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及光伏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62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及光伏电池组件,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的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具有阻水性能差、支撑性能差的问题。其中,所述背板包括:绝缘结构层;第一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保护结构层,所述保护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远离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第二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另一侧表面上;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远离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金属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50μm~1000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背板应用于光伏电池组件中。的背板应用于光伏电池组件中。的背板应用于光伏电池组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及光伏电池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发电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及光伏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单片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压较低,而且,未封装的电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电极容易脱落,因此将一定数量的单片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密封成光伏电池组件,以避免电池电极和互连线受到腐蚀;同时,封装也避免了电池碎裂,方便了户外安装,封装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太阳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0003]其中,光伏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包括位于电池一侧的背板。现有的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由有机树脂复合而成,具有阻水性能差、支撑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以解决现有的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具有阻水性能差、支撑性能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该背板包括:绝缘结构层;第一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保护结构层,所述保护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远离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第二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另一侧表面上;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远离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金属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50μm~1000μm。
[0006]可选地,所述金属结构层为不锈钢金属结构层。
[0007]可选地,所述金属结构层为铝箔结构层。
[0008]可选地,所述背板还包括:反光结构层,所述反光结构层通过第三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保护结构层远离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
[0009]可选地,所述反光结构层为不锈钢金属结构层。
[0010]可选地,所述反光结构层为铝箔结构层。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为胶水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均为胶水结构层;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30μm~80μm。
[0012]可选地,所述绝缘结构层包括多层子绝缘结构层,相邻的两层所述子绝缘结构层之间设有胶水结构层。
[0013]可选地,所述绝缘结构层包括PET结构和PO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护结构层包括PVDF结构、ETFE结构、PVF结构和ECTFE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0014]另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包括上述的背板。
[0015]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0016]这样,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保护结构层、第一粘贴结构层、绝
缘结构层、第二粘贴结构层和金属结构层,绝缘结构层设置在保护结构层和金属结构层中间。在安装过程中,可将保护结构层朝向电池片,也可将金属结构层朝向电池片。本实施例中的背板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金属结构层的厚度范围在50μm~1000μm之间,这样的厚度可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使得背板的机械强度足够强,从而可很好地支撑光伏电池组件;第二,金属结构层的厚度范围在50μm~1000μm之间,这样的厚度可使得背板达到极低的透水率,经测试可达到透水率<0.005g/

﹒day;第三,基于本实施例的背板的结构,不限制背板的安装方式,即不限制金属结构层的安装位置,当背板的金属结构层安装在电池片上时,能在光伏电池组件经太阳光照射发电时,反射光波回电池片,增加组件效益,当背板的保护结构层安装在电池片上时,金属结构层能给组件背面带来金属色泽的外观,外观美观。可见,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改善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的阻水性能和支撑性能,同时可灵活变化金属结构层的安装位置,使光伏电池组件可应用于更多的场所,如水面电站项目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背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光伏电池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该背板包括:
[0022]绝缘结构层1;
[0023]第一粘贴结构层2,第一粘贴结构层2设置在绝缘结构层1的一侧表面上;
[0024]保护结构层3,保护结构层3设置在第一粘贴结构层2远离绝缘结构层1的一侧表面上;
[0025]第二粘贴结构层4,第二粘贴结构层4设置在绝缘结构层1的另一侧表面上;
[0026]金属结构层5,金属结构层5设置在第二粘贴结构层4远离绝缘结构层1的一侧表面上,金属结构层5的厚度范围为50μm~1000μm。
[0027]参见图2,在光伏电池组件中,本实施例中的背板10用于安装在电池片组20的一侧表面上,背板10和电池片组20之间可通过第一胶膜结构层30粘接在一起。另外,电池片组20的另一侧表面上安装有前板40,前板40和电池片组20之间可通过第二胶膜结构层50粘接在一起。
[0028]在本实施例的背板中,绝缘结构层1用于起到机械强度保护、老化保护、绝缘保护的作用。
[0029]保护结构层3由高强度、耐腐蚀的物质形成,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耐高温、耐氧化、耐气候性、耐紫外、耐辐射性能,可有效保护电池片,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设备、电子电器。
[0030]第一粘贴结构层2用于粘接绝缘结构层1和保护结构层3。
[0031]金属结构层5用于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用于支撑组件;另外,金属结构层5还具有
阻隔水汽的作用。
[0032]第二粘贴结构层4用于粘接绝缘结构层1和金属结构层5。
[0033]本实施例的背板中设置了金属结构层5,且金属结构层5的厚度范围为50μm~1000μm。一方面,金属结构层5的厚度确保背板能够提供给组件足够的支撑力,改善背板的支撑性能;另一方面,金属结构层5的厚度确保背板能够达到极低的透水性,改善背板的阻水性能。
[0034]其中,经测试,在测试条件为:温度38℃、相对湿度为90%,本实施例的背板的透水率<0.005g/

﹒day,而常规的含氟复合材料背板的透水率<2.5g/

﹒day。可见,本实施例的背板的透水性明显低于常规的含氟复合材料背板的透水率。
[0035]另外,经测试,在测试条件为:5%
×
35℃
×
360小时连续喷雾,本实施例的背板的测试结果≥R.NO9.8。可见,本实施例的背板赋予组件超优异的耐盐雾的功能。
[0036]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背板,在一种场景下,安装过程中,可将保护结构层3安装在电池片上,从而金属结构层5朝向外界,能给组件背面带来金属色泽的外观,外观美观。
[0037]其中,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绝缘结构层;第一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保护结构层,所述保护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远离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第二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另一侧表面上;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远离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金属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50μm~10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构层为不锈钢金属结构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构层为铝箔结构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还包括:反光结构层,所述反光结构层通过第三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保护结构层远离所述第一粘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介雷周静徐诚朵善桥徐鑫
申请(专利权)人: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