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砼泵管可周转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63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砼泵管可周转加固装置。包括H型钢底座,所述H型钢底座的竖板上开设有上、下两排行的第一贯通孔,所述H型钢底座1的顶板和底板结构相同且对称,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对称于竖板两边的第二贯通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对称于竖板两边的第三贯通孔,所述若干第三贯通孔中设置有螺栓以固定H型钢底座,所述H型钢底座通过U型抱箍固定砼泵管。本新型可以实现立式加固和侧抱式加固两种目的,使用的结构相同,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H型钢底部放置橡胶垫板,可以缓解冲击力,达到减震效果,保护安装位置混凝土面层;有弧形砼泵管胶垫,可以稳定泵管并缓解砼泵管与H型钢之间的震动冲击力。并缓解砼泵管与H型钢之间的震动冲击力。并缓解砼泵管与H型钢之间的震动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砼泵管可周转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砼泵管可周转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现浇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和结构强度,但混凝土浇筑量大,施工过程控制要求高,常规的混凝土浇筑除了混凝土汽车泵和塔吊配合输送,目前在建筑主体结构中固定混凝土泵管浇筑的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现场常规加固用钢管脚手架搭设稳定性差、损耗劳动力时间多、周转损耗率高,同时对泵管的磨损严重。
[0003]目前已有可周转后锚固式泵管加固结构(申请号CN201820975947.8),该装置将预埋螺栓设置楼板上,边槽钢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在楼板上,中间槽钢一端焊接在边槽钢上,另一端与固定泵管的抱箍通过抱箍螺栓连接,预留洞口中抱箍两侧设置辅助木方。
[0004]虽然该装置具有可周转的特点,但是该装置实际使用不便,一是需要预埋螺栓,同时还需要将两个槽钢焊接,增加了实际使用中的工艺流程和复杂性。此外,该装置还需要方木辅助固定,该辅助固定在平面可以实现,但是在竖向面是无法实现的,因而其周转性和实用性还略有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砼泵管可周转加固装置,通过设置H型钢底座,同时设置U型抱箍,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穿过楼层的砼泵管固定,另一方面将砼泵管设置于H型钢底座的顶面,在竖向平面实现对砼泵管的固定,具有极大的可周转性和实用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砼泵管可周转加固装置,包括H型钢底座,所述H型钢底座的竖板上开设有上、下两排行的第一贯通孔,所述H型钢底座1的顶板和底板结构相同且对称,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对称于竖板两边的第二贯通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对称于竖板两边的第三贯通孔,所述若干第三贯通孔中设置有螺栓以固定H型钢底座,所述H型钢底座通过U型抱箍固定砼泵管。
[0008]优选地,所述砼泵管垂直放置于于H型钢底座的上端面,U型抱箍卡设于砼泵管上,且两端插设于H型钢底座的第二贯通孔中,所述U型抱箍对称的设置有两个。
[0009]优选地,所述砼泵管和H型钢底座的顶板之间设置有砼泵管胶垫。
[0010]优选地,所述H型钢底座对称砼泵管设置有两个,且两个H型钢底座竖板的上、下分别设置有U型抱箍,所述U型抱箍设置的方向相反,两端插设于H型钢底座的第一贯通孔中。
[0011]优选地,所述U型抱箍的螺纹端通过螺母和垫片固定。
[0012]优选地,所述H型钢底座的底板和地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可以实现立式加固和侧抱式加固两种目的,使用的结构相同,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0015]2.H型钢底部放置橡胶垫板,可以缓解H型钢与混凝土接触面间的冲击力,达到减震效果,保护安装位置混凝土面层;
[0016]3.设置有弧形砼砼泵管胶垫,可以稳定泵管并缓解砼泵管与H型钢之间的震动冲击力;
[0017]4.U型抱箍的圆弧部位包有厚橡胶垫,可以稳定砼泵管,缓解砼泵管与H型钢之间的震动冲击力,并且防止砼泵管的表面涂覆层损伤。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
[0022]其中:1.H型钢底座,2.第一贯通孔,3.橡胶垫板,4.第三贯通孔,5.第二贯通孔,6.螺栓,7.砼泵管,8.砼泵管胶垫,9.U型抱箍,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实施例1:
[0025]参照附图1,一种砼泵管可周转加固装置,包括H型钢底座1,所述H型钢为焊接钢制产品,H型钢高度200mm,长度为500 mm,所述H型钢底座1的竖板上开设有上、下两排行的第一贯通孔2,竖板的厚度为6mm,所述H型钢底座1的顶板和底板结构相同且对称,顶板和底板的宽度100mm,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对称于竖板两边的第二贯通孔5,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对称于竖板两边的第三贯通孔4,所述第二贯通孔5和第三贯通孔4的孔径为18mm,孔距75mm,所述若干第三贯通孔4中设置有螺栓6以固定H型钢底座1,所述H型钢底座1通过U型抱箍9固定砼泵管7。
[0026]所述螺栓6为膨胀螺栓,规格为M16,12*120mm,螺栓6的作用是将H型钢底座1及橡胶垫板3固定在加固位置的楼层板面或墙面上,每个H型钢底座设置8个膨胀螺栓。
[0027]所述砼泵管7垂直放置于于H型钢底座1的上端面,U型抱箍9卡设于砼泵管7上,且两端插设于H型钢底座1的第二贯通孔5中。
[0028]所述U型抱箍9对称的设置有两个,所述U型抱箍9的直径为16mm,内径134mm,螺纹端长度为70mm,圆弧部位包4mm厚橡胶垫,含橡胶垫总高度为214mm。
[0029]所述砼泵管7和H型钢底座1的顶板之间设置有砼泵管胶垫8,砼泵管胶垫8与砼泵管7接触面为弧形,砼泵管胶垫8两侧开孔,孔径18mm,孔距150mm。砼泵管胶垫作用为稳定泵管并缓解泵管与H型钢之间的震动冲击力。
[0030]所述U型抱箍9的螺纹端通过螺母10和垫片固定,螺母10的规格为M16,作用是对U
型抱箍9与H型钢底座1进行加固,垫片为一个弹簧垫片和一个平垫片。
[0031]所述H型钢底座1的底板和地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板3,所述橡胶垫板3的规格为500mm*100mm,所述橡胶垫板3上开设有与H型钢底座1的底板第三贯通孔4对应的孔,其孔径18mm,孔距75mm,橡胶垫板3的作用为缓解H型钢底座1与混凝土接触面间的冲击力,达到减震效果,保护安装位置混凝土面层。
[0032]实施例1使用流程:
[0033]本实施例适用于砼泵管7沿楼层板面水平布设,为一种立式加固方式,加固装置每隔3米布置1个,弯管接头处布置1个;砼泵管顺墙面垂直布设时,当墙高大于等于3米时布置2个加固装置,间距不小于1m。
[0034]然后在混凝土面需要设置加固装置的位置打孔,H型钢底座1底板的每端固定4个螺栓6,两端需要8个孔位,打孔偏差不大于2mm。
[0035]根据已经确定的孔位放置橡胶垫板3,确保橡胶垫3准确对孔,橡胶垫板3的板面平整。橡胶垫板3安装后,根据橡胶垫板3的位置及孔位放置H型钢底座1,H型钢底座1孔位与橡胶垫板3对孔准确,偏差不应大于2mm,确保H型钢底座与橡胶垫板接触紧密无缝隙,将螺栓6放入孔内。
[0036]在H型钢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砼泵管可周转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底座(1),所述H型钢底座(1)的竖板上开设有上、下两排行的第一贯通孔(2),所述H型钢底座(1)的顶板和底板结构相同且对称,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对称于竖板两边的第二贯通孔(5),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对称于竖板两边的第三贯通孔(4),所述若干第三贯通孔(4)中设置有螺栓(6)以固定H型钢底座(1),所述H型钢底座(1)通过U型抱箍(9)固定砼泵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泵管可周转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砼泵管(7)垂直放置于于H型钢底座(1)的上端面,U型抱箍(9)卡设于砼泵管(7)上,且两端插设于H型钢底座(1)的第二贯通孔(5)中,所述U型抱箍(9)对称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拥军张少斌胡旭阳刘东翰周向龙李新晔王永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