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21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枕头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包括:枕芯、枕套和枕垫,其中枕芯中部开设有通孔,且内置有用于更换通孔内空气的更换组件;更换组件,其包括风机,且枕芯一侧开设有进风口一,并且通孔内壁开设有进风口二和出风口一,所述风机分别连通进风口一、进风口二和出风口一,通过风机将通孔内空气抽出,并通过风机将外接空气吸入且运输至通孔内,从而更换通孔内的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风机将通孔内空气抽出,并通过风机将外接空气吸入且运输至通孔内,从而更换通孔内的空气,进而避免出现滋生真菌或细菌等微生物的情况,并且还能让俯躺的病人可以长时间呼吸从而能长时间俯躺而不受影响。时间俯躺而不受影响。时间俯躺而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枕头
,特指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不过对于这一科室的病人来说,一般的枕头可能无法满足病人的需求,从而有了减压枕的出现。
[0003]现在的减压枕为了避免对伤口造成压迫或者提高透气性,从而在减压枕的中部开口,但是由于枕头是放置于床上,因而当病人躺在枕头上的时候,开口的上方是头,且开口下方是床,因而开口内部的空气是不流通的,从而可能会滋生真菌或细菌等微生物,进而对伤口造成影响。
[0004]同时有时候病人需要俯躺,为了让病人舒适会让病人靠在枕头上,即此时脸会位于开口处,但是由于开口内部的空气是不流通的,因而病人并不能长时间俯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通过风机将通孔内空气抽出,并通过风机将外接空气吸入且运输至通孔内,从而更换通孔内的空气,故解决现有枕头开口内部的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包括:
[0008]枕芯,其中部开设有通孔,且内置有用于更换通孔内空气的更换组件;
[0009]枕套,其套设于枕芯外侧,且枕套上下两侧对应通孔均开设有开口一,并且枕套至少一侧开设有开口二从而用于露出枕芯;
[0010]枕垫,其可拆卸设置于在枕套上,且枕垫对应通孔开设有开口三,所述枕垫在开口三内侧向下延伸设置有辅助部,且辅助部与通孔内壁抵接;
[0011]更换组件,其包括风机,且枕芯一侧开设有与开口二连通的进风口一,并且通孔内壁开设有进风口二和出风口一,所述风机分别连通进风口一、进风口二和出风口一,通过风机将通孔内空气抽出,并通过风机将外接空气吸入且运输至通孔内,从而更换通孔内的空气。
[0012]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一与进风口一通过风道一连通,并在风道一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风机为一个,其一端与风道一连通,且另一端通过风道二与进风口二连通,并在风道二上设置有净化器,
[0013]通过风机从出风口一或/和进风口一吸入空气,并运输至净化器净化,再运输至通孔内,从而更换通孔内的空气和实现通孔内空气的循环使用。
[0014]优选地,所述阀门包括中空的阀座,且阀座两端分别与出风口一和进风口一连通,所述阀座一侧设置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中空并分别与阀座和风机连通;
[0015]所述阀座移动设置有用于限制空气流通的阀杆一和阀杆二,且阀杆一和阀杆二分别连接有电磁驱动源一和电磁驱动源二,当电磁驱动源一通电时,阀杆一移动并连通进风口一和风机,且当电磁驱动源二通电时,阀杆二移动并连通进出风口一和风机。
[0016]优选地,所述净化器包括壳体,且壳体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壳体在进口和出口之间竖直设置有过滤板,且在过滤板和出口之间水平设置有若干正极板和负极板,并且正极板和负极板交错设置;
[0017]当空气从进口进入并流经过滤板进行过滤,且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穿过从而净化,再从出口出去。
[0018]优选地,所述枕芯一侧开设有与开口二连通的出风口二,且风机为两个分别为风机一和风机二,其中风机一连通出风口二和出风口一,并用于将通孔内空气抽出,且风机二连通进风口二和进风口一,并用于将外接空气吸入且运输至通孔内。
[0019]优选地,所述枕芯顶部在通孔两侧开设有安装槽,且每个安装槽内置有可移动的限位块,并且枕套和枕垫对应限位块分别开设有开口四和开口五;
[0020]所述限位块底部设置有导向板,且导向板开设有导向槽,并且导向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点和第二定位点,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限位杆,且限位杆上设置有凸块,并在限位块底部和安装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0021]当限位块位于安装槽内时,凸块是位于第一定位点,且弹簧处于被按压状态,通过按压限位块从而使凸块离开第一定位点,进而使限位块在弹簧推动下而移动并从开口五露出,且凸块沿着导向槽移动至第二定位点。
[0022]优选地,所述限位块在导向板一侧设置有压板,且限位杆是位于压板和导向板之间,从而用于避免限位杆翘起并脱离导向槽的情况。
[0023]优选地,所述枕套两侧均开设有开口二,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一,且另一侧开设有穿管孔一,并且通孔内壁铰接设置有可下翻的盖子;
[0024]所述盖子开设有穿管孔二,当病人俯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可将呼吸管依次穿过穿管孔一和穿管孔二,然后与病人佩戴的呼吸罩连接。
[0025]优选地,所述枕垫在开口三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口袋,且枕垫在开口三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钮扣,所述口袋内置有透气网,通过将透气网从口袋内取出,并将透气网与钮扣配合从而将透气网覆盖在开口三上。
[0026]优选地,所述枕垫与枕套之间为拉链连接或钮扣连接;
[0027]或/和,所述枕芯设置有播放器并内置有电路板,且枕芯连接有套环并在套环内置有心跳监测器,并且电路板分别与播放器和心跳监测器电性连接,通过心跳监测器检测病人心跳并将信息发送给电路板,若有异常,电路板会给播放器下发播放警告的命令;
[0028]或/和,所述枕芯设置有播放器并内置有电路板,且在枕芯外露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接受信息的接口,并且电路板分别与播放器和接口电性连接,通过将储存信息的物品与接口连接并发送信息给电路板,且由电路板给播放器下发播放储存信息的命令。
[0029]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30]1、本技术通过风机将通孔内空气抽出,并通过风机将外接空气吸入且运输至通孔内,从而更换通孔内的空气,进而避免出现滋生真菌或细菌等微生物的情况,并且还能让俯躺的病人可以长时间呼吸从而能长时间俯躺而不受影响。
[0031]同时通过枕垫的设置,从而可提高病人舒适度,并且通过辅助部的设置,从而避免通孔边缘对病人造成不适。
[0032]2、本技术实现了通孔内空气的循环使用,从而避免不好的空气直接排出从而对病室的环境造成影响。
[0033]3、本技术通过按压弹出和按压内置的限位块,从而在不用的时候内置,需要的时候弹出,因而可适用不同的情况,并且通过限位块的设置从而限制病人头部移动,避免头部移动对伤口造成影响的情况。
[0034]4、本技术通过将限位杆位于压板和导向板之间,从而使压板和导向板对限位杆进行限位,进而避免限位杆翘起并脱离导向槽的情况。
[0035]5、本技术通过将呼吸管依次穿过穿管孔一和穿管孔二,然后与病人佩戴的呼吸罩连接,从而在病人需要呼气罩进行呼吸,且还要俯躺的时候,可通过该结构实现。
[0036]6、本技术通过将透气网从口袋内取出,并将透气网与钮扣配合从而将透气网覆盖在开口一上,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取出,并在不需要的时候内置,相比较不能内置,本技术会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芯(1),其中部开设有通孔(11),且内置有用于更换通孔(11)内空气的更换组件;枕套(2),其套设于枕芯(1)外侧,且枕套(2)上下两侧对应通孔(11)均开设有开口一(21),并且枕套(2)至少一侧开设有开口二从而用于露出枕芯(1);枕垫(6),其可拆卸设置于在枕套(2)上,且枕垫(6)对应通孔(11)开设有开口三(61),所述枕垫(6)在开口三(61)内侧向下延伸设置有辅助部(62),且辅助部(62)与通孔(11)内壁抵接;更换组件,其包括风机(41),且枕芯(1)一侧开设有与开口二连通的进风口一(121),并且通孔(11)内壁开设有进风口二(111)和出风口一(112),所述风机(41)分别连通进风口一(121)、进风口二(111)和出风口一(112),通过风机(41)将通孔(11)内空气抽出,并通过风机(41)将外接空气吸入且运输至通孔(11)内,从而更换通孔(11)内的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一(112)与进风口一(121)通过风道一(42)连通,并在风道一(42)上设置有阀门(43),所述风机(41)为一个,其一端与风道一(42)连通,且另一端通过风道二(44)与进风口二(111)连通,并在风道二(44)上设置有净化器(45),通过风机(41)从出风口一(112)或/和进风口一(121)吸入空气,并运输至净化器(45)净化,再运输至通孔(11)内,从而更换通孔(11)内的空气和实现通孔(11)内空气的循环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3)包括中空的阀座(431),且阀座(431)两端分别与出风口一(112)和进风口一(121)连通,所述阀座(431)一侧设置有连接部(432),且连接部(432)中空并分别与阀座(431)和风机(41)连通;所述阀座(431)移动设置有用于限制空气流通的阀杆一(433)和阀杆二(434),且阀杆一(433)和阀杆二(434)分别连接有电磁驱动源一(435)和电磁驱动源二(436),当电磁驱动源一(435)通电时,阀杆一(433)移动并连通进风口一(121)和风机(41),且当电磁驱动源二(436)通电时,阀杆二(434)移动并连通进出风口一(112)和风机(4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45)包括壳体(451),且壳体(451)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口(452)和出口(453),所述壳体(451)在进口(452)和出口(453)之间竖直设置有过滤板(454),且在过滤板(454)和出口(453)之间水平设置有若干正极板(455)和负极板(456),并且正极板(455)和负极板(456)交错设置;当空气从进口(452)进入并流经过滤板(454)进行过滤,且从正极板(455)和负极板(456)之间穿过从而净化,再从出口(453)出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空气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1)一侧开设有与开口二连通的出风口二(122),且风机(41)为两个分别为风机一(411)和风机二(412),其中风机一(411)连通出风口二(122)和出风口一(112),并用于将通孔(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瑜陈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