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基于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研究并标准化了一些提升可靠性的机制,例如增加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重传次数,自主重传,以及高层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重复(duplication)机制等,但需要注意,这些机制对资源的消耗都是巨大的,主要是针对同时对可靠性和时延均要求比较高的业务进行的,相当于通过牺牲资源换来低时延高可靠性的极致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指标。
[0003]而多播(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MBS,或译为组播/广播)业务,也存在很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点到多点PTM传输路径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播业务MBS数据;基于所述多播业务数据的接收情况,通过点到点PTP传输路径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状态报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TP传输路径和PTM传输路径共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实体,在RLC层执行确认模式AM;或者,所述PTP传输路径和PTM传输路径共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实体,在PDCP层执行确认模式A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状态报告的反馈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更新接收窗口;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反馈次数计数器的数值达到或超过最大反馈次数;反馈定时器超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配置的AM传输的最大反馈次数,和/或,接收网络侧设备配置的AM传输的反馈定时器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播业务数据的接收情况,通过点到点PTP传输路径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状态报告,包括:在确定存在接收缺口gap的情况下,通过PTP传输路径向网络侧设备反馈状态报告,所述状态报告中携带NACK_SN信息,所述NACK_SN信息为所述接收gap处的数据的序列号SN和/或SN分段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次数计数器的更新,包括:以共用协议层协议数据单元PDU序列号SN为粒度,每当一个共用协议层PDU SN被作为状态报告中的NACK_SN信息时,所述反馈次数计数器加一;或者,以共用协议层PDU SN分段为粒度,每当一个共用协议层PDU SN分段被作为状态报告中的NACK_SN信息时,所述反馈次数计数器加一。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定时器的粒度,包括:对每个共用协议层PDU,维护一个独立的反馈定时器;或者,对每个共用协议层PDU分段,维护一个独立的反馈定时器;或者,对一次重组定时器范围内新增的gap处的共用协议层PDU和分段合集,维护一个反馈定时器;或者,对所有当前经过了重组定时器超时的gap处的共用协议层PDU和分段合集,维护一个反馈定时器。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定时器的初始启动点包括:在第一次检测到接收gap时;或者,
在第一次经过了重组定时器超时,所述接收gap仍然存在;或者,所述状态报告的第一次发送时刻。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接收到的新多播数据包的SN位于接收窗口之内,则进行重排序和重复检测判断,若存在重复的数据包,则删除所述重复的数据包,若存在非重复的数据包,则利用所述非重复数据包填补所述接收gap;若接收到的新多播数据包的SN位于接收窗口之外,则将所述接收窗口的上边界更新为所述新多播数据包的SN加一,并根据所述上边界确定下边界;其中,所述接收窗口的上边界初始值为零,或者,所述接收窗口的上边界初始值为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SN加一。10.一种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点到多点PTM传输路径向多个终端发送多播业务MBS数据;通过点到点PTP传输路径接收所述多个终端反馈的状态报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TP传输路径和PTM传输路径共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实体,在RLC层执行确认模式AM;或者,所述PTP传输路径和PTM传输路径共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实体,在PDCP层执行确认模式AM。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接收到至少一个终端的状态报告中携带NACK_SN信息的情况下,通过PTP传输路径和/或PTM传输路径对所述NACK_SN处的数据进行重传;其中,所述NACK_SN信息为接收gap处的数据的序列号SN和/或SN分段信息。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接收到所有终端的状态报告中均仅包含ACK_SN的情况下,更新发送窗口;或者,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更新发送窗口;其中,所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重传定时器超时;重传次数计数器的数值达到或超过最大重传次数。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多播业务MBS的一个承载配置确认模式AM传输,并配置所述AM传输的最大反馈次数和/或反馈定时器的长度。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定时器的启动点包括:第一次接收到终端的状态报告中携带非确认消息;或者,第一次重传。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定时器的粒度为:对于每一个共用协议层PDU,维护一个重传定时器;对于每一个共用协议层PDU分段,维护一个重传定时器;对于一个区间内的PDU/PDU分段,维护一个重传定时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次数计数器的更新包括:对于每个终端的一个共用协议层PDU或PDU分段维护一个重传次数计数器,或者,对于每一个共用协议层PDU或PDU分段维护一个重传次数计数器;在对所述PDU或PDU分段进行了一次重传时,所述重传次数计数器加一。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发送窗口包括:将发送窗口的下边界更新到下一个未被所有终端确认的序列号SN处或分段处;或者,将发送窗口的下边界更新到下一个重传定时器未超时的未被所有终端确认的SN处或分段处;或者,将发送窗口的下边界更新到下一个重传次数计数器的数值未达到最大重传次数的未被所有终端确认的SN处或分段处;根据所述发送窗口的下边界确定所述发送窗口的上边界。19.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状态报告中携带NACK_SN信息且所述NACK_SN信息位于发送窗口之外的情况下,执行以下各项中的一项:对发送窗口之外的gap处的数据不予重传;若发送窗口之外的gap处的数据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则利用PTP传输路径进行重传;对发送窗口之外的gap处的数据不使用PTM传输路径进行重传,使用PTP传输路径进行重传。20.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不适合进行多播传输的终端进行重配置,使用PTP RLC/PDCP确认模式实体进行多播传输;其中,所述不适合进行多播传输的终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在预设时长范围未接收到终端反馈的确认消息;针对终端的一个共用协议层PDU或者分段,重传达到了最大次数,仍然无法接收到所述终端反馈的确认消息;终端的多播信道的测量或者反馈低于预设门限,或者,单播信道的测量或者反馈低于预设门限;其他不适合进行多播传输的终端情形。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适合进行多播传输的终端进行重配置,包括:为不适合进行多播传输的终端建立独立于配置了多播确认模式的其他终端的PDCP实体和RLC实体;或者,为所述不适合进行多播传输的终端建立独立的RLC实体,所述不适合进行多播传输的终端与配置了多播确认模式的其他终端共用PDCP实体。22.一种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点到多点PTM传输路径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播业务MBS数
据;状态反馈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播业务数据的接收情况,通过点到点PTP传输路径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状态报告。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播业务的确认模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TP传输路径和PTM传输路径共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实体,在RLC层执行确认模式AM;或者,所述PTP传输路径和PTM传输路径共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实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