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42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警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包括连接锁,连接锁包括锁舌和锁体,锁体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上开设第三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内安装有报警组件,报警组件上安装有蓄电池、触发器和警报器,触发器包括电磁铁,电磁铁的铁芯一体成型有吸头,电磁铁外部安装有第一电极片和座台,座台上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安装有第二电极片,报警组件上开设有第四安装槽,第四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三弹簧,两个第三弹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警报器的两极分别与第二导电触头和第二电极片电连接,用于解决目前车主容易意外将儿童遗忘在车内导致儿童独自滞留发生危险的问题。致儿童独自滞留发生危险的问题。致儿童独自滞留发生危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


[0001]本技术属于警报器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家庭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提高。家庭汽车的普及,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伴随汽车使用出现的危险情景也越来越多。
[0003]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车主下车时容易将儿童遗忘在车辆内,导致儿童被独自滞留在汽车内,无法脱困。若儿童长时间被遗留在车内,轻者受到惊吓,出现中暑等危害健康的情况;重者可能会出现窒息的危险,抑或在夏天的高温环境下因出现过热而遭受生命危险。造成儿童被滞留车内的原因包括儿童被家长遗忘在车内、儿童意外地将自己锁在车中,或者在少数情况下,儿童被故意留在车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用于解决目前车主容易意外将儿童遗忘在车内导致儿童独自滞留发生危险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包括连接锁,连接锁包括锁舌和锁体,锁体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扣,所述安装基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插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卡块和楔块,所述卡块位于滑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锁块,所述锁舌上开设有与锁块相匹配的锁槽,所述锁块上开设有限位孔、传动槽和楔面,所述楔块位于传动槽内,所述安装基座上安装限位盖,所述限位盖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且导向柱底端穿设于限位孔内,所述安装基座上开设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安装有报警组件,所述报警组件上安装有蓄电池、触发器和警报器,所述触发器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铁芯一体成型有吸头,所述电磁铁外部安装有第一电极片和座台,所述座台上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安装有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位于吸头和第一电极片之间,所述电磁铁由汽车供电,所述报警组件上于锁舌的两端均开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两个第三弹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所述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与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一电极片电连接,警报器的两极分别与第二导电触头和第二电极片电连接。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锁舌上开设有与第四安装槽内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绝缘套筒,所述绝缘套筒内安装有导电柱。锁舌插入后通过导电柱将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接通,在绝缘套筒的作用下锁舌本身不带电,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0009]进一步,所述警报器包括蜂鸣器和报警灯。由于汽车隔音效果较好若蜂鸣器的声音在车主下车时未能起到提示效果时,在车门关闭后声音更难传出,通过报警灯有利于提
醒车主或周围人群,提醒效果在夜间尤为明显。
[0010]进一步,所述报警灯上罩设有钻石灯玻璃罩。通过钻石灯玻璃罩改变灯光的传播方向,有利于增强可见性。
[0011]进一步,所述滑块上开设有防滑纹。便于移动滑块。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将儿童座椅的固定带分别固定在锁舌和连接扣上,将报警器作为连接锁使用,在锁舌插入安装基座内将儿童固定在安全座椅上后,通过锁舌接通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车辆熄火后电磁铁停止工作释放第二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电极片接通警报器的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警报器工作提醒车主,避免车主将儿童遗忘在车内。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的部分组件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2]安装基座1、第一安装槽11、滑槽12、连接扣14、滑块2、卡块21、楔块22、防滑纹23、装限位盖3、导向柱31、第一弹簧32、锁块4、限位孔41、传动槽42、楔面43、锁舌5、锁槽51、导电柱52、绝缘套筒53、报警组件6、蓄电池61、第四安装槽62、第三弹簧63、第一导电触头64、第二导电触头65、触发器7、电磁铁71、吸头72、第一电极片73、座台74、第二弹簧75、第二电极片76、警报器8、蜂鸣器81、报警灯82、玻璃罩8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6所示,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包括连接锁,连接锁包括锁舌5和锁体,锁舌锁舌5插入锁体内后通过锁体将锁舌5锁定,锁体包括安装基座1,安装基座1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扣14,儿童座椅的安全带分别与锁舌5和连接扣14固定,将锁舌5插入锁体内锁定后即可将儿童固定在安全座椅上,安装基座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第二安装槽13和插槽,第一安装槽11内开设有滑槽12,第一安装槽11内安装有滑块2,滑块2上开设有防滑纹23,便于移动滑块2,滑块2上设有卡块21和楔块22,卡块21位于滑槽12内,第二安装槽13内安装有锁块4,锁舌5上开设有与锁块4相匹配的锁槽51,锁块4上开设有限位孔41、传动槽42和楔面43,楔块22位于传动槽42内,安装基座1上安装限位盖3,限位盖3上设有导向柱31,导向柱3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32且导向柱31底端穿设于限位孔41内,锁块4通过导向柱31限位
避免锁块4在滑动的过程中出现偏斜。锁舌5插入安装基座1内时在楔面43的作用下推动锁块4移动,在锁槽51与锁块4重合时在第一弹簧32的作用下推动锁块4回位插入锁槽51内将锁舌5锁定,需要取出锁舌时推动滑块2通过楔块22推动锁块5移动脱离锁槽51即可将锁舌5拉出安装基座1。
[0025]安装基座1上开设第三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内安装有报警组件6,报警组件6上安装有蓄电池61、触发器7和警报器8,触发器7包括电磁铁71,电磁铁71的铁芯一体成型有吸头72,电磁铁71外部安装有第一电极片73和座台74,座台74上安装有第二弹簧75,第二弹簧75上安装有第二电极片76,第二电极片76位于吸头72和第一电极片73之间,电磁铁71由汽车供电,报警组件6上于锁舌5的两端均开设有第四安装槽62,第四安装槽62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63,两个第三弹簧63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电触头64和第二导电触头65,蓄电池61的两极分别与第一导电触头64和第一电极片73电连接,警报器8的两极分别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儿童滞留报警器,包括连接锁,连接锁包括锁舌(5)和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安装基座(1),所述安装基座(1)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扣(14),所述安装基座(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第二安装槽(13)和插槽,所述第一安装槽(11)内开设有滑槽(12),所述第一安装槽(11)内安装有滑块(2),所述滑块(2)上设有卡块(21)和楔块(22),所述卡块(21)位于滑槽(12)内,所述第二安装槽(13)内安装有锁块(4),所述锁舌(5)上开设有与锁块(4)相匹配的锁槽(51),所述锁块(4)上开设有限位孔(41)、传动槽(42)和楔面(43),所述楔块(22)位于传动槽(42)内,所述安装基座(1)上安装限位盖(3),所述限位盖(3)上设有导向柱(31),所述导向柱(3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32)且导向柱(31)底端穿设于限位孔(41)内,所述安装基座(1)上开设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安装有报警组件(6),所述报警组件(6)上安装有蓄电池(61)、触发器(7)和警报器(8),所述触发器(7)包括电磁铁(71),所述电磁铁(71)的铁芯一体成型有吸头(72),所述电磁铁(71)外部安装有第一电极片(73)和座台(7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乾清李尚橙庞智允邓涵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两江新区星光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