃煤锅炉干化污泥的方法却很少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使用特定设备、一定的设备安装区域对污泥进行干化,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无法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一次风机、空气预热器、污泥输送通道、磨煤机、炉膛、湿污泥仓和给料机;所述一次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风口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进入风口连通,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磨煤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炉膛上设置有人门孔,所述磨煤机的出风口通过所述人门孔与炉膛内部连通;所述湿污泥仓的出口通过所述给料机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进料口连通。
[000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不需要购买用于干化污泥的干燥设备,同时,使用现有燃煤锅炉资源对污泥进行干化,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本专利技术拆除了现有的燃煤锅炉工艺中的冷一次
风管道,采用将一次风机送入的一次风全部通入空气预热器进行加热的方式,而被加热的热一次风输送到污泥输送通道的同时用于干化污泥,保证干化污泥后一次风温的同时,降低排烟温度,提高了炉膛燃烧效率。
[0008]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一次风机的出风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进风口端连接。
[0009]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风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进风口端连接。
[0010]优选地,还包括第三连接管道,所述第三连接管道一端与污泥输送通道的出风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磨煤机的进风口端连接。
[0011]优选地,还包括第四连接管道,所述第四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磨煤机的出风口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道另一端通过所述人门孔连通至所述炉膛的内部。
[0012]优选地,还包括第五连接管道,所述第五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湿污泥仓的出料口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给料机的进料口端连接。
[0013]优选地,还包括第六连接管道,所述第六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给料机的出料口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进料口端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首先拆除冷一次风管道,将一次风机送入的一次风全部通入空气预热器中进行加热;
[0016]S2、然后启动给料机,将湿污泥仓内的湿污泥输送至污泥输送通道内,同时将被加热的热一次风输送至污泥输送通道内,热一次风对湿污泥进行加热干化;
[0017]S3、热一次风干化污泥后降至一定温度并通入磨煤机中,随后一次风携带煤粉进入到炉膛内进行燃烧处理。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一次风机送入的一次风的风量为100

700t/h。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热一次风干化污泥后降至100

150℃。
[0020]有益效果:通过控制一次风的风量,在保证输送至炉膛内风量的同时,控制通入磨煤机的一次风温在合适的温度,保证燃烧的同时,提高炉膛的燃烧效率。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不需要购买用于干化污泥的干燥设备,同时,使用现有燃煤锅炉资源对污泥进行干化,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本专利技术拆除了现有的燃煤锅炉工艺中的冷一次风管道,采用将一次风机送入的一次风全部通入空气预热器进行加热的方式,而被加热的热一次风输送到污泥输送通道的同时用于干化污泥,保证干化污泥后一次风温的同时,降低排烟温度,提高了炉膛燃烧效率。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一次风的风量,在保证输送至炉膛内风量的同时,控制通入磨煤机的一次风温在合适的温度,保证燃烧的同时,提高炉膛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1、一次风机;2、空气预热器;3、污泥输送通道;4、磨煤机;5、炉膛; 501、人门孔;6、
湿污泥仓;7、给料机;8、第一连接管道;9、第二连接管道; 10、第三连接管道;11、第四连接管道;12、第五连接管道;13、第六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一次风机1、空气预热器2、污泥输送通道3、磨煤机4、炉膛5、湿污泥仓6、给料机7、第一连接管道8、第二连接管道9、第三连接管道10、第四连接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风机、空气预热器、污泥输送通道、磨煤机、炉膛、湿污泥仓和给料机;所述一次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风口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进入风口连通,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磨煤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炉膛上设置有人门孔,所述磨煤机的出风口通过所述人门孔与炉膛内部连通;所述湿污泥仓的出口通过所述给料机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进料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一次风机的出风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进风口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风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进风口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管道,所述第三连接管道一端与污泥输送通道的出风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磨煤机的进风口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混烧污泥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连接管道,所述第四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磨煤机的出风口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道另一端通过所述人门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蓝田潘存华周福洪皓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