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建筑逐时热负荷预测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热负荷预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建筑逐时热负荷预测建模方法。
技术背景
[0002]当前,建筑逐时热负荷预测建模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机理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由于模型大量的输入信息在实际中难以准确获取,机理建模方法的预测精度通常较低。相比于机理建模方法,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在挖掘热负荷实际特性、提高预测精度方面更有优势。
[0003]样本数据量是决定数据驱动建模方法预测效果的关键因素,数据驱动模型只有被充足的样本数据训练,才能获得优秀的泛化能力。当训练数据不足时,数据驱动模型会产生严重的过拟合现象,使模型在训练数据上有很高的拟合精度,但在测试数据上出现很大的预测误差。然而在工程实际中,经常会出现训练样本数据不足的情况,例如,仅运行了一段时间的新建建筑能源系统,或者由于数据存储、数据质量等问题造成的数据大量缺失。面对此类不充足的数据情况,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就难以实现较高的预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预测建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建筑逐时热负荷预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建筑逐时热负荷及其与热负荷相关的特征变量的原始数据;S2: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异常值清洗以及空缺值填补;S3:使用TRNSYS软件对目标建筑进行仿真模型搭建,并获取全工况范围的逐时热负荷模拟数据;S4:使用获取到的仿真模拟数据构建建筑逐时热负荷预训练模型;S5:利用有限的实际数据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由此获得最终的建筑逐时热负荷预测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建筑逐时热负荷预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特征数据包括室外温度以及太阳辐射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建筑逐时热负荷预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所有原始数据以1小时为时间间隔,每天设置24个采样点,在每个采样点采集建筑热负荷及其相关特征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建筑逐时热负荷预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异常值清洗采用基于拉依达准则的方法;该方法将超出(μ-3σ,μ+3σ)区间外的数据视为异常值,将其删除;其中,μ为数据的均值,σ为数据的标准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建筑逐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