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55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内侧设置有喷水机构和净化处理机构,所述净化处理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从动组件和延迟组件,所述从动组件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延迟组件,通过设置的喷水机构、净化处理机构和控制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解决传统的通风管道中使用雾化喷水导致难以清理的问题,在通风管道中进行雾化喷水,可以增加对絮状漂浮物的清理效果,并且排出的空气也比较干燥,大部分的水都停留在通风管道内侧的净化处理机构中,使清理效果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某些工厂车间中,生产或制造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絮状漂浮物,这些絮状漂浮物质量较轻,不容易下沉,被工人吸入呼吸道或者肺中,容易引起过敏,甚至引发疾病,所以在这些工厂中都会针对絮状漂浮物安装一些空气净化设备,这些空气净化设备虽然可以将车间中的絮状漂浮物进行净化,但是并不能较好的处理,为了避免絮状漂浮物粘在管道中,很多工厂都是直接排出厂外,然后再用水雾将这些絮状漂浮物打湿,使其随水下落,这种净化装置对絮状漂浮物的净化效果不好;而且,传统的空气净化设备的耗电量较高,从而增加了电能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解决传统的通风管道中使用雾化喷水导致絮状漂浮物难以清理的问题,在通风管道中进行雾化喷水,可以增加对絮状漂浮物的清理效果,并且排出的空气也比较干燥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内侧设置有喷水机构和净化处理机构,所述净化处理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净化处理机构包括有过滤组件、结合组件、移动组件、触发组件、密封组件、清除组件和清除头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可以对其表面进行刮动的所述结合组件,所述结合组件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移动组件,所述结合组件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所述触发组件,所述通风管道的底部固定有所述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的底端内侧设置有所述清除组件,所述清除组件的外侧套设有所述清除头组件;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从动组件和延迟组件,所述从动组件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延迟组件。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还安装有风能补偿组机构,所述风能补偿组机构包括有补偿通风管、空气流量计、圆柱支架、旋转壳体、尾杆、导风板、同步长杆、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一金属轴、第一扇叶、第三斜齿轮、第二金属轴、金属轴支架和第二扇叶,所述补偿通风管的底端与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内侧连通连接,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空气流量计,所述补偿通风管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圆柱支架,所述圆柱支架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尾杆,所述尾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导风板,所述旋转壳体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同步长杆,所述同步长杆的上下两端外侧均固定连
接有所述第一斜齿轮,位于上侧的所述第一斜齿轮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一端外侧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金属轴,所述第一金属轴的一端外端面与所述旋转壳体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扇叶,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连接有所述第三斜齿轮,所述第三斜齿轮的一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金属轴,所述第二金属轴通过所述金属轴支架转动固定在所述补偿通风管的一端内侧,所述第二金属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扇叶。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喷水机构包括有水管卡、输水管、硬质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水管卡固定在所述通风管道的外侧,所述水管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所述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连接外接清洁水源,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连通连接有所述硬质水管,所述硬质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所述雾化喷头,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硬质过滤板和齿板,所述硬质过滤板的顶端固定在所述通风管道的顶端内侧,所述硬质过滤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齿板。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结合组件包括有清理外壳、强磁铁和清除面,两个所述清理外壳对称设置在所述硬质过滤板的两侧,所述清理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强磁铁,所述清理外壳靠近所述硬质过滤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清除面,所述清除面可将所述硬质过滤板表面进行清理。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清理外壳的两端内侧,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清理外壳的两端内侧,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在所述齿板的外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有连接支架和触发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在所述清理外壳的两端外侧,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触发支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固定密封板、板状支架、弹簧座、第一拉伸弹簧、横向密封板、限位边和被动支架,所述固定密封板固定在通风管道的底端内侧,所述固定密封板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板状支架,所述板状支架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拉伸弹簧,所述第一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横向密封板,所述横向密封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密封板的顶部内侧,所述横向密封板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边,所述限位边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被动支架,所述被动支架和所述触发支架相对应。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清除组件包括有硬质管、限位头、强磁外套、强磁内芯、第二拉伸弹簧、单向阀、内管、活动内芯、活动支架、限位杆、斜面头、第一压缩弹簧、三角卡块和第三拉伸弹簧,所述清除头组件包括有刮动头,所述硬质管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通风管道的底部内侧,所述硬质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头,所述硬质管的一端外侧滑动套设有所述强磁外套,所述强磁外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刮动头,所述强磁外套相对应的所述硬质管内壁面滑动连接有所述强磁内芯,所述强磁内芯的一端和所述硬质管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拉伸弹簧,所述内管被套设在
所述第二拉伸弹簧的内侧并固定在所述硬质管的一端内侧,所述强磁内芯的一端内侧安装有所述单向阀,所述内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活动内芯,所述活动内芯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杆,所述活动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斜面头,所述斜面头和所述硬质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内管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三角卡块,所述三角卡块的一端下侧与所述限位杆接触,所述三角卡块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拉伸弹簧,所述第三拉伸弹簧的底端外侧固定在所述内管的底端内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触发支架的外平面侧面越过所述齿板的端面,所述触发支架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清除头组件还可以是滑动基板、异面刮头和导向梯形,所述滑动基板固定在所述强磁外套的外侧,所述滑动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异面刮头,所述异面刮头的平面处与所述清理外壳的一端面平齐,所述导向梯形固定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通风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1)的内侧设置有喷水机构(2)和净化处理机构(3),所述净化处理机构(3)的一端连接有控制机构(4);所述净化处理机构(3)包括有过滤组件(31)、结合组件(32)、移动组件(33)、触发组件(34)、密封组件(35)、清除组件(36)和清除头组件(37),所述过滤组件(31)的外侧设置有可以对其表面进行刮动的所述结合组件(32),所述结合组件(32)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移动组件(33),所述结合组件(32)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所述触发组件(34),所述通风管道(1)的底部固定有所述密封组件(35),所述密封组件(35)的底端内侧设置有所述清除组件(36),所述清除组件(36)的外侧套设有所述清除头组件(37);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有从动组件(41)和延迟组件(42),所述从动组件(41)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延迟组件(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1)的一端还安装有风能补偿组机构(5),所述风能补偿组机构(5)包括有补偿通风管(51)、空气流量计(511)、圆柱支架(52)、旋转壳体(53)、尾杆(531)、导风板(532)、同步长杆(54)、第一斜齿轮(55)、第二斜齿轮(56)、第一金属轴(57)、第一扇叶(58)、第三斜齿轮(59)、第二金属轴(591)、金属轴支架(592)和第二扇叶(593),所述补偿通风管(51)的底端与所述通风管道(1)的一端内侧连通连接,所述通风管道(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空气流量计(511),所述补偿通风管(51)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圆柱支架(52),所述圆柱支架(52)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旋转壳体(53),所述旋转壳体(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尾杆(531),所述尾杆(53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导风板(532),所述旋转壳体(53)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同步长杆(54),所述同步长杆(54)的上下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斜齿轮(55),位于上侧的所述第一斜齿轮(55)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第二斜齿轮(56),所述第二斜齿轮(56)的一端外侧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金属轴(57),所述第一金属轴(57)的一端外端面与所述旋转壳体(5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轴(5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扇叶(58),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斜齿轮(55)啮合连接有所述第三斜齿轮(59),所述第三斜齿轮(59)的一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金属轴(591),所述第二金属轴(591)通过所述金属轴支架(592)转动固定在所述补偿通风管(51)的一端内侧,所述第二金属轴(59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扇叶(59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机构(2)包括有水管卡(21)、输水管(22)、硬质水管(23)和雾化喷头(24),所述水管卡(21)固定在所述通风管道(1)的外侧,所述水管卡(2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所述输水管(22),所述输水管(22)的一端连接外接清洁水源,所述输水管(22)的另一端连通连接有所述硬质水管(23),所述硬质水管(2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所述雾化喷头(24),所述过滤组件(31)包括有硬质过滤板(311)和齿板(312),所述硬质过滤板(311)的顶端固定在所述通风管道(1)的顶端内侧,所述硬质过滤板(31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齿板(3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组件(32)包括有清理外壳(321)、强磁铁(322)和清除面(323),两个所述清理外壳(321)对称设置在所述硬质过滤板(311)的两侧,所述清理外壳(3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强磁铁(322),所述清理外壳(321)靠近所述硬质过滤板(3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清除面
(323),所述清除面(323)可将所述硬质过滤板(311)表面进行清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3)包括有驱动电机(331)、主动齿轮(332)和从动齿轮(333),所述驱动电机(331)固定在所述清理外壳(321)的两端内侧,所述驱动电机(331)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主动齿轮(332),所述主动齿轮(332)的一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从动齿轮(333),所述从动齿轮(333)转动连接在所述清理外壳(321)的两端内侧,所述从动齿轮(333)的一端啮合连接在所述齿板(312)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34)包括有连接支架(341)和触发支架(342),所述连接支架(341)固定在所述清理外壳(321)的两端外侧,所述连接支架(3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触发支架(34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间除絮状漂浮物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35)包括有固定密封板(351)、板状支架(352)、弹簧座(353)、第一拉伸弹簧(354)、横向密封板(355)、限位边(356)和被动支架(357),所述固定密封板(351)固定在通风管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林涛张丽娜赖团结黄伟伟张鲁燕金夏伟邵礼滨柯志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柯桥区东纺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东纺科技绍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