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接合热塑性膜与金属构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接合热塑性膜与金属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膜与金属构件之间的接合连接例如位于机动车照明装置的光模块中。在那里,热塑性膜用作所谓的电路载体膜,在所述电路载体膜的上侧上印刷、气相沉积或电沉积有金属的导体电路结构。这些导体电路用于电接触、特别是发光器件的电接触,并且这些导体电路不仅可以用于提供必要的供电电压而且也可以用于输送控制信号。电路载体膜的下侧面状地与金属的冷却体连接,所述冷却体用于导出发光器件和引线的在光模块的运行中产生的废热。
[0003]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光模块中,电路载体膜通常借助于粘合剂与冷却体的表面连接。这种接合方法在工艺技术方面存在缺陷并且还导致接合连接在散热方面的功能性受限。因此,粘合剂的使用、特别是液体的粘合剂的使用总是要看作是对整个过程的污染的潜在起点,并且粘合剂和相关的涂覆技术也是成本因素。粘合剂层在结构组合件的功能性方面存在的不利影响在于,所述粘合剂层在热塑性膜与冷却体之间形成附加的热阻,由此非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接合热塑性膜(1)与金属构件(2)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
提供具有接合面(20)的金属构件(2);
‑
将微结构(21)和/或纳米结构引入到金属构件(2)的接合面(20)中;
‑
在金属构件(2)的接合面(20)上设置热塑性膜(1);
‑
通过加热至高于热塑性膜(1)的玻璃转化温度的温度来软化热塑性膜(1);
‑
将软化的热塑性膜(1)压到金属构件(2)的接合面(20)上,使得软化的热塑性膜(1)的一部分渗入到在金属构件(2)的接合面(20)中的微结构(21)和/或纳米结构中;和
‑
在热塑性膜(1)冷却后获得热塑性膜(1)与金属构件(2)的形锁合连接(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引入微结构(21)和/或纳米结构时将侧凹部(22)引入到金属构件(2)的接合面(20)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电化学工艺或借助于激光材料加工工艺或借助于机械工艺来将微结构(21)和/或纳米结构引入到金属构件(2)的接合面(20)中。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激光辐射或借助于红外辐射或借助于对流供热或借助于对金属构件(2)的感应式加热或接触式加热来实施对热塑性膜(1)的加热。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
申请(专利权)人:海拉有限双合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