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87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基座,基座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容纳腔;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第一驱动机构,锅体可旋转地设在基座上,锅体的部分或整体伸入容纳腔中,锅体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翻炒腔;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锅体绕Z轴旋转;电磁加热装置设置于基座的容纳腔中,电磁加热装置用于对锅体加热;翻炒装置包括翻炒件和第二驱动机构,翻炒件包括连接部、翻炒部;翻炒部设置于连接部的一端并伸入翻炒腔内,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部转动以带动翻炒部转动,使得翻炒部对翻炒腔内的物料进行翻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物料进行均匀翻炒,物料受热、混合更加均匀,物料不容易粘锅,炒菜效果好。炒菜效果好。炒菜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炒菜机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

技术介绍

[0002]炒制作业由炒制人员持锅铲对锅内的物料不断进行翻炒,从而避免物料粘锅及使物料分布均匀以实现均匀受热,快速炒熟,同时使调味料均匀分布于物料的各个区域。而人工作业对于各种经营性餐饮场所而言,增加了人工成本,且劳动强度大,对炒制人员的要求高,另外,对于进行大份量炒制要求的场合,除了劳动强度的大大提高外,由于物料量较大,难以翻炒,这就导致炒制时间的增加,同时无法保证炒制品的味道。因此,炒菜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自动炒菜机的需求无疑会越来越强烈。相关技术中的自动炒菜机大多采用搅拌式,对其内食材翻炒不均匀,容易粘锅,且容易将其内的食材搅碎,使得炒菜机的炒菜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炒菜机,其能够对物料进行均匀翻炒,物料受热、混合更加均匀,物料不容易粘锅,炒菜效果好。
[000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
[0006]基座,所述基座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容纳腔;
[0007]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锅体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锅体的部分或整体伸入容纳腔中,所述锅体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翻炒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锅体绕Z轴旋转;
[0008]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容纳腔中,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用于对锅体加热;
[0009]翻炒装置,所述翻炒装置包括翻炒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翻炒件包括连接部、翻炒部;所述翻炒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并伸入所述翻炒腔内,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连接部转动以带动所述翻炒部转动,使得翻炒部对所述翻炒腔内的物料进行翻炒。
[0010]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翻炒件还包括抵压部,所述抵压部的一端与所述翻炒部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锅体的翻炒腔的内壁抵接;
[001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撑座、枢接于所述支撑座上的转轴、枢接于所述转轴上的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翻炒件的连接部并驱动所述连接部以其轴线为自转轴自转;在翻炒件进行翻炒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通过其自身及位于其上的部件的重力及翻炒腔的内壁对抵压部的反作用力绕所述转轴上下摆动。
[0012]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0013]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连接且和第二连杆的夹角为钝角;
[0014]所述翻炒部包括铲板以及位于铲板的刃口两侧的翻边及挡板,所述翻边及挡板均与铲板呈钝角布置且它们形成物料收容空间,所述翻边远离刃口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
[0015]所述挡板的背面连接所述抵压部。
[0016]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用于覆盖锅体的顶部开口,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有配合口,所述翻炒装置适于与配合口配合。
[0017]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防护罩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碎料件,在翻炒件进行翻炒的过程中,所述碎料件适于对翻炒件上的块状或球团状物料进行破碎。
[0018]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罩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套管与所述转轴套接。
[0019]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还包括勾挂机构,所述勾挂机构包括安装于转轴上的固定架、安装于所述连接臂上的枢接座、枢接于所述枢接座上的勾挂件,所述勾挂件能够在连接臂绕转轴旋转至预设位置时勾挂于所述固定架上。
[0020]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还包括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包括刮料件,所述刮料件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刮料件的另一端具有伸入锅体的翻炒腔内的刮料部,所述刮料部形成有与所述翻炒腔相匹配的弧形面,所述刮料部与所述翻炒腔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0021]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刮料组件还包括扭簧及限位件,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具有具有勾搭部,该勾搭部勾搭于所述刮料件上,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刮料件的下方并与所述刮料件抵接。
[0022]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包括线圈安装架和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绕装在所述线圈安装架上形成电磁线圈部,所述电磁线圈部包围伸入容纳腔中的所述锅体;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安装于基座上第一动力装置和链条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链条传动机构带动锅体绕Z轴旋转。
[002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自动炒菜机,包括基座、锅体组件、电磁加热装置、翻炒装置;工作过程中,由电磁加热装置对锅体进行加热,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驱动锅体绕Z轴旋转,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部转动以带动所述翻炒部转动,使得翻炒部对所述翻炒腔内的物料进行翻炒;在翻炒件进行翻炒同时锅体自转,同时配合电磁加热,能够对物料进行均匀翻炒,物料受热、混合更加均匀,物料不容易粘锅,炒菜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炒菜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锅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翻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枢接座、勾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带有防护机构的自动炒菜机的立体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带有防护机构的自动炒菜机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31]图中:
[0032]10、基座;
[0033]20、锅体;21、翻炒腔;
[0034]31、第一动力装置;
[0035]41、线圈安装架;
[0036]50、翻炒件;51、连接部;511、第一连杆;512、第二连杆;52、翻炒部;521、铲板;522、翻边;523、挡板;53、抵压部;
[0037]60、第二驱动机构;61、支撑座;62、转轴;63、安装架;64、第二动力装置;
[0038]70、防护机构;71、防护罩;72、碎料件;73、连接臂;74、套管;75、勾挂机构;751、固定架;752、枢接座;753、勾挂件;
[0039]80、刮料件;81、刮料部;82、扭簧;821、勾搭部;83、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容纳腔;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锅体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锅体的部分或整体伸入容纳腔中,所述锅体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翻炒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锅体绕Z轴旋转;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容纳腔中,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用于对锅体加热;翻炒装置,所述翻炒装置包括翻炒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翻炒件包括连接部、翻炒部;所述翻炒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并伸入所述翻炒腔内,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连接部转动以带动所述翻炒部转动,使得翻炒部对所述翻炒腔内的物料进行翻炒;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撑座、枢接于所述支撑座上的转轴;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用于覆盖锅体的顶部开口,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有配合口,所述翻炒装置适于与配合口配合;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罩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套管与所述转轴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件还包括抵压部,所述抵压部的一端与所述翻炒部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锅体的翻炒腔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枢接于所述转轴上的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翻炒件的连接部并驱动所述连接部以其轴线为自转轴自转;在翻炒件进行翻炒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通过其自身及位于其上的部件的重力及翻炒腔的内壁对抵压部的反作用力绕所述转轴上下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景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宜仕乐人工智能商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