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0076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包括平台、移动机构、升降机构、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在平台的底部设置一对履带轮作为移动机构,能够更好的适应行走路面,而无需在预制箱梁周围或上方设置轨道,通过设置防撞缓冲条,当装置在移动过程中触碰到障碍物或预制箱梁时,可提供缓冲保护,避免损伤装置部件或预制箱梁,通过在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底部设置升降机构,便于调整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高度,可适应对现场不同尺寸箱梁的采集作业。业。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全球工业化4.0时代来临时,《中国制造2025》在2015年正式发布,该规划是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其重点任务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而这也正是现代建筑工业化的核心所在。如何结合当前的数字经济发展态势,按照“两化深度融合”的思路,基于BIM、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我国的建造水平,成为了当前的必须。在此背景下,桥梁工程也逐步向装配化、工业化和智能化发展,桥梁构件预制就是实现桥梁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步骤之一。箱梁是桥梁的重要构件之一,越来越多的箱梁在场地进行预制,随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吊装架设,大大提高了桥梁建造效率。为了保证预制箱梁的质量,需对结构尺寸进行检测和评估。现有方法大多数通过人工来完成,即人工利用卷尺或全站仪等进行测量,存在作业效率低下、主观因素大等特点,无法满足桥梁工业化的要求。少部分学者提出了利用三维激光点云和预制构件数字化模型进行质量检测的系统与方法,该方法在采集预制箱梁点云数据时,所使用的采集装置需要利用顶部架设的轨道进行移动,实现不同测站数据的自动扫描,但这种采集装置在现场需要架设轨道,成本高且使用不方便,转运或存放麻烦,当采集装置位于预制构件顶部时,由于顶部可能扫描不到物体侧边,有时还需使用辅助扫描仪,影响采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安装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其它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包括:
[0005]平台,其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安装槽,平台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撞缓冲条;
[0006]移动机构,其包括相对且平行安装在平台的底部的一对履带轮,用于带动平台移动,履带轮的外侧不超过位于对应侧的防撞缓冲条的外侧边缘,平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履带轮运动的驱动机构;
[0007]升降机构,其底部固定在安装槽内、升降端竖直向上设置,升降端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
[0008]三维激光扫描仪,其固定在安装板上,用于采集预制箱梁的三维点云数据。
[0009]优选的是,所述平台的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有铰接座,铰接座上可转动连接有铰接轴,铰接轴的轴向与所述平台的对应侧侧面平行且伸出至铰接座外,所述防撞缓冲条连接在对应侧的铰接轴的外侧面上。
[0010]优选的是,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终端、与终端通信连接的控制芯片,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分别驱动两个所述履带轮运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与控制芯片电连接,终端用于向控制芯片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芯片用于发送控制信号。
[0011]优选的是,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雷达感应器和报警器,雷达感应器、报警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0013]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平台进行定位导航的定位导航模块,所述定位导航模块包括GPS定位系统、IMU惯性导航单元、计算分析单元,所述控制芯片、所述雷达感应器分别与计算分析单元电连接。
[0014]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平台、移动机构、升降机构、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在平台的底部设置一对履带轮作为移动机构,能够更好的适应行走路面,而无需在预制箱梁周围或上方设置轨道,通过设置防撞缓冲条,当装置在移动过程中触碰到障碍物或预制箱梁时,可提供缓冲保护,避免损伤装置部件或预制箱梁,通过在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底部设置升降机构,便于调整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高度,可适应对现场不同尺寸箱梁的采集作业。
[0015]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平台的后视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9]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履带轮,2、平台,3、升降机构,4、三维激光扫描仪,5、防撞缓冲条,6、铰接轴,7、铰接座,8、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包括:
[0023]平台2,其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安装槽8,平台2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撞缓冲条5;
[0024]移动机构,其包括相对且平行安装在平台2的底部的一对履带轮1,用于带动平台2移动,履带轮1的外侧不超过位于对应侧的防撞缓冲条5的外侧边缘,平台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履带轮1运动的驱动机构;
[0025]升降机构3,其底部固定在安装槽8内、升降端竖直向上设置,升降端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
[0026]三维激光扫描仪4,其固定在安装板上,用于采集预制箱梁的三维点云数据。
[0027]移动机构为一对履带轮1,能够更好的适应行走路面,直线行驶时,驱动机构同步驱动两个履带轮1的运动,转弯行驶时,驱动机构通过将两个履带轮1的运动速度设置的不同使得装置整体发生转动,而无需在预制箱梁周围或上方设置轨道,通过设置防撞缓冲条5,当装置在移动过程中触碰到障碍物或预制箱梁时,可提供缓冲保护,避免损伤装置部件或预制箱梁,同时在存放或转运时,减少对装置的碰撞,由于不同的梁高度不同,设置升降机构3便于调整三维激光扫描仪4的高度,以使三维激光扫描仪4获取到全部三维点云数据,升降机构3可为结合图1所示的电动升降杆,设置的三维激光扫描仪4用于采集预制箱梁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设置安装板便于三维激光扫描仪4的安装,在平台2的中部设置安装槽8,便于安装升降机构3、保持平稳,使用时,将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放置在预制箱梁附近且三维激光扫描仪4的方向正对预制箱梁,根据预制箱梁的高度调整升降机构3,带动三维激光扫描仪4上下移动,调整三维激光扫描仪4的高度,随后,依靠三维激光扫描仪4自动扫描,获取预制箱梁在某一侧的三维点云数据即可,移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其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安装槽,平台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撞缓冲条;移动机构,其包括相对且平行安装在平台的底部的一对履带轮,用于带动平台移动,履带轮的外侧不超过位于对应侧的防撞缓冲条的外侧边缘,平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履带轮运动的驱动机构;升降机构,其底部固定在安装槽内、升降端竖直向上设置,升降端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三维激光扫描仪,其固定在安装板上,用于采集预制箱梁的三维点云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的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有铰接座,铰接座上可转动连接有铰接轴,铰接轴的轴向与所述平台的对应侧侧面平行且伸出至铰接座外,所述防撞缓冲条连接在对应侧的铰接轴的外侧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箱梁点云数据自动采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灿陈圆王永威李焜耀吕丹枫朱浩郑建新李浩翁方文王紫超周浩代百华孙南昌周仁忠刘洋李杰董剑吴晓东杨华东刘志昂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