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唑醚菌酯与丙环唑微乳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7944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含丙环唑吡和吡唑醚菌酯的纳米微乳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丙环唑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吡唑醚菌酯与丙环唑微乳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领域,具体是杀菌剂合物,更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的纳米微乳剂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草坪褐斑病是所有草坪病害中分布最广的病害之一。褐斑病是由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原菌菌丝的主要特点是初期无色,后变淡褐色至黑褐色,呈近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其附近形成隔膜。只要在草坪能生长的地区就都能发生褐斑病,而且该病能侵染所有已知的草坪草如:草地早熟禾、粗茎早熟禾、紫羊茅、细叶羊茅、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细弱翦股颖、匍匐翦股颖、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等250余种禾草,其中尤以冷季型草坪禾草受害最重。
[0003]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吡唑醚菌酯除对病原菌有直接作用外,还能诱变许多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现象,如提高对氮的吸收,从而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吡唑醚菌酯理化性质:外观:吡唑醚菌酯纯品为白色至浅米色无味结晶体。熔点63.7

65.2℃,溶解度(20℃,g/100mL):水(蒸馏水)0.00019,正庚烷0.37,甲醇10,乙腈≥50,甲苯、二氯甲烷≥57,丙酮、乙酸乙酯≥65,正辛醇2.4,DMF 43。
[0004]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理化性质:原药外观为淡黄色粘稠液体。在水中溶解度为110mg/L,易溶于有机溶剂。
[0005]微乳剂由农药原药、表面活性剂、水、稳定剂等助剂组成,属于热力学经时稳定的分散体系。其特点是以水为介质,不含或少含有机溶剂,因而不燃不爆,生产操作、贮运安全,环境污染少,节省大量有机溶剂;农药分散度极高,达微细化程度,农药粒子一般只有0.1

0.01微米,外观为带蓝光透明溶液;在水中分散性好,对靶体渗透性强、附着力好,同时,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因此,微乳剂是极具发展前途的农药剂型。
[0006]Gemini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带有两个疏水链、两个亲水基团和一个桥连基团的化合物。类似于两个普通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一个桥梁连接在一起,分子的形状如同连体的孪生婴儿。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相比,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其水溶液具有特殊的相行为和流变性,而且其形成的分子有序组合体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功能,已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人士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0007]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仅相当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0.01

0.10。这说明它们引起皮肤刺激性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这是因为刺激皮肤的
是未胶束化的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而小的cmc值意味着溶液中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个数很少。同时,小的cmc值也说明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性好于传统表面活性剂。这是因为增溶现象只有在体系达到或超过cmc值时才发生。
[0008]甲基葡萄糖聚氧乙烯醚是一种葡萄糖衍生的保湿成分,性质温和,无刺激;色度佳,气味低,降低高甘油含量配方的粘腻感。广泛用于护肤,护发,沐浴洗涤产品中,可显著改善皮肤用后粘腻的感觉,是一种理想的化妆品成分,具有优良的分散、增溶能力。
[0009]吡唑醚菌酯嵌入溶解于丙环唑,两者经复配成微乳剂后使用,有很强的增效作用,一方面大大减缓了病菌对丙环唑的抗药性,另一方面加强杀菌谱,以及相对于各自单剂用药量也因此而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有着较积极的意义。目前行业内有登记或者市面流通的吡唑醚菌酯与丙环唑经复配制剂为乳油、水乳剂型,这两种制剂均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溶剂来溶解吡唑醚菌酯,大量的有机溶剂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对进行生产的工人以及使用人员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0010]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安全知识的不断增强,开发出一种使用安全、环境友好,同时稳定性能优异,防效显著的微乳剂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11]现在吡唑醚菌酯与丙环唑复配在市场流通与中国农药登记的主要是水乳剂和乳油。针对吡唑醚菌酯与丙环唑复配需要对环境有危害的有机溶剂来溶解吡唑醚菌酯开发制剂配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和甲基葡萄糖聚氧乙烯醚协同增溶作用下,固体吡唑醚菌酯原药可嵌入溶解在液体丙环唑原药中,同时也降低丙环唑的凝固点。进一步地,以聚乙二醇200作为保湿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增效剂,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与丙环唑组合物显示优越的生物学效能以及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为了在田间条件下达到足够的活性,因此,所述的协同增溶表面活性剂与增效剂组合物,使其可开发化学上和物理上稳定的、活性一包式组合物。
[0012]现有技术的吡唑醚菌酯与丙环唑乳油、水乳稀释使用时药液均为乳白色液体(粒径1

10微米),本专利技术人筛选发现在在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和甲基葡萄糖聚氧乙烯醚协同增溶作用下,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丙环唑稀释使用时药液为透明真溶液(粒径小于0.001微米)。制剂体系中,甲基葡萄糖聚氧乙烯醚除了作为分散与增溶剂,同时作为保湿剂与聚乙二醇200保湿剂的二元组合具有更好的保湿特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强湿润度与保持有效成分处于生物可利用状态,能够使吸收量或吸收时间更长;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增效剂,对靶标叶片增强角质层穿透作用,同时具备提高杀菌剂的耐雨水冲刷性和杀菌效率。本专利技术经研究与应用,表明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增效剂,甲基葡萄糖聚氧乙烯作为分散、增溶与保湿剂,配合聚乙二醇200作为保湿剂,尤其是通过制备成微乳剂的吡唑醚菌酯与丙环唑杀菌剂,其效果显著,不仅在化学上和物理上稳定,而且可比拟具有桶混助剂的相应常规组合物的药效。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含丙环唑吡和吡唑醚菌酯的纳米微乳剂,其包含吡唑醚菌酯与丙环唑作为有效成分,以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和甲基葡萄糖聚氧乙烯醚作为协同增溶剂,优选还配合保湿剂,进一步优选还添加增效剂。
[0014]其中,吡唑醚菌酯是N

[2

[[1

(4

氯苯基)吡唑
‑3‑
基]氧甲基]苯基]‑
N

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根据它的化学名称可购得。
[0015]丙环唑是1

[2

(2,4

二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丙环唑吡和吡唑醚菌酯的纳米微乳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丙环唑5

15%、吡唑醚菌酯3

9%、表面活性20

28%、保湿剂15

25%、增效剂8

12% 、防冻剂4

6 %,用水补至100%,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由重量比为5

15:5

15:5

15的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和甲基葡萄糖聚氧乙烯醚组成;丙环唑5

15%、吡唑醚菌酯3

9%、表面活性20

28%、保湿剂15

25%、增效剂8

12% 、防冻剂4

6 %,用水补至1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微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还包含蓖麻油乙氧基化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EO

PO嵌段聚合物、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脂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勇侯宁波王艳慧康听东
申请(专利权)人:涿州拜奥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