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892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5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加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包括环抱在混凝土柱外部的多个包裹架,相邻两包裹架之间可拆卸安装有多根加固钢筋,多根加固钢筋沿混凝土柱外部环形分布,包裹架可拆卸拼接在混凝土柱上;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理待加固的混凝土柱外周面;S2:对混凝土柱的周面进行凿毛处理;S3:安装加固装置;S4:在加固装置的外部安装金属网;S5:浇筑混凝土;本申请具有提高对混凝土柱进行加固效率的效果。有提高对混凝土柱进行加固效率的效果。有提高对混凝土柱进行加固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加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现实工程中因生产工艺的变化,造成机械设备功率的增大,造成原设备基础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承载能力不够,需要对设置有大型设备的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柱起进行加固。
[0003]改造加固类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加固手段也丰富多样。常用的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新旧混凝土的粘接能力差,剔凿易伤及原构件的混凝土和钢筋,湿作业周期长;同时其危险性和现场施工难度均大,加固前必须对施工安全进行评价,如果施工对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存在安全影响,则需要检查结构或构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增大截面法,湿作业,施工周期长,构件尺寸增加过大可能影响使用功能和其他构件的使用性能。外粘型钢加固法,能有效改善结构性能,但是不适用于需较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力的情况,且存在有机胶的耐久性不佳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下述缺陷:现有在对混凝土柱进行加固时,设置在混凝土外部的加固结构通常采用焊接的形式,不方便进行安装,并且降低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对混凝土柱进行加固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包括环抱在混凝土柱外部的多个包裹架,多个所述包裹架沿混凝土柱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相邻所述两包裹架之间可拆卸安装有多根加固钢筋,多根加固钢筋沿混凝土柱外部环形分布,所述包裹架可拆卸拼接在混凝土柱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待加固混凝土柱外表面设置的多层包裹架以及安装在多层包裹架之间的加固钢筋,能够在待加固混凝土柱的外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钢结构框架,并且该钢框架结构为快速安装形式的,在安装过程中,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并缩短施工的工期,在加固装置安装完成后,直接在加固装置外部浇筑混凝土,从而在待加固的混凝土外部形成一个完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0008]可选的,所述包裹架包括均匀分布在混凝土柱周面上的多个角钢,所述角钢的长度方向与混凝土柱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且角钢扣在混凝土柱的周面上,相邻两个角钢之间均设置有拉紧组件,所述拉紧组件与相邻两个角钢之间均设置有横向拉筋,所述横向拉筋
的一端与拉紧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横向拉筋的另外一端与角钢拉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设置的包裹架,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单人就能实现安装,节省了人工,并且避免了传统焊接造成的工期长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本申请设置的包裹架,能够适应不同横截面大小的待加固混凝土柱,提高了该包裹架的适用性。
[0010]可选的,多个所述角钢相对于混凝土柱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插接筒,加固钢筋的两端插接在相邻两个包裹架之间对应角钢的插接筒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角钢上设置的插接筒,能够使相邻两层的包裹架之间快速的安装加固钢筋,并且避免加固钢筋从两包裹架之间脱落。
[0012]可选的,所述拉紧组件包括环形的安装管,两横向拉筋的自由端相对插接到安装管中,所述安装管内部转动连接有圆形的拉紧块,所述拉紧块位于两横向拉筋之间,并且拉紧块周面和安装管内壁之间与两横向拉筋的周面相配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包裹架上的角钢时,设置的拉紧组件依靠拉紧块与安装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转动拉紧块,逐渐将两横向拉筋对向拉紧,从而使角钢能够固定在待加固的混凝土柱上,避免采用焊接浪费大量的时间。
[0014]可选的,所述横向拉筋为螺纹钢筋,所述拉紧块的周面和安装管的内壁均设置成与螺纹钢筋配合的凹槽,所述拉紧块周面上的凹槽为环形,所述拉紧块的凹槽内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凸块,所述凸块与螺纹钢筋表面的螺纹相配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拉紧块时,设置的凸块能够增加拉紧块与横向钢筋之间的摩擦力,使两根横向钢筋能够更好的拉紧,避免在拉动两根横向钢筋时,拉紧块出现打滑的现象。
[0016]可选的,所述安装管上对称设置有一对防脱件,两所述防脱件位于安装管内壁的凹槽内,所述安装管上且位于凹槽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防脱件包括竖直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防脱块,所述防脱块的一端从滑槽内部伸出并抵在横向拉筋的周面上,所述滑槽的槽底与防脱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防脱块与横向拉筋相抵接的端部呈斜面设置,斜面的朝向与横向拉筋插接到安装管上的方向相背。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根横向拉筋被拉紧后,设置的防脱件能够防止钢筋内部存在的拉力,使两根横向拉筋从拉紧组件上松脱,防脱块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使防脱块的端部卡紧到横向拉筋的螺纹上。
[0018]可选的,所述角钢朝向混凝土柱的内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锥条,多个所述锥条均抵接到混凝土柱的周面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锥条,一方面能够增加角钢与待加固混凝土柱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设置的锥条能够将角钢与待加固混凝土柱表面之间保持一定的缝隙,在后续浇筑混凝土时,能够使混凝土流入到角钢与待加固混凝土柱表面之间,以便增加混凝土柱的强度。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除,对混凝土柱周面上风化的混凝土进行凿除;S2:粗糙处理,对混凝土柱的周面进行凿毛处理,方便后续吸附混凝土;
S3:安装,将加固装置安装到混凝土柱上,先安装一层包裹架,然后在包裹架上安装一圈加固钢筋,最后在安装一层包裹架,之后依次进行安装,直至待加固的混凝土柱上全部安装完成;S4:挂网,在加固装置的外部安装金属网,并对待加固的混凝土柱外表面喷水处理;S5:浇筑,步骤S4的基础上,在待加固的混凝土柱上依次涂抹或浇筑混凝土,直至全部完工。
[0021]可选的,所述步骤S5中设置有方便进行浇筑的支护模板结构,所述支护模板结构包括拼接围护在待加固混凝土柱周面的多块支护板,相邻两块支护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护板靠近已加固混凝土柱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栓,所述抵紧螺栓穿过支护板并抵接到已加固的混凝土柱周面上。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混凝土时,支护板能够在待加固混凝土的外部形成一定的浇筑空间,并且设置的支护板能够一次性浇筑更多的混凝土,从而在待加固混凝土柱上加固更长的距离,提高对待加固混凝土柱加固的效率;设置的抵紧螺栓能够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支护板向下滑落。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在待加固混凝土柱外表面设置的多层包裹架以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抱在混凝土柱外部的多个包裹架(1),多个所述包裹架(1)沿混凝土柱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所述包裹架(1)之间可拆卸安装有多根加固钢筋(2),多根加固钢筋(2)沿混凝土柱外部环形分布,所述包裹架(1)可拆卸拼接在混凝土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架(1)包括均匀分布在混凝土柱周面上的多个角钢(11),所述角钢(11)的长度方向与混凝土柱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且角钢(11)扣在混凝土柱的周面上,相邻两个角钢(11)之间均设置有拉紧组件(12),所述拉紧组件(12)与相邻两个角钢(11)之间均设置有横向拉筋(13),所述横向拉筋(13)的一端与拉紧组件(12)可拆卸连接,所述横向拉筋(13)的另外一端与角钢(11)拉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角钢(11)相对于混凝土柱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插接筒(111),加固钢筋(2)的两端插接在相邻两个包裹架(1)之间对应角钢(11)的插接筒(11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12)包括环形的安装管(121),两横向拉筋(13)的自由端相对插接到安装管(121)中,所述安装管(121)内部转动连接有圆形的拉紧块(122),所述拉紧块(122)位于两横向拉筋(13)之间,并且拉紧块(122)周面和安装管(121)内壁之间与两横向拉筋(13)的周面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拉筋(13)为螺纹钢筋,所述拉紧块(122)的周面和安装管(121)的内壁均设置成与螺纹钢筋配合的凹槽(1221),所述拉紧块(122)周面上的凹槽(1221)为环形,所述拉紧块(122)的凹槽(1221)内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凸块(1222),所述凸块(1222)与螺纹钢筋表面的螺纹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东峰林赵华刘洋锁朱桂才蔡其光吴效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华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