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31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体育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技术包括底板和足掌垫板,足掌垫板前侧边与底板铰接,足掌垫板后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足掌垫板的前侧还设置有趾部垫板,趾部垫板的后侧边与底板铰接,趾部垫板的前侧边底面设置有若干固定齿,底板上开有与若干固定齿一一对应的通孔,趾部垫板的后侧边两端均设置有向两侧凸出的凸块,凸块位于趾部垫板和底板的铰接点前侧,足掌垫板的前侧边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的端部伸入凸块的下方。通过踩踏趾部垫板即可将固定齿刺入跑道内进行固定,需要调节位置时通过踩踏足掌垫板即可将固定齿从跑道上拔出,操作简单方便,便于对助跑器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助跑器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助跑器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体育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

技术介绍

[0002]助跑器是一种田径助跑设备,用于各类大型赛事中,过去,短跑都是站着起跑的,澳大利亚短跑运动员舍里尔曾经为短跑成绩停滞不前而苦恼,他观察袋鼠虽然拖了个大袋子,大腹便便,可是它每小时跑70多公里,跳远一步达12 米,舍里尔发现袋鼠跑跳前总是先向下屈身,把腹部贴近地面,然后一跃而起,舍里尔模仿袋鼠,专利技术了蹲式起跑,因而他在1896年创造了优异成绩,后来许多运动员仿效,如另一位运动员布克在起跑线上蹲下的地方挖了一个小小的浅坑,一只脚放进浅坑,起跑时脚一蹬,便箭一般冲射而出,取得了 100米短跑不到10秒的成绩,以后所有的赛跑运动员都采用了蹲式起跑,于是田径运动场上出现了助跑器这种产品;
[0003]目前助跑器通常由两块踏板和一个轨道组成,轨道固定在跑到上作为基础结构,两块踏板分别通过钩挂的方式安装在轨道两侧,两块踏板只能够沿着轨道的方向进行调节位置,不能够根据运动员的个人习惯调节两块踏板的横向位置,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分体式结构,即为两块踏板独立,通过在踏板底部设置尖刺结构固定在跑道上,使运动员能够根据自身习惯进行调节两块踏板的位置,但是通过尖刺结构与跑道固定,在调节踏板位置时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才能与跑道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能够快速与跑道进行分离,便于调节助跑器位置,操作简单方便。
[0005]所述的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包括底板和足掌垫板,所述足掌垫板前侧边与底板铰接,所述足掌垫板后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足掌垫板的前侧还设置有趾部垫板,所述趾部垫板的后侧边与底板铰接,所述趾部垫板的前侧边底面设置有若干固定齿,所述底板上开有与若干固定齿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趾部垫板的后侧边两端均设置有向两侧凸出的凸块,所述凸块位于趾部垫板和底板的铰接点前侧,所述足掌垫板的前侧边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端部伸入凸块的下方。
[0006]进一步的,所述趾部垫板的后侧边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两个第二支板和两个第一支板分别通过销轴配合与两个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板位于第二支板的外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齿为向后弯曲的倒齿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趾部垫板和足掌垫板的顶面均设置有防滑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侧边与足掌垫板的后侧边铰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面后部设置有若干凸楞,若干所述凸楞横向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趾部垫板、足掌垫板、支撑板和底板均采用铝合金板材制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踩踏趾部垫板即可将固定齿刺入跑道内进行固定,需要调节位置时通过踩踏足掌垫板即可将固定齿从跑道上拔出,操作简单方便,便于对助跑器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各部件名称:1、趾部垫板 2、足掌垫板 3、防滑层 4、支撑板 5、凸楞 6、底板 7、第一支板 8、凸块 9、固定齿 10、第二支板 11、固定块 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实施例1
[0019]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包括底板6和足掌垫板2,所述足掌垫板2前侧边与底板6铰接,所述足掌垫板2后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足掌垫板2的前侧还设置有趾部垫板1,所述趾部垫板1的后侧边与底板6 铰接,所述趾部垫板1的前侧边底面设置有若干固定齿9,所述底板6上开有与若干固定齿9一一对应的通孔12,所述趾部垫板1的后侧边两端均设置有向两侧凸出的凸块8,所述凸块8位于趾部垫板1和底板6的铰接点前侧,所述足掌垫板2的前侧边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板7,所述第一支板7的端部伸入凸块8的下方。
[0020]底板6作为基础结构,使用时将铺设于跑道上,足掌垫板2前侧边与底板6 铰接,能够以铰接点为支点进行转动,以调节在底板6上的角度,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将足掌垫板2的角度进行固定,趾部垫板1的后侧边与底板6铰接,当底板6的前侧边向下转动时,可以将固定齿9通过通孔12刺入跑道内,当底板6的前侧边向上转动时即可将固定齿9拔出跑道,在助跑器安装时,先将底板6放置在预定位置,将趾部垫板1向下踩踏,趾部垫板1将以后侧边为支点向下转动,使固定齿9向下刺入跑道内,即可完成固定安装,趾部垫板1在使用过程中将作为运动员脚趾部位的承力部位,始终处于受压状态,固定齿9也将处于受压状态,保持在跑道上的固定状态,当需要移动助跑器时,将足掌垫板2向下踩踏,由于凸块8位于趾部垫板1和底板6的铰接点前侧,第一支板7 伸入凸块8的下方,第一支板7的端点将撬动凸块8,使趾部垫板1以后侧边为支点向上转动,即可将固定齿9拔出跑道,操作简单方便。
[0021]实施例2
[0022]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趾部垫板1的后侧边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板10,所述底板6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块11,两个第二支板10和两个第一支板7分别通过销轴配合与两个固定块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板7位于第二支板10的外侧。固定块11固定在底板6上作为安装基础,第一支板7和第二支板10分别作为足掌垫板2和趾部垫板1的转动连接点,通过销轴配合作为转动支点。
[0023]实施例3
[0024]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固定齿9为向后弯曲的倒齿结构。向后弯曲的结构能够在刺入跑道后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同时也与趾部垫板1的转动轨迹贴合,避免与通孔12发生干涉。
[0025]实施例4
[0026]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趾部垫板1和足掌垫板2的顶面均设置有防滑层3。所述防滑层3可以为粘贴固定的橡胶层,也可以为若干凸出的点状或条状结构,能够提高表面摩擦,对运动员的脚步提供可靠支撑。
[0027]实施例5
[0028]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前侧边与足掌垫板2的后侧边铰接。支撑板4和足掌垫板2可以通过铰接边为支点进行转动,支撑板4的后侧边将作为与底板6的抵靠边,通过调节支撑板4的后侧边在底板6上的抵靠位置,对足掌垫板2的支撑角度进行调节。
[0029]实施例6
[0030]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底板6的顶面后部设置有若干凸楞5,若干所述凸楞5横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凸楞5之间形成用于与支撑板4后侧边配合的沟槽,对支撑板4的后侧边进行固定,防止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包括底板(6)和足掌垫板(2),所述足掌垫板(2)前侧边与底板(6)铰接,所述足掌垫板(2)后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掌垫板(2)的前侧还设置有趾部垫板(1),所述趾部垫板(1)的后侧边与底板(6)铰接,所述趾部垫板(1)的前侧边底面设置有若干固定齿(9),所述底板(6)上开有与若干固定齿(9)一一对应的通孔(12),所述趾部垫板(1)的后侧边两端均设置有向两侧凸出的凸块(8),所述凸块(8)位于趾部垫板(1)和底板(6)的铰接点前侧,所述足掌垫板(2)的前侧边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板(7),所述第一支板(7)的端部伸入凸块(8)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趾部垫板(1)的后侧边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板(10),所述底板(6)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块(11),两个第二支板(10)和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波张黎琴姚年豪俞磊洪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