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063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具备折叠处理部、排出部、层叠放置托盘、移位单元、一对整合部件、以及控制部。一对整合部件包括配置于层叠放置在层叠放置托盘上的薄片体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第1整合部件以及第2整合部件。在进行了分拣处理工序后层叠放置于层叠放置托盘的薄片体摞中包括进行了折叠处理工序后的薄片体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第2整合模式或者不执行整合处理工序,所述第2整合模式下,对被移位到层叠放置托盘上的一侧的第1移位位置的薄片体仅利用第1整合部件进行整合处理工序,对移位到另一侧的第2移位位置的薄片体仅利用第2整合部件进行整合处理工序。整合部件进行整合处理工序。整合部件进行整合处理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利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后的纸张等薄片体进行规定的后处理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利用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能够进行以下后处理,即:装订处理,将利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后的薄片体(纸张)堆叠多张,整理堆叠而成的薄片体摞并用订书钉装订;用冲孔形成装置冲孔(穿孔)的冲孔形成处理;以及将薄片体二折或者三折的折叠处理等。
[0003]在这样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中,具备将经后处理的薄片体排出的排出辊对、以及层叠放置由排出辊对排出的薄片体的层叠放置托盘。例如,已知一种薄片体层叠放置装置,在边将薄片体层叠放置到层叠放置托盘边整合的过程中,与层叠放置的薄片体增多相应地使层叠放置托盘下降,若层叠放置托盘下降至规定量位置,则使整合板下降进行整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无论经分拣处理的薄片体是否要被折叠处理,都能够将薄片体稳定地层叠放置于层叠放置托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包括:折叠处理部,对薄片体实施规定的折叠处理工序;排出部,从薄片体排出口排出所述薄片体;层叠放置托盘,层叠放置从所述薄片体排出口排出的所述薄片体;移位单元,使所述薄片体在所述层叠放置托盘上的排出位置沿与排出方向正交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移位;一对整合部件,包括配置于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往返移动的第1整合部件、和配置于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往返移动的第2整合部件,所述一对整合部件与层叠放置于所述层叠放置托盘的所述薄片体抵接,对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位置进行整合;以及控制部,对所述折叠处理部、所述移位单元以及所述一对整合部件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能够执行整合处理工序和分拣处理工序,在所述整合处理工序中,使所述一对整合部件在规定的整合位置和相对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位于所述整合位置的外侧的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对排出到所述层叠放置托盘上的规定的排出位置的所述薄片体进行整合;在所述分拣处理工序中,驱动所述移位单元,当排出多份由多个所述薄片体形成的薄片体摞时,使排出到所述层叠放置托盘上的所述薄片体摞的排出位置以每份薄片体摞为单位交替地向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1移位位置和另一侧的第2移位位置移位,对所述薄片体摞进行分拣,在所述分拣处理工序中,所述整合处理工序以使所述第1整合部件配置于与所述第1移位位置对应的第1位置、使所述第2整合部件配置于与所述第2移位位置对应的第2位置的方式执行,在层叠放置于所述层叠放置托盘的所述薄片体摞中不包括实施了所述折叠处理工序的所述薄片体的情况下,执行通过所述第1整合部件以及所述第2整合部件进行所述整合处理工序的第1整合模式,在层叠放置于所述层叠放置托盘的所述薄片
体摞中包括实施了所述折叠处理工序的所述薄片体的情况下,执行第2整合模式或者不执行所述整合处理工序,所述第2整合模式下,对已移位至所述第1移位位置的所述薄片体摞,仅通过所述第1整合部件进行所述整合处理工序,对已移位至所述第2移位位置的所述薄片体摞,仅通过所述第2整合部件进行所述整合处理工序。
[0006]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在向层叠放置托盘的一侧的第1移位位置排出包括进行了折叠处理工序的薄片体的薄片体摞的情况下,执行仅使用第1整合部件进行整合动作的第2整合模式、或者不执行整合处理工序,在向另一侧的第2移位位置排出包括进行了折叠处理的薄片体的薄片体摞的情况下,执行仅使用第2整合部件进行整合处理工序的第2整合模式、或者不执行整合处理,在将排出位置切换成一侧的情况下,第2整合部件不在已经排出的薄片体摞的上方移动,在切换成另一侧的情况下,第1整合部件不在已经排出的薄片体摞的上方移动。因此,即使在薄片体摞出现因折叠处理工序导致的鼓起,也不必担心薄片体摞的鼓起部分勾挂于整合部件而被推出。因此,能够抑制薄片体摞的层叠放置状态紊乱。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以及纸张后处理装置30连结的图像形成装置10构成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的示意图。
[0008]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的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0009]图3是图2中的处理托盘35周边的局部剖视图。
[0010]图4是表示纸张后处理装置30的整合部件51周边的结构的立体图。
[0011]图5是表示纸张后处理装置30的整合机构57的结构的立体图。
[0012]图6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的第1纸张折叠单元60周边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即将把纸张S二折之前的样子的图。
[0013]图6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的第1纸张折叠单元60周边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通过折纸叶片67将纸张S二折的样子的图。
[0014]图7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的第1纸张折叠单元60周边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即将通过第1纸张折叠单元60将纸张S三折之前的样子的图。
[0015]图7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的第1纸张折叠单元60周边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通过折纸叶片67将纸张S三折的样子的图。
[0016]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的控制路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0017]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中的分拣处理时的整合部件51的第1动作控制例的流程图。
[0018]图10A是表示在图9的动作控制例中,向纸张宽度方向的一侧(装置跟前侧)排出纸张S时,使第2整合部件51b在第2位置待机,仅使第1整合部件51a在第1位置往返移动而进行整合处理的样子的图。
[0019]图10B是表示在图9的动作控制例中,向纸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装置里侧)排出纸张S时,使第1整合部件51a在第1位置待机,仅使第2整合部件51b在第2位置往返移动而进行整合处理的样子的图。
[0020]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中的分拣处理时的整合部件51的第2
动作控制例的流程图。
[0021]图12是在图11的动作控制例中,使第1整合部件51a在第1位置待机,使第2整合部件51b在第2位置待机,不进行整合处理而进行分拣处理的样子的图。
[0022]图13是将第1整合部件51a以及第2整合部件51b配置于收纳位置,不进行整合处理而进行分拣处理的样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以及纸张后处理装置30连结的图像形成装置10构成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30的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2中的处理托盘35周边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4]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经由未图示的网络通信部从外部输入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处理部,对薄片体实施规定的折叠处理工序;排出部,从薄片体排出口排出所述薄片体;层叠放置托盘,层叠放置从所述薄片体排出口排出的所述薄片体;移位单元,使所述薄片体在所述层叠放置托盘上的排出位置沿与排出方向正交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移位;一对整合部件,包括配置于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往返移动的第1整合部件、和配置于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往返移动的第2整合部件,所述一对整合部件与层叠放置于所述层叠放置托盘的所述薄片体抵接,对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位置进行整合;以及控制部,对所述折叠处理部、所述移位单元以及所述一对整合部件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能够执行整合处理工序和分拣处理工序,在所述整合处理工序中,使所述一对整合部件在规定的整合位置和相对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位于所述整合位置的外侧的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对排出到所述层叠放置托盘上的规定的排出位置的所述薄片体进行整合;在所述分拣处理工序中,驱动所述移位单元,当排出多份由多个所述薄片体形成的薄片体摞时,使排出到所述层叠放置托盘上的所述薄片体摞的排出位置以每份薄片体摞为单位交替地向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1移位位置和另一侧的第2移位位置移位,对所述薄片体摞进行分拣,在所述分拣处理工序中,所述整合处理工序以使所述第1整合部件配置于与所述第1移位位置对应的第1位置、使所述第2整合部件配置于与所述第2移位位置对应的第2位置的方式执行,在层叠放置于所述层叠放置托盘的所述薄片体摞中不包括实施了所述折叠处理工序的所述薄片体的情况下,执行通过所述第1整合部件以及所述第2整合部件进行所述整合处理工序的第1整合模式,在层叠放置于所述层叠放置托盘的所述薄片体摞中包括实施了所述折叠处理工序的所述薄片体的情况下,执行第2整合模式或者不执行所述整合处理工序,所述第2整合模式下,对已移位至所述第1移位位置的所述薄片体摞,仅通过所述第1整合部件进行所述整合处理工序,对已移位至所述第2移位位置的所述薄片体摞,仅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颖川圭介岩本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