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81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其特征是:包括相互盖合并且形成握持部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握持部内具有滤腔,所述滤腔内设置有将滤腔分隔成进液室和出液室的滤膜;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上具有防脱定位部和进气孔,以及第一壳体的上侧面上具有穿刺部,所述穿刺部内具有与进液室导通的出液通道和与进气孔导通的进气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进液口倾斜设置,并且在插入输液瓶塞时,出液通道的进液口能供输液瓶内的最低液面流入;所述第二壳体的下侧面上具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具有与出液室导通的出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灵活且输液无残留的特点。灵活且输液无残留的特点。灵活且输液无残留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

技术介绍

[0002]输液穿刺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主要被用于静脉滴注。目前市场上的穿刺器结构主要包括手持部、位于手持部上侧的穿接部和位于手持部下侧的出液部。手持部为整个输液穿刺器的基础部分,穿接部呈中空的圆柱管状,其一端连接手持部、另一端形成一个穿刺头,该穿刺头是由穿接部端部斜切形成的类似钩状的结构,以便于在使用时,穿刺头的尖角能够刺破输液瓶上的胶塞。穿接部和手持部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通过气体通道为输液瓶内供气,液体通道用于输液瓶内药液的流出。
[0003]在实际使用时,现有技术中的穿刺器存在着缺陷,1、结构较为复杂,既不利于自动化生产,也提升了生产的成本;2、为了提高穿刺器的穿刺头在输液瓶塞上的稳定性,穿刺器的穿刺头需要较长的长度,使较长的穿刺头较深的插入到输液瓶内,该情况下,导致输液瓶底部的药液无法流出,造成药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灵活且输液无残留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其特征是:包括相互盖合并且形成握持部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0007]所述握持部内具有滤腔,所述滤腔内设置有将滤腔分隔成进液室和出液室的滤膜;
[0008]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上具有防脱定位部和进气孔,以及第一壳体的上侧面上具有穿刺部,所述穿刺部内具有与进液室导通的出液通道和与进气孔导通的进气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进液口倾斜设置,并且在插入输液瓶塞时,出液通道的进液口能供输液瓶内的最低液面流入;
[0009]所述第二壳体的下侧面上具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具有与出液室导通的出液孔。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供防脱定位部以及进气孔设置的加厚区,所述加厚区与第一壳体的侧面之间形成台阶。
[0011]优选的,所述握持部为扁平状的四方体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防脱定位部为定位槽。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由相同材料制成。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卡合于第二凹槽的槽壁内。
[0015]优选的,所述滤膜的边沿位置卡合在第一凹槽的槽壁和第二凹槽的槽壁之间形成固定。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凸起。
[0018]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的下端位置上具有螺纹连接段。
[0019]本技术的优点为:
[0020]1、穿刺器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形成,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的特点;
[0021]2、由于防脱定位部的设置,能够配合防脱装置同步使用,因此可以减少穿刺部穿入输液瓶塞的深度,使输液瓶内药液处于最低液面时也能流入到出液通道的进液口内流出;
[0022]3、出液管能够便于本技术与其他器械的连接,便于本技术用于其他器械的溶液过滤器使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与穿刺器配合使用的防脱装置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与穿刺器配合使用的防脱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结合图1至图5对本技术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一种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其特征是:包括相互盖合并且形成握持部3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握持部3内具有滤腔8,所述滤腔8内设置有将滤腔8分隔成进液室82和出液室81的滤膜7。所述第一壳体1的侧面上具有防脱定位部4和进气孔5,以及第一壳体1的上侧面上成型有凸出于握持部3的穿刺部11,所述穿刺部11内具有与进液室82导通的出液通道112和与进气孔5导通的进气通道111,进气通道111的出气口1111的高度高于出液通道112的进液口1121的高度。所述出液通道112的进液口1121倾斜设置,并且在插入输液瓶塞时,出液通道112的进液口1121能供处于倒置状态下的输液瓶内的最低液面流入,达到无残留输液效果。所述第二壳体2的下侧面上成型有凸出于握持部3的出液管21,所述出液管21内具有与出液室81导通的出液孔23。
[0030]具体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背的侧面为握持面13,25,所述第一壳体1的侧面上即第一壳体1的握持面13上设置有供防脱定位部4以及进气孔5设置的加厚区12。在进气孔5内设置有空气过滤膜6,所述加厚区12位于握持面13靠近上侧的位置上,并且加厚区12凸出于握持面13,加厚区12的底面与握持面13之间形成台阶121,以便于操作者在该台阶面上施加向上推动的推力,将穿刺部11穿入到输液瓶塞中。同时,为了提升施力的舒适性,该台阶121为倾斜式结构。
[0031]所述握持部3为扁平状的四方体结构,该结构能够增加握持面13,25的面积,以增加手指与握持面13,25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握持的舒适性。
[0032]所述防脱定位部4为定位槽,定位槽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定位槽设置有两个,并且位于进气孔5的左右两侧。在使用时,该定位槽能够供防脱装置连接,起到穿刺器的防脱功能。
[0033]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由相同材料制成,第一壳体1与穿刺部11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壳体2与出液管21为一体式结构,该结构下,既能便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生产,又能便于两者的回收再利用。
[0034]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分别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27,第一凹槽配合滤膜7形成进液室82,第二凹槽27配合滤膜7形成出液室81。第一凹槽的槽壁14卡合于第二凹槽27的槽壁26内形成卡接结构,同时再利用超声波焊接固定,所述滤腔8由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27对接组合形成。
[0035]第二凹槽27的槽壁26的内侧面上具有台阶22,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14在卡入到第二凹槽27的槽壁26内时,第一凹槽的槽壁顶面141抵靠在该台阶22上。同时,所述滤膜7的边沿位置卡合在第一壳体1的槽壁顶面141和第二壳体2的槽壁的台阶22之间形成固定。
[0036]所述第二凹槽27的深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该结构能够增加出液室81下侧位置对药液的容纳量,便于出液室81中的药液能够充分的流入到出液管中。
[0037]在对药液过滤时,为了避免滤膜7的变形,所述第二凹槽27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24,该支撑凸起在第二凹槽27内均匀分布,以对滤膜的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其特征是:包括相互盖合并且形成握持部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握持部内具有滤腔,所述滤腔内设置有将滤腔分隔成进液室和出液室的滤膜;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上具有防脱定位部和进气孔,以及第一壳体的上侧面上具有穿刺部,所述穿刺部内具有与进液室导通的出液通道和与进气孔导通的进气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进液口倾斜设置,并且在插入输液瓶塞时,出液通道的进液口能供输液瓶内的最低液面流入;所述第二壳体的下侧面上具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具有与出液室导通的出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供防脱定位部以及进气孔设置的加厚区,所述加厚区与第一壳体的侧面之间形成台阶。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无残留过滤式输液穿刺器,其特征是:所述握持部为扁平状的四方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文郭桂成王余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福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