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康装置的视标控制方法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51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康装置的视标控制方法及系统,视康装置包括处理组件、控制组件和视标显示组件,方法包括:控制组件接收触发指令,将触发指令传递给处理组件;处理组件对获取的触发指令进行分析,向控制组件发回控制指令;控制组件根据控制指令对视标显示组件进行控制;其中,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位置移动,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图像显示。通过对视康装置的视标显示组件进行智能化、定制化的控制,实现对使用者眼睛的个性化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康装置的视标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助视
,尤其涉及一种视康装置的视标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绝大多数的近视和弱视是由于视觉疲劳及调节性近视引起的调节障碍演变及发展的结果,锻炼和增强眼的调节功能,及时消除眼睛睫状肌和眼肌群的紧张和痉挛是目前治疗和防止近视的主要方法。
[0003]如CN109157383A公开了一种近视治疗仪,包括外壳、目镜和物镜,外壳为设有开口的空壳结构,外壳的开口处设有面板,目镜设置于面板上,外壳内部与目镜相同的高度处设有镜筒,镜筒内设有物镜,外壳内壁上位于目镜相同高度处设有显示屏,目镜、物镜和显示屏形成虚拟焦点结构,镜筒外表面为螺纹结构,外壳的内壁上靠近镜筒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上连接螺纹柱,螺纹柱与镜筒的外表面螺纹配合,电机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自动交替切换电机的转动方向。虽然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使模拟焦点的距离能实现自动化控制,实现了焦点频繁地在远近之间的随机移动,增强了对眼睛的训练。但是人的眼睛及视觉系统是由视觉调节系统和视觉感受系统两部分所组成,该方法是以锻炼视觉系统中的调节部分入手,仪器的视标图像为固定的幻灯图片,图片的背景光源为白炽灯光,这些设置会缺乏对视觉感受系统的直接作用和锻炼,更缺乏视觉生理光谱的照射和按摩,限制了疗效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
[0004]另外,防治弱视的方法较多,较为理想的一种是利用红光闪烁原理,锻炼弱视眼的皮质中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如CN205649578U公开了一种医疗电子仪器,特别是一种治疗儿童弱视的治疗仪。弱视治疗仪,包括依次连接的镜筒、液晶触屏框架与底座,还包括用于显示十字点灭图形的液晶触屏,液晶触屏固定安装在液晶触屏框架所围成的空间内;还包括安装在镜筒内的后像灯与红光灯,底座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后像灯与红光灯的后像红光脉冲电路;后像灯与红光灯通过选择开关分别与所述后像红光脉冲电路电性连接,液晶触屏框架或底座上设有与选择开关联动的触发按键。虽然克服了后像训练无法与十字点灭训练联合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后像十字联合治疗的弱视治疗仪。但是该方法与现有的治疗方法相似,均采用单一或多种光源的均匀刺激,使图形情景对比极小;此外,由于在方式上大都采用几种固定频率的光闪,很容易造成眼睛对光的适应性,不能满足视觉频率调谐锻炼的要求,影响治疗效果。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视康装置来对视标进行智能化、定制化的控制,以实现对使用者者眼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基于视觉康复的基本原理,提供了一种视康装置的视标控制方法及系统,可以对视康装置的视标显示组件进行智能化、定制化的控制,以此来实现对装置使用者眼睛的个性化康复训练。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康装置的视标控制方法,所述视康装置包括处理组件、控制组件和视标显示组件,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组件接收触发指令,将触发指令传递给处理组件;处理组件对获取的触发指令进行分析,向控制组件发回控制指令;控制组件根据控制指令对视标显示组件进行控制;其中,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位置移动,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图像显示;图像显示包括视频和视觉图片,所述视觉图片包括图像的色彩变化、条栅图案旋转、格栅图案旋转和三维景深成像。
[0008]其中,所述视标显示组件为并行分隔排列的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所述触发指令具体包括左显示屏和/或右显示屏移动模式选择、左显示屏和/或右显示屏显示参数选择。
[0009]其中,所述视康装置还包括训练平台,所述训练平台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视标显示组件均通信连接,所述训练平台接到第二控制指令后通过实时传送图像数据,提供给所述视标显示组件进行图像显示。
[0010]其中,所述训练平台还与所述处理组件通信连接,所述处理组件对获取的触发指令进行分析后,将分析的结果传送到所述训练平台,所述训练平台调取控制参数,反馈回到所述处理组件。
[0011]其中,处理组件对获取的触发指令进行分析,向控制组件发回控制指令,具体包括:所述处理组件获取到触发指令后,将触发指令在所述处理组件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比对;获取所述处理组件的数据库中的历史指令信息,将历史指令信息发送到所述训练平台,所述训练平台提取经过自动学习更新后的控制参数,并将控制参数反馈回到所述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接收控制参数后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传送到所述控制组件。
[0012]其中,所述视康装置为VR系统,所述训练平台通过无线通信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视标显示组件连接。
[0013]其中,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图像显示,还包括:控制图像显示中的图像参数和显示区域,所述图像参数为对比度、亮度和颜色色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显示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非中心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和所述非中心区域的所述图像参数分别预设多个级别且由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显示;所述三维景深成像包括纵向、横向、沿屏幕平面及屏幕内三维空间的图像显示。
[0014]其中,所述视康装置还包括透镜,所述透镜设置于观察位置与右显示屏之间,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位置移动包括:控制左显示屏和/或右显示屏按照预设运动模式移动;其中,所述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按照预设运动模式移动时的运动轨迹为镜像对称设置的两条线性轨迹;所述线性轨迹的位置关系为:,其中A为右眼位置与双眼位置连线中点的距离,f为透镜焦距,u为显示屏到双眼连线的垂直距离,x为右显示屏到双眼连线中垂线的距
离;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图像显示包括:控制左显示屏和/或右显示屏按照设定模式进行图像显示。
[0015]其中,所述预设运动模式包含第一运动模式和第二运动模式,所述第二运动模式速度为所述第一运动模式速度的设定倍数,将第一运动模式循环执行预设次数后,停留设定时间,再将第二运动模式循环执行预设次数。
[0016]其中,所述视康装置还包括透镜,所述透镜设置于观察位置与右显示屏之间,所述右显示屏按照所述第一运动模式运行时轨迹与时间的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表示:;;式中,在视标显示组件移动平面上,以双眼位置连线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为第一运动模式中视标显示组件横坐标关于时间的函数,为第一运动模式中视标显示组件纵坐标关于时间的函数,为第一运动模式中本轮运动的某一时刻,A为右眼位置与原点的距离且 2.0≤A≤5.0,f为透镜的焦距且1≤f≤100;其中,所述右显示屏按照所述第二运动模式运行时轨迹与时间的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表示:;;式中,在视标显示组件移动平面上,以双眼位置连线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第二运动模式中视标显示组件横坐标关于时间的函数, 为第二运动模
式中视标显示组件纵坐标关于时间的函数,为第二运动模式中本轮运动的某一时刻,A为右眼位置与原点的距离且2.0≤A≤5.0,f为透镜的焦距且1≤f≤100。
[0017]其中,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康装置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康装置包括处理组件、控制组件和视标显示组件,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组件接收触发指令,将触发指令传递给处理组件;处理组件对获取的触发指令进行分析,向控制组件发回控制指令;控制组件根据控制指令对视标显示组件进行控制;其中,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位置移动,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图像显示;图像显示包括视频和视觉图片,所述视觉图片包括图像的色彩变化、条栅图案旋转、格栅图案旋转和三维景深成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标显示组件为并行分隔排列的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所述触发指令具体包括左显示屏和/或右显示屏移动模式选择、左显示屏和/或右显示屏显示参数选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康装置还包括训练平台,所述训练平台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视标显示组件均通信连接,所述训练平台接到第二控制指令后通过实时传送图像数据,提供给所述视标显示组件进行图像显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平台还与所述处理组件通信连接,所述处理组件对获取的触发指令进行分析后,将分析的结果传送到所述训练平台,所述训练平台调取控制参数,反馈回到所述处理组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组件对获取的触发指令进行分析,向控制组件发回控制指令,具体包括:所述处理组件获取到触发指令后,将触发指令在所述处理组件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比对;获取所述处理组件的数据库中的历史指令信息,将历史指令信息发送到所述训练平台,所述训练平台提取经过自动学习更新后的控制参数,并将控制参数反馈回到所述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接收控制参数后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传送到所述控制组件。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康装置为VR系统,所述训练平台通过无线通信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视标显示组件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图像显示,还包括:控制图像显示中的图像参数和显示区域,所述图像参数为对比度、亮度和颜色色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显示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非中心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和所述非中心区域的所述图像参数分别预设多个级别且由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显示;所述三维景深成像包括纵向、横向、沿屏幕平面及屏幕内三维空间的图像显示。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康装置还包括透镜,所述透镜设置于观察位置与左显示屏之间以及观察位置与右显示屏之间,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位置移动,包括:控制左显示屏和/或右显示屏按照预设运动模式移动;其中,所述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按照预设运动模式移动时的运动轨迹为镜像对称设置的两条线性轨迹;
所述线性轨迹的位置关系为:,其中A为右眼位置与双眼位置连线中点的距离,f为透镜焦距,u为显示屏到双眼连线的垂直距离,x为右显示屏到双眼连线中垂线的距离;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视标显示组件的图像显示包括:控制左显示屏和/或右显示屏按照设定模式进行图像显示。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运动模式包含第一运动模式和第二运动模式,所述第二运动模式速度为所述第一运动模式速度的设定倍数,将第一运动模式循环执行预设次数后,停留设定时间,再将第二运动模式循环执行预设次数。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显示屏按照所述第一运动模式运行时轨迹与时间的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表示:;;式中,在视标显示组件移动平面上,以双眼位置连线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为第一运动模式中视标显示组件横坐标关于时间的函数,为第一运动模式中视标显示组件纵坐标关于时间的函数,为第一运动模式中本轮运动的某一时刻,A为右眼位置与原点的距离且 2.0≤A≤5.0,f为透镜的焦距且1≤f≤100。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视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显示屏按照所述第二运动模式运行时轨迹与时间的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表示:;;式中,在视标显示组件移动平面上,以双眼位置连线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第二运动模式中视标显示组件横坐标关于时间的函数, 为第二运动模式中视标显示组件纵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刚杨永健杨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明仁视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