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868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包括室内侧换热组,室内侧换热组室内第一换热器、室内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设于室内侧换热组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第一干路上,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节流元件,制冷模式时,冷媒经由室外换热器流出后能够并行地经由室内第一换热器及室内第二换热器流回压缩机内;制热模式时,冷媒并行地经由室内第一换热器及室内第二换热器流出后经由室外换热器流回压缩机内;再热除湿模式时,冷媒并行地经由室外换热器及室内第二换热器流出后经由室内第一换热器流回压缩机内。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过渡季需要除湿时,能够实现冷凝负荷的分配和室内出风温度的调节,舒适性显著提高、能耗降低。能耗降低。能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家用变频空调在我国已经得到普及,在夏季用于制冷兼除湿。为了满足除湿需求,空调的蒸发温度通常低于回风露点温度;而为了满足舒适性需求,回风温度不宜过低。家用变频空调在低负荷制冷运行时,蒸发温度通常较高,为了兼顾除湿,需要降低室内机风量从而降低蒸发温度以达到除湿的目的,此时制冷能效比和单位能耗除湿量均降低。
[0003]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以南地区在过渡季(无需空调制冷)相对湿度高,特别在“梅雨季”和“回南天”期间,需要除湿来解决潮湿导致的舒适与健康问题。常规家用变频空调在过渡季制冷除湿时,室内回风温度和回风露点逐渐降低,室内相对湿度降至一定程度后不再降低甚至反而升高,导致室内冷而不干;另一方面,蒸发温度和回风露点降低导致空调的单位能耗除湿量显著降低。因此,在过渡季潮湿天气时,常规家用变频空调制冷除湿无法满足除湿的舒适性需求,通常处于闲置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常规家用变频空调在夏季低负荷运行制冷除湿能耗高的不足以及在过渡季潮湿天气时制冷除湿带来的舒适性低、能耗高的不足。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室内侧换热组,所述室内侧换热组室内第一换热器、室内第二换热器,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分别处于室内回风的上游与下游,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第一干路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干路连通,且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节流元件,还包括流路控制阀组,所述流路控制阀组被配置为:当所述调温除湿空调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由所述室外换热器流出后能够并行地经由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及室内第二换热器流回所述压缩机内;当所述调温除湿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并行地经由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流出后经由所述室外换热器流回所述压缩机内;当所述调温除湿空调系统运行再热除湿模式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并行地经由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流出后经由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流回所述压缩机内。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具有并行的第一缸及第二缸,其中所述第一缸具有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二缸具有第二吸气口,且所述第一缸及所述第二缸的排气汇总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路控制阀组包括四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及电磁阀,其中,所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一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一侧连通,所
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二口与第二吸气口及所述电磁阀的第一端汇总连通,所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三口与所述排气口及所述四通换向阀的D管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C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一侧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S管与所述第一吸气口及所述电磁阀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E管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一侧连通,且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二口连通、所述电磁阀截断、所述四通换向阀的D管与C管及E管与S管分别连通,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三口连通、所述电磁阀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D管与E管及C管与S管分别连通,在所述再热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三口连通、所述电磁阀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D管与C管及E管与S管分别连通。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通换向阀由四通换向阀封堵其具有的一个端口形成。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干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三节流元件。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缸及第二缸并行的第三缸,所述第一干路上还设有闪发装置,所述第三缸的第三吸气口与所述闪发装置连通,以能够将所述闪发装置内的气态冷媒引入所述第三缸。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侧换热组设置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室内侧换热组并联设置。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13]获取所述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
[0014]根据获取的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四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及电磁阀的流路通断。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16]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二口连通、所述电磁阀截断、所述四通换向阀的D管与C管及E管与S管分别连通;
[0017]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三口连通、所述电磁阀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D管与E管及C管与S管分别连通;
[0018]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再热除湿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三口连通、所述电磁阀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D管与C管及E管与S管分别连通。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20]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再热除湿模式且回风相对湿度高于湿度设定值、回风温度低于温度设定值时,控制减小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降低所述室外侧风机的转速。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一方面,通过在室内侧并联设置两个换热器使得在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时具有两个不同的蒸发温度,室内回风依次流经具有高、低蒸发温度的两个换热器,从而实现对回风的梯级降温和除湿,减少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提升制冷能效比和单位能耗除湿量;另一方面,在过渡季需要除湿时,通过功能阀的切换,使得室内迎风侧蒸发器实现对回风的除湿降温,而室内背风侧换热器变为冷凝器并与室外冷凝器并联,并通过串联在各自出口管路上的电子膨胀阀调节制冷剂流量分
配,从而实现冷凝负荷的分配和室内出风温度的调节,舒适性显著提高、能耗降低,系统相对简洁、可靠、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处于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处于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处于再热除湿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处于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处于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处于再热除湿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处于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处于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的处于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室外换热器(20)、第一节流元件(31)、室内侧换热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组室内第一换热器(41)、室内第二换热器(42),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1)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2)分别处于室内回风的上游与下游,所述第一节流元件(31)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0)之间的第一干路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2)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干路连通,且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节流元件(32),还包括流路控制阀组,所述流路控制阀组被配置为:当所述调温除湿空调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时,所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经由所述室外换热器(20)流出后能够并行地经由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1)及室内第二换热器(42)流回所述压缩机(10)内;当所述调温除湿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时,所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并行地经由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1)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2)流出后经由所述室外换热器(20)流回所述压缩机(10)内;当所述调温除湿空调系统运行再热除湿模式时,所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并行地经由所述室外换热器(20)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2)流出后经由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1)流回所述压缩机(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0)具有并行的第一缸及第二缸,其中所述第一缸具有第一吸气口(12)、所述第二缸具有第二吸气口(13),且所述第一缸及所述第二缸的排气汇总于所述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控制阀组包括四通换向阀(51)、三通换向阀(52)及电磁阀(70),其中,所述三通换向阀(52)的第一口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2)远离所述第二节流元件(32)的一侧连通,所述三通换向阀(52)的第二口与第二吸气口(13)及所述电磁阀(70)的第一端汇总连通,所述三通换向阀(52)的第三口与所述排气口(11)及所述四通换向阀(51)的D管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51)的C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0)远离所述第一节流元件(31)的一侧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51)的S管与所述第一吸气口(12)及所述电磁阀(70)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51)的E管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1)远离所述第一节流元件(31)的一侧连通,且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祥飞皇甫启捷吕如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